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裏,唐僧平頂山蓮花洞被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抓走,兩個小妖,精細鬼伶俐蟲拎著紫金紅葫蘆去裝被壓在山下的孫悟空,反被孫悟空用可裝天裝地的假葫蘆騙走,這個紫金紅葫蘆後來去哪兒了呢?呃,你可能已經想到我要說的了,新年第一天,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就在離地球65億公里的柯伊柏帶把它給找到了。

這個葫蘆狀的天體就是2014 MU69,非正式名稱是終極遠境(Ultima Thule),被認為是46億年前聚集形成太陽系的原始氣體和塵埃雲遺留下來。終極遠境的誕生可能僅用了幾十萬到幾百萬年,無數卵石般大小的碎片在旋轉中逐漸聚集在一起,低速碰撞形成兩個較大的塊狀物體,之後兩個大塊再以每小時幾公里的速度相撞——和人類步行的速度差不多,所以最終擦出了愛的火花,幸福地結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寶葫蘆。後面的故事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了,寶葫蘆最終落到太上老君手裡,又被他的童兒偷下界去,讓孫悟空喫盡了苦頭。

好吧,這只是一個傳(hu)說(shuo),事實上終極遠境是美國宇航局(NASA)2014年為飛越冥王星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尋找潛在探測對象時發現的,其尺寸大約是45公里。在將它列為新視野號的潛在觀測對象後,為了獲得更詳盡的信息,尤其是它周圍是否存在隕石、塵埃等可能對新視野號造成危害的物體,科學家們可謂費盡周折。因為距離遠,光線暗淡,沒法直接觀察到這些情況,科學家們不得不利用它從遠處恆星和地球之間掠過時的瞬間,用掩星法來觀測。

你是不是覺得這太簡單了?架起望遠鏡,等待它從某顆恆星前飛過,按下照相機快門,一張高解析度的精美靚照就出臺了?

事實上這是極為困難的,NASA為此專門組建了一個「 KBO Chasers」團隊,在地球上東奔西走了一年多時間,才最終確定其周圍可能並不存在對新視野號有害的物體。

第一次是在2017年6月3日,兩支NASA科學家小組遠赴阿根廷和南非,試圖拍到2014 MU 69的剪影,遺憾的是計算錯誤,望遠鏡沒有放到正確的位置,自然什麼也沒有拍到。

第二次是2017年7月10日,科學家將望遠鏡SOFIA放在飛機上,從紐西蘭基督城飛越太平洋,靠近了計算出的第二次掩星中心線,成功地收集了數據。不過初步分析表明似乎錯過了小行星的陰影,第二年才發現SOFIA已經確切觀察到了中央陰影的短暫變暗,這次收集的數據對限制2014 MU 69周圍的塵埃很有價值。

第三次是2017年7月17日,科學家團隊在阿根廷南部偏遠的丘布特和聖克魯斯省建立了24個移動望遠鏡地面圍欄,圍觀2014 MU 69掠過一顆未命名的恆星。這些望遠鏡之間的平均間距小於4.5公里,最終有5架望遠鏡拍攝到了2014 MU 69掩星圖像,進一步確認了小行星的形狀、大小和周圍塵埃情況。

今年8月4日,約50名科學家組成的兩個小組分別前往塞內加爾和哥倫比亞,這次僅有一架望遠鏡觀測到了2014 MU 69的掩星情況,提供了其大小和形狀的重要信息。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新視野號與寶葫蘆2014 MU 69這次短暫的「約會」,NASA的科學家們可謂做足了功課,耗盡了心血。從掩星的結果來看,2014 MU 69可能有一個細長的身體,周圍似乎並沒有能對新視野號構成威脅的物體。

新視野號目前已掠過2014 MU 69,低解析度的相片顯示其象一個雪人,當然更像銀角大王的紅葫蘆——46億年來一直被宇宙射線轟擊,它的身上已是滄桑的微紅色調,太上老君應該收回去重新鍍鍍金了。

由於新視野號離地球已經很遠,天線功率又很低——還不如一個冰箱的燈泡,數據傳輸速度很慢,我們可能要等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解析度更高的圖像。當然,科學家們也有一些擔憂,由於新視野號飛掠的速度很快,拍攝的圖像可能會不清晰。

「徐德文O戴維科學」入選2018年第3季度「全國科普自媒體(今日頭條)熱度榜」,謝謝讀者朋友們的支持。該榜單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普及部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今日頭條發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