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數百年間,由於少數民族和漢族雜居,無論在經濟生活方面、語言方面、風俗習慣方面,基本上和漢族合流,不少族裔的姓氏,甚至成為歷史名詞。

鮮卑族 (網上圖片)

在民族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原來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比較落後的民族,在漢民族較高的經濟、文化影響下,進行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的改革。包括:胡人漸棄逐水草而居,轉型農耕,又仿效漢人的先進政治制度、門閥制度及禮樂制度等。

傳統胡人的服飾。(網上圖片)

其中北魏孝文帝推進實行一系列改制,重用漢人的社會精英,令到北方的社會經濟快速有很大的發展進步。再加上胡漢通婚,兩者關係變得更緊密。

周武帝 (網上圖片)

事實上,在南北朝末年,北強南弱的形勢已成定局。北周聯陳滅齊後,其疆土,不僅具有長江以北廣大區域,而且包括長江中上游各地(今湖北、四川),奠定了統一全國的基礎,可惜武帝不久病死,其後繼者力有不逮,最後完成全國統一的任務,落在篡奪後周的隋文帝楊堅的身上。否則整個中原將落入鮮卑族的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周武帝宇文邕,其姓氏宇文,雖然為漢字複姓,但其實是鮮卑人姓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