外驅力使你爆發,內驅力使你堅持。

為什麼有的孩子主動熱愛學習,積極寫作業,有些孩子就非得讓人逼著學,等到考上了大學,就徹底放飛自我,在本該積極向上的年齡里,就已經沒有動力了呢?

這是有沒有內驅力的差異。內驅力是一種由內而外、自覺自愿、樂觀積極的不朽動力。

昨晚臨睡前,我拆開了一個快遞,一看那個玩具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和精細動作,我就想看看我小侄女這兩個方面現在發展的如何。

可沒想到,我拿出來之後,涵涵也要玩,於是我就給她講解了下要求。

她就開始穿繩了,原想著很簡單的東西,當孩子遇見困難,我引導她時,才發現,除了精細動作要過關,還需要把線全部鋪在應有的位置上,不能只有一面有線,另一面沒有。

我示範了,如何做到把線全部能夠展現在正面後,涵同學就自己穿起來了。

可是等到快穿完的時候,才發現繩子不夠用了。我提醒涵涵說,是因為前面沒有拽緊,只要拽緊就好了。

我的本意是想要提醒她下次穿的時候注意。因為我以為拆了重新穿,在臨睡前的煩躁期,她是不願意的。

可沒想到,她自己主動說:「媽媽,你幫我拆了,我自己重新穿一次不就好了嗎?」

看她一再堅持,我就拆掉一部分,讓她重新穿。穿完之後,涵同學就自豪地展示給家庭成員們看。

並且又穿了其他兩個,這才戀戀不捨地去睡覺,期間姥姥和舅舅他們要回家,我們互相道別,說話聲音很吵雜,她都自己坐在那裡專心地穿繩。

我媽走的時候,還對小侄女說:「你看人家姐姐,不穿完都不撒手。」

是啊,看著燈下那個專註穿繩的小身影,我彷彿看到了周日上游泳課前,一遍一遍自己練習跳水的小丫頭。

之前說過,涵涵比較膽小,游泳的時候,就怕跳水以及拿杯子往頭上澆水。

可在我和她爸爸的鼓勵和佛繫心態下,反而喚醒了她內在的驅動力,只要游泳池裡沒有其他班上課了,她就趕緊換完衣服跑進去,叫上爸爸,不斷地練習自己的弱項。

最終在上節課,老師讓她給大家示範幾個動作,更增強了她學習的動力和熱情。

關於如何喚醒孩子的內驅力,我們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分享。

01. 具體而誠懇的稱讚能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具體的稱讚是父母用讚賞的語氣來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而不是泛泛的、籠統的、無差別的一句:你真棒!你真聰明!

比如在涵涵上游泳課的一個小時里,我雖然沒有陪她下水,但會認真在看台上觀看。

下課後,對於她那些諸如一遍遍練習的好表現,我會及時給予鼓勵。

而我這些具體的稱讚,讓涵涵能夠感受到媽媽對她的關注,以及對她所付出的努力的認可,從而內心升起自豪感。並且明確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進而強化這種好行為。

具體而真誠的稱讚激發了孩子內在的驅動力,而我們在稱讚的過程中,肯定了孩子努力的過程,這又用了「成長型思維」對孩子進行了鼓勵,這將決定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能否獲得持續的自信和進步。

所謂具有成長性思維,就是能這樣看待問題:

·我總是能比現在做得更好

·遇到困難,我能堅持

·我能從錯誤中學習

·我能去學任何我想學的東西

·別人的成功能給我帶來啟發

·我覺得努力和態度非常重要

·我喜歡挑戰自我……

02. 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小王子》中有一句話: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搜集材料,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做那,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大海就夠了。」

面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父母不需要強硬地灌輸,不需要不停地要求,只要激發出孩子內心的渴望,就足夠了。

對世界的好奇心,對未知事物的求知慾,就足以引導孩子,主動地去發現和學習。

關於這點,我們在文章《聰明的父母,能讓孩子主動愛上學習和讀書》已經詳細說過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點擊標題查看。

03. 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上周遊完泳,在回家的車上,涵涵問我:「媽媽,你是不是現在很喜歡我啊?」

我說:「不管是以前不敢跳水的你,還是現在老師讓給大家做示範動作的你,不管是做錯事情的你,還是值得表揚的你,媽媽都喜歡,只因為你是我的女兒,只因為你是你,所以媽媽喜歡你,愛你。」

哈哈哈,現在寫下這段話時,覺得自己好煽情,也終於明白,涵涵的煽情遺傳自哪裡了。

細細想來,我跟涵涵相處的過程中,我倆經常這樣煽情。所以,無論誰給她開玩笑說:「你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時,她永遠都知道,我媽媽很愛我,無論怎樣她都愛我,更不會不要我。

我們對孩子的這種無條件的愛,將促使孩子對自己的看重,讓他們愛上自己。一個自尊自愛的人,才能夠有動力積極向上,不然她只會首先尋找被愛的感覺,完全沒動力做其他。

04. 讓孩子有自主感

就像上文提到的穿繩遊戲,我小侄女穿了幾下,感覺比較難穿,就打算放棄了。

這個時候,她的爸爸、媽媽和奶奶,在聽我了說的穿繩的好處的前提下,就著急了。

爸爸說:「快點,給姑姑穿完。」

媽媽說:「快點,你聽姑姑的話,穿完我給你買好吃的。」

奶奶說:「你不穿完,我們今天就不回家。」

這個時候,小侄女已經沒有做事的自主感了,無論是誰,都不喜歡被別人逼迫著做事,自然穿繩也就沒有繼續。

所以,無論是閱讀,還是玩耍,我們都有給孩子自主感,根據孩子的節奏來,不要用我們的焦慮去胡思亂想,進而轉嫁到孩子身上,覺得他必須如何做。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關於內驅力的內容,在此分享給大家,願我們的孩子,從小能夠被喚醒內驅力,在之後的歲月里,咱也能夠從容養育。

-End-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涵涵媽聊繪本

專註兒童心理和親子閱讀。愛看書愛研究的媽媽。推崇接地氣兒的育兒理念,分享最實用的育兒方法。育兒路上我們攜手同行,讓更多媽媽少走彎路。

?=?v??_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