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知乎有段時間了,但一直沒有寫過文章,一來是因為自己比較懶,沒有發帖的習慣;二就是沒有主題。這次趁著CISSP的考試,也來湊個熱鬧吧。

首先聲明,我是考了兩次才通過的,第一次是2018年12月29號,第二次是2月1號。因為考試有規定,第一次不過,必須至少等一個月才能再考?,所以那些一次通過的大牛們請勿鄙視小弟哈。

先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經歷,08年本科畢業後就去了一家大型通信廠商做技術直到16年,期間以路由交換為主,安全方面主要就是防火牆啥的,自認為防火牆的功底還不錯?,後來又去了一家安全廠商,渾渾噩噩的算是真正走進了安全這行吧,開始決定要考CISSP是在17年國慶節後,因為琢磨著目前的工作不是很滿意,打算跳槽,於是想著應該要考一些有含金量的證書纔行,上網查了查,瞭解到認可度比較高的就是CISSP了,那就它了吧,於是立即在亞馬遜買了AIO教材,恨不得馬上看完去考試,但拿到教材的時候卻有點傻眼了,厚厚的一千多頁的英文書,沒有一個月肯定看不完。不過我做事屬於雷厲風行類型的,說幹就幹,於是乎一頭埋進書本,每天堅持看下來。

第一次看這麼厚的英文材料,開始確實不適應,好在有幾年國外工作經歷,英語底子還湊活,過了開始那段陣痛期慢慢就順了,而且越來越發現老外寫的書確實好,解釋的很透徹,舉例也很生動,符合我的口味?,導致現在看國內寫的書很不順眼,回頭想想也對,目前國內信息安全的發展現狀確實落後別人一大段。革命還需努力啊!

堅持把AIO 7th看完第一遍已經是一個月以後的事情了,網上有人建議至少看兩遍,我覺的有必要,多看一遍可以把重要的知識點加深印象,因為我時間不是很多,所以只完整的看了一遍。後面就是做題了,買了一本配套的Practice Exam,強烈推薦,因為每道題目答案都有詳細的解釋,可以幫助理解。AIO每章後面的題目也認真做了,我覺得都是提煉出來的精華,通過做題,讓自己理解了更多。

初生牛犢不怕虎,約了12月底的考試,覺得自己整個複習的過程還算順利,做題的正確率基本都在70%以上,但考試過程確實還是有一點小意外的。首先是題目語言形式,本來我以為的形式是英文出題,自己如果需要看中文翻譯就點某個翻譯鍵,或者是中英文同時展現,上面是英文,下面是中文,這樣也是可以的。但事實卻是題目完全是中文的,點翻譯鍵才能看到英文。暈,完全和我想的相反,這對我這種一直是用英文備考的人來說就有點麻煩了,因為中英文翻譯的原因,我不知道中文題目裡面講的意思對應英文裡面的哪個單詞了,比如說reference monitor,我之前只記得英文的這個詞,但突然在某個題目裡面出現中文的引用監視器,我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至少我要反應一會才能猜出來。於是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我每道題目都是直接點翻譯鍵看英文題幹,忽略中文,所以250道題目,我至少點了有300次以上的翻譯鍵來回切換,一個字,累!除了語言的不適應,還有一點就是考的內容了,可以說平時做的題目寥寥無幾,內容太寬泛了,有的我連題目都看不懂,平時複習也沒遇到過。對於這種類型題目,最好的辦法就是排除法了,還有一些比較糾結的題目,有兩個選項很難抉擇,只能靠感覺了?。走出考場,拿到列印成績單,我去,691分,只差9分就通過了,第一想到的就是那幾個一直糾結沒把握的題目,也不知道錯還是對了。或許因為之前期望比較高,所以落差感非常大,腦子一片空白。從下午3點考到晚上9點,飯也沒喫,還得去趕高鐵,整個人頹廢極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教訓,回去之後反思總結,並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再去看書了,而是有針對性的理解,尤其是語言的問題,花了一定功夫去轉變,於是決定再考一次,如果還是不過就放棄了。於是約了一個月之後的考試,過程比第一次好多了,也許是已經熟悉了環境和考試吧。

總結一下了,AIO建議認真看一遍,CBK我沒有看,不清楚是否值得看,題目要做,但關鍵是理解,至於要不要報培訓班以及看英文還是中文書,每個人不一樣,自己把握就行啦。聽說考試大綱馬上又要調整了,所以有考試打算的還是建議儘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