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晚,將迎來天文現象月全食,如果天氣好,市民可看到「紅月亮」。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此時的太陽、地球、月球恰好 (或幾乎) 在同一條直線上。月食可以分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種。月食只可能發生在農曆十五前後。

在這三種月食中,最具有觀賞價值的當屬月全食,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初虧(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標誌月食開始。月球由東緣慢慢進入地影,月球與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既(僅月全食):月球進入地球本影,並與本影第一次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食甚:月圓面中心與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間,此時前後月球表面呈紅銅色或暗紅色,也就是「紅月亮」。

生光(僅月全食):月球在地球本影內移動,並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內切。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復圓(僅月偏食和月全食):月球逐漸離開地球本影,與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31日晚的月全食,初虧發生在19時48分,標誌著月偏食階段開始。全食階段從20時52分的食既持續至22時08分的生光。在這一個多小時裏,公眾能欣賞到著名的「紅月亮」,這也是月食天象最值得欣賞的階段。復圓是在23時11分左右,最後的半影月食結束於2月1日0時8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