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說起國家安全,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社會安全、生態安全這些方面會和自己有關,其它離自己的生活很遠,甚至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國家安全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每個安全領域也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前夕,浙江嘉興海鹽縣小學專門製作了展板,讓孩子們瞭解國家安全內容。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一天,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動,進高校到社區,目的是讓更多人瞭解國家安全的意義和重要性。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提出“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黨的十九大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並寫入黨章。

  在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教育進校園”主題活動的現場,大學生們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宣講,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內容。

  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鬍爾貴說:“要把國家總體安全觀貫徹落實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要動員每一個社會公民參與,我們青年大學生,是這個時代的建設者、接班人,他們在將來的國家安全建設中是主力軍,讓他們強化國家安全意識,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對於我們的國家安全建設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形勢日益嚴峻,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非傳統領域安全日益凸顯,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的重新制定以及提高全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尤爲重要。

  國家處於安全狀態,以及國家維持這種安全狀態的能力,這是新的國家安全法中,首次將“國家安全”進行的界定。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李衛海說:“國家安全內容非常豐富,但是根據我們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它是以人民安全爲宗旨,以政治安全爲根本,以經濟安全爲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爲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爲依託,這麼一個總體的形式。”

  說起國家安全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社會安全、生態安全這些方面會和自己有關,其它離自己的生活很遠,甚至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國家安全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每個安全領域也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是有些領域大家比較陌生甚至覺得神祕。例如:核安全。

  1979年3月28日,美國三哩島核電站發生了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核電機組爆炸。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福島第一核電廠斷電,所有的安全系統失效,最後導致了氫氣爆炸,致使放射性物質外泄。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引發了全球的核恐懼症。這麼多人之所以會“談核色變”,也是基於這幾次核事故帶來的影響。事實上,每一次核事故都促使人們去反思核電站的安全性問題,並從技術角度提高安全保障。而核電技術發展的趨勢,就是確保核能利用更加安全、可靠。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團專家葉奇蓁認爲:“我們可以吸取世界上的經驗,我們叫‘後發優勢’,因爲我們開始建的時候,人家已建成了好多核電站了,全世界已經有幾百個核電站了,因此,首先我們可以接受人家的經驗和教訓,第二,我們現在建設核電的技術水平,比他們當初建設時候的技術水平要高多了,全世界的技術水平都大大地提高了,中國也跟着高了,所以我們可利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來建設核電,我們的質量水平是排在前面的。”

  秦山核電站坐落在浙江嘉興市海鹽縣境內,這裏分佈着中國最大的核電機組羣。

  葉奇蓁介紹:“比起福島來,中國核電站設計有一個特別的特點,就是中國所有的核電站選址一定是要‘幹廠址’,就是說考慮到任何可能發生的水災,它造成的洪水水位都不會超過廠址的地坪標高,就是說,淹不了,我們秦山(核電站)設計,考慮到最大天文潮萬年一遇,最大風暴潮千年一遇,福島以後我們還把原來的海堤加高了2米,上面再建一個擋浪牆,防止浪翻過來。”

  同時,爲了降低天災帶來的安全隱患,中國的核電站在選址建設上也更加嚴謹。經過各個專業部門的反覆論證,一個核電站從選址到建設完成,往往要經過很多年。

  葉奇蓁表示,比如秦山核電站,第一,地質情況要了解,整個地層是穩定的,沒有斷裂層,在設計的範圍內沒有地下水,整個地塊都是完整的。第二,請國家地震局進行研究,確定這個地方最大可能的萬年一遇地震烈度是多少,在規範上有一句話,核電站的廠址要遠離斷裂帶,特別要遠離能動斷層。

  來到秦山核電站,第一印象就是這裏很乾淨,廠區周圍綠樹繁茂,海水碧藍。葉奇蓁說,核電作爲清潔能源,不排放溫室氣體﹑氮氧化合物﹑硫化物,以及P.M顆粒,保持環境清潔,同時還可以保持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

