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地方政府官員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因為處置不力或者迴避突發事件引起輿情危機而受到問責。因此,如何利網路輿情監測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輿情危機的能力成為當下地方政府迫切需要改善的重點。在處置突發事件中,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往往因為對突發事件發現不及時,對其前因後果掌握不全導致危機處置嚴重滯後,錯過了最佳處置時間,導致危機爆發,嚴重影響政府部門的工作的形象。

然而,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影響,一些地方政府官員面對突事件引發的輿情危機時,仍然推崇傳統式的粗暴的處置方式,對負面信息報道採取刪帖封口處理。對公眾監督質疑採取迴避、拖延方式應對,最後不但沒有化解危機,反而加深矛盾,激化危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應對突發事件引發的輿情危機呢?樂思軟體輿情分析師給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通過網路輿情監測軟體,監測公眾民意,要拋棄即刻意迴避問題和矛盾傳統思維,突破採取鴕鳥政策即可將事件消弭的錯誤認識,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及時公佈真相,回應公眾質疑和譴責。

第二,通過網路輿情監測軟體,做好網路輿情預警,保證在第一時間發現負面輿情,及時通報道處置人員手中快速處理。要防止因預警不到位而導致處置拖延,特別是有意識的拖延。在對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對事件發展趨勢把握不準,對事件嚴重程度估計不足,未能及時處理,極易錯過危機處置的黃金時間。

第三,通過網路輿情監測,收集網路上的各方聲音,對監測數據深入分析,保證準確把握民意和輿情走向,防止因對事件性質等重要問題把握不準,引導失當,從而放大事件,激化矛盾。在應急處置中的表現就是,往往出現一些「妄語」現象,結果更加激化矛盾。

在應對突發事件輿情危機過程中,地方政府面臨最大的問題都是對事件輿情發展狀況缺乏正確的掌握,導致輿情信息掌握不全,真實信息發布滯後不及時,甚者是採取了錯誤的、不適當的引導,從而激化了矛盾,使危機不斷升級。因此,利用網路輿情監測系統,及時有效對與我相關的信息跟蹤監測,不僅可以起到輿情預警作用,對已發生的危機,可以為相關人員的輿情處置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