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誕生開始,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是靠一點點的挖掘而誕生的,在成長中古人學會使用工具,發現了火,學會了生火,知道喫熟食,並且學會修建房屋,這是當時一個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隨着人類生活的不斷完善,形成了國家,形成了城市,出現了封建王朝,人類的生活在不斷的正式化。

  中國歷史上經歷了近百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對後世的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們今天的大部分的歷史都是根據古人留下的這些古文物或者是遺