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有錯,這是由於各自雙方在格局和認知上的差異化導致的結果,不能說燕雀因為生活在一種低層次的世界中就判定它生活的沒有價值和意義,同時也不能說因為鴻鵠生活在一種高層次的生活中就說他生活的有價值和意義。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拿馬雲和普通人來說,不能因為馬雲創造支付寶和阿里巴巴這個商業帝國就說他比普通人生活的更有價值和意義,而普通人因為沒有什麼傲人的成就而判定說沒有價值和意義,必須要認識到馬雲和普通人這兩者的身份和地位是相對的——沒有普通人的存在就無法凸顯馬雲的價值和過人之處,乃至說沒有民眾這一基礎存在,那麼他的商業帝國是沒有任何價值的,而普通人的價值儘管不像馬雲那樣出色,但是也為他人提供了一種價值,這種隱性的價值也是一種價值,正所謂「陰陽互生,相互依存」就是這個道理。

凡此種種都不過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從來沒有人可以說他的榮耀和價值可以擺脫相對的一面,他的一切價值和意義都是從另一群人身上體現的,用莊子的話來說,無非是小大之別。


在莊子《逍遙遊》中,蜩與學鳩就是小人物的形象代表,而鵬則是大人物的形象代表,鵬很厲害,翼若垂天之雲,身長不知幾千里,它只需要扇一下翅膀就能飛到蜩與學鳩一輩子也無法達到的高度。

但是大鵬也是有所倚靠的,它需要大風的幫助才能飛到天上去,因為它太重了太大了,所以莊子說「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表明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蜩與學鳩乃至燕雀的錯誤之處就在於,它們明明知道自己的能力很小,反而還嘲笑大鵬和鴻鵠這樣的生物,這就暴露了它自己目光短淺、愚蠢、自負的一面。

正由於這一點導致蜩與學鳩和燕雀一直以來成為了目光短淺之人的形象代表,如果說它們懂得謙遜、好學的道理,那麼即使它們人輕言微,那麼別人又怎麼能夠嘲笑它們呢?正是它們自身不僅不去學習,不懂得謙遜這個道理,反而坐井觀天式的嘲笑和妄議他人,結果暴露出自己目光短淺的一面。

故才說「夏蟲不可語冰」,莊子也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人物和大人物的最大區別就體現在思想和目光上的差異化,小人物目光短淺,所以它看待事物很膚淺和片面,並且還不加以學習,反而嘲笑目光長遠或胸懷大志者。


因此,小人物和大人物的最大區別並不在於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別,而是思想和目光上的不同,因此這句話並不是在嘲笑小人物的普通,而是嘲笑某些小人物在思想和目光上的短淺與片面,正是由於這短淺與片面的一面導致了小人物和大人物之間最大的不同。

而小人物的真正悲哀其實並不在於身份和地位的卑微,因為這些都是暫時的,沒有誰生來就是大人物,有的人也許生在富豪或官宦之家,所以能夠享有更豐富的社會資源,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是大人物,如果他不去學習、增進自己的修養和內在學識,那麼至多是一個紈絝子弟,同樣的小人物也是如此。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

燕雀確實不知道鴻鵠的志向;燕雀和鴻鵠都沒有錯;小人物也不一定悲催。

具體分析如下:

燕雀不知鴻鵠之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個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答案很明顯,確實不知道。但是反過來看看,鴻鵠又安知燕雀之志?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隔行如隔山」,而燕雀和鴻鵠可不是隔行那麼簡單了,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它們已經不是同一個物種了。

所以說,不管是燕雀和鴻鵠,各有各的志向,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只是志向大小不一樣罷了,但誰又能苛求一個燕雀去擁有鴻鵠的志向?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燕雀和鴻鵠誰都沒有錯

燕雀和鴻鵠本身擁有的條件不一樣,起點也不一樣,思維也不一樣,所以把它們放到一起去比較,本身就是個錯誤。

這就跟人一樣,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同的人有不同擅長的領域,總不能用一方強項去跟另一方的弱項對比,何況燕雀和鴻鵠的差異還不止是這一點。

所以說,燕雀和鴻鵠都是在走自己的路,別人無話可說。

三、小人物不一定悲催

沒有天生的大人物,大人物都是從小人物過來的,這和大爺都是由孫子走過來的一個理。

如果作為一個小人物,就自暴自棄,那就永遠是小人物,沒大出息;如果小人物不甘於平淡,就跟龜兔賽跑一樣,總有到達終點的時候。

大明星周星馳也是從小人物一步步走過來的,這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但要說有沒有悲催的小人物呢,那肯定有,但不是所有小人物都悲催。

以上為個人見解,歡迎關注,一起探討!