  那麼一個核電站能爲節能減排創造多少社會效益呢?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總經理鄒正宇說:“我們秦山9臺機組到目前爲止,已經安全運行了116堆年,已經安全發電5500億度電,相當於長江三峽6.5年的發電量,到目前爲止,我們的安全發電所帶來的效益是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5.4億噸,就相當於植樹造林350個西湖景區那麼大面積的效益。”

  核能是清潔高效的能源,在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情況下,核電贏得人們青睞,但同時,對於核電廠是不是存在對周邊環境的輻射,又是人們普遍擔心和顧慮的。

  生態環境部輻射環境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電廠周邊的村鎮採集土壤、水、植物、蔬菜等樣本,然後送回化驗室檢驗,長期跟蹤檢測。監測中心在覈電基地周邊10公里範圍內還設置有14個環境監測點,每隔5分鐘便向中心傳送一次大氣相關數據。從秦山核電第一臺機組建設運行以來,對秦山周邊的環境監測工作就是核電基地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這天,生態環境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工程師宋建鋒和同事又來到秦山核電基地,採集水樣。自1987年以來,他所在的輻射環境監測站,對秦山核電站周圍70公里內的地區持續進行了30多年的監測。

  宋建鋒告訴記者:“測量數據到目前爲止,與我們的本底調查也好,我們對照點的測量值也好,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根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得出的數據,核電站周圍每人每年的核輻射劑量僅有0.01毫希弗。1毫希弗等於1000微希弗。

  希弗是射線劑量的當量單位,能反映人體受到輻射照射的傷害程度。事實上,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輻射的世界。人體每年從土壤、空氣中受到的輻射劑量爲0.5毫希弗,每年從食物中受到的輻射劑量爲0.2毫希弗,做一次胸部透視爲0.02毫希弗,而做一次CT檢查,更是可以達到10毫希弗。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團專家潘自強表示:“核電站按規定,就是要小於0.5個毫希弗每年。但由於我們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實際上它的排放量應該是在幾個微希弗每年。”

  海鹽縣永興村文溪塢,已古稀之年的周益凱老人一直生活在這裏,老人告訴記者,好多人來到這裏都曾問過他生活在覈電站周邊的感受。他說:“現在全國各地在準備建核電站的那幾個地方,他們來的人挺多的,就是來看一下秦山這個核電,已經30年了,對周邊環境到底有沒有影響,他們來看了以後,感覺挺好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核電廠的是否能夠安全運營是頭等大事,這也是確保核安全的一條紅線。在秦山核電基地,隨處可見各種安全提示。

  中核集團秦山核電總經理鄒正宇說:“我們是要求做到保守決策,比如拿電源來說,核電廠是往外發電的,但是電源對於核電廠的這個安全保障反應堆的冷卻是非常重要的,像福島事故就是因爲地震之後它的電源喪失了,最後核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們爲了保障電源,在設計上我們有50萬、22萬不同網架的外電源,核電廠的內部我們每臺機組都有兩臺應急柴油發電機,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保障核電廠電源的安全,也就爲核安全提供了多重的保障。”

  核能的開發利用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同時,核能發展也伴隨着安全風險和挑戰。作爲一個負責任和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國一關高度重視核安全問題,不但對本國人民負責,而且對國際社會負責。

  2014年3月24日,第三屆核安全峯會在荷蘭海牙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一向把核安全工作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業的首要位置,按照最嚴格標準對核材料和核設施實施管理。發展核能事業50多年來,中國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記錄。爲防患於未然,中國全面採取了核安全保障舉措。中國積極推動核安全國際合作。爲實現持久核安全,中國願意繼續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國泰民安是人民羣衆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以法律形式維護國家安全,也是黨和國家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宗旨。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防範化解各類安全風險,讓人民羣衆真正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來源:央視網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