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真的。

2.還有波的事啊,因為有波粒二象性。

波和粒子就像是一個事物的兩面,是一個事物同時具有的兩種性質,但是這兩種性質不能夠被同時觀測到,因為這兩種性質相互排斥。一定要舉一個形象但不準確的例子的話,可以用硬幣類比。一個硬幣同時具有正面和反面,但是正面和反面是相互排斥的。你把硬幣放在桌上,你永遠只能看到硬幣的一面。你絕對不可能同時看到硬幣的正面和反面。(當然除非你用一面鏡子,但是此時你藉助了別的工具,實際上已經改變了一個硬幣的性質,你觀察的是一個硬幣和鏡子組成的系統,而不是硬幣本身)光也是這樣。光同時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兩種性質相互排斥,觀察光的時候要麼觀察到波動性,要麼觀察到粒子性。至於具體觀察到什麼,取決於觀察的方式。如果你要用一個干涉儀去觀察,那光表現出的是波動性,如果讓它打在金屬上產生光電效應,那光就表現出粒子性。

非專業的人士,甚至包括部分剛踏入物理專業的人士來說,波粒二象性很難理解。這主要是因為日常生活的常識所致。正常人接觸的世界當中波大概就是類似水波那樣,在空間和時間上起伏地展開;而粒子是一個很微小的近乎於球形的實體,這兩種狀態就自然看起來不可能同時存在同一個東西上。

題主需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常識只是這個世界中你能看到的樣子。難道你看到的一切就是這個世界的全部嗎?顯然不是。在題主看不到的世界中——量子世界,規律是不同的。如果題主將來不會繼續深入學習物理,那就接受這個觀點,接受你看不見的世界——量子世界中存在你無法理解的規律。如果題主將來有志於深入學習物理,那就先記住我說的話,你學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理解了。


搞個最小單位能量的電磁波開關一下就是發射了一個光子,是電磁波把光子送了出去。想想滑雪下坡,走的S線就是波。

看這圖能不能明白點。光子是電磁場旋出來的,所以有波粒二象性。多了是這樣的


1、是真的。2、告訴題主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有一個經典的實驗叫延遲選擇實驗。


謝邀

請先思考一個問題:一束很強的光和一束很弱的光有什麼不同?

從光子的角度,很強的光包含的光子數很多,很弱的光包含的光子數很少。

從光波的角度,很強的光振幅很大,很弱的光振幅很小。

那如果我們不斷減弱光的能量,會發生什麼呢?

光子數會越來越少,光波的振動的幅度會越來越小,最終,小到只有一個光子。 此時,單光子就有一個對應光波振幅的等效。我們說它既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


謝邀,光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題主好像在糾結光的本質是不是一個實體粒子。我水平不高(畢竟大二學生)說一下我的理解,僅供參考。光的本質或者說光是電磁波,只是電磁波波長變短,頻率變高時粒子性比較強,運動方式更像粒子。同時光的能量因為是離散(也就是說能量會集中在「光子」上而不是空間中瀰漫的哪都是,不然的話我們可能無法觀測遙遠星空)的,所以我的理解裏光子是能量聚集,但是光整體上是波。

PS:這麼理解是不對的。。。

人們對於波和粒子的理解可能挺容易陷入波是連續不斷的面起伏,粒子是單份單份的不連續物質之類的思維定勢,但是實際似乎並非如此。


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按一位知友的解釋,我大概的理解光是這樣發射出來的: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就像彈性小球掉地上,每一個光子有一系列長短不一的波。光子可以看作一個振子,試圖躍遷前總是要試振幾次,同時發出短波,然後在勢能足夠的情況下一次性脫離原軌道進入下一個軌道,在新軌道上還有振動勢能,還需要振動幾次,最後歸於平靜,一個光子發射完畢!你想,光子是電子躍遷發射的,一個電子不是隨時都在躍遷,所以光子是片段式的,不是連續的,但一個光子有一系列長短不一的波。


我還想知道,如何得出一個光子的旅行波長、頻率、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