出處是《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是陳涉也就是陳勝對和他一起干農活的僱農說的,這有個小故事, 陳勝那時候屬於是給貴族種地的僱農,實際上就是奴隸性質, 有一天,他對一起耕田的夥伴們說:「苟富貴,無相忘。」就是說,以後如果有誰富貴了,可別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窮兄弟。

大夥聽了都覺得好笑:「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兒來的富貴?」陳勝不免有所感慨,嘆息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句話直譯就是燕雀之類的小鳥怎麼能知道翱翔天際的鴻鵠的志向?

就是說,像胸無大志的平凡人如何能夠理解抱負遠大的英雄

以出處當時的背景來說,給貴族種地的奴隸性質僱農,本身就悲催

當陳勝說出「苟富貴,無相忘。」得到的卻是「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兒來的富貴?」的回答,可想一個連上進心都沒的人,難道不是一種悲劇么?


兩千多年前,西漢儒生就和當時的朝廷官員爭論過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從古人的言論中得到一些啟發。

現部分摘錄如下:

大夫曰:「宇棟之內,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負荷之商,不知猗頓之富。」

朝廷大員說:屋檐下的燕子、麻雀,不知道天距地有多高;土井裡的青蛙,不知道江寬海大;不識大體的人,不知道治國的憂慮;背負肩挑貨物的小商販,不知道大商人猗頓的富有。

文學曰:「燕雀離巢宇而有鷹隼之憂,坎井之蛙離其居而有蛇鼠之患,況翱翔千仞而游四海乎?其禍必大矣!此李斯所以折翼,而趙高沒淵也。」

儒生反駁說:燕子麻雀離開屋檐下的鳥巢就有被鷹隼傷害的危險,土井裡的青蛙離開他們的地洞就有被蛇鼠吃掉的禍患,更何況企圖飛翔於千仞的高空、遊歷四海之內的地面呢?那樣的話,它們的禍患必然是很大的了!這正是李斯被殺趙高滅亡的原因。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煩惱,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憂愁。燕雀與鴻鵠共存,才是完整的生態鏈,沒有誰對誰錯之分。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說成「燕雀安知鴻鵠之險」、「鴻鵠安知燕雀之樂」。鴻鵠的志向遠大,實現目標的機率也較低,承受打擊的風險也更大;燕雀的能力有限,但它的目標定得不高,生活也可以過得優哉悠哉。所以我認為對事物的看法都是念由心生,適時調整心態就行了。


這個得分現在什麼角度說,

燕雀不知鴻鵠的飛騰遠大的志向,

但是鴻鵠也不能享受到燕雀的怡然自得。

又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是一個道理。

詩人有辛棄疾行俠仗義,

也有陶淵明歸園田居,

也有諸葛廬,亦有子云亭

也有陋室銘的何陋之有。

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看,怎麼說,

要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鴻鵠與燕雀不是比喻大人物與小人物

一一人人明白"鴻鵠"二字的操作意思像「洪湖」,就不會像那個北大校長把「鴻鵠"hu音錯讀成它的反意詞「洪浩"hαo音

志存高遠的「鴻鵠"的操作意思就是:

人要像高飛的「鴻"和地上的「洪」水一樣,飛流競爭的目的是有民主公平,損有餘而補不足,共同富裕,均衡發展的「湖"水這樣的「洪湖」之志,而不是為了得到「輕於鴻毛」的官職、錦衣財富的目的。

明白「鴻鵠」這一意思,就不會像那個北大校長把「鴻鵠"hu音錯讀成它的反意詞大民主造反,"洪」水"浩」洋不息,泛濫成災,而不求民主公平,損有餘而補不足,共同富裕,均衡發展的「湖"的「洪浩"hao音。也就不會以鴻鵠與燕雀比喻大人物與小人物,小人物也有鴻鵠之志和成功成績。

漢字造字的法則及意思詳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大眾龍學》《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

(原創文/劉樹成)


燕雀和鴻鵠更像我們社會中不同的階層文化,燕雀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卻是鴻鵠所不齒的,但是平凡無奇中卻是中庸之道,孕育著生活的真諦。鴻鵠雖然心高志遠,那是個體追求目標不一樣。如此對比只是為了表現鴻鵠中個別有遠大目標的鴻鵠而已。類推到我們現實中的社會不也是如此嗎?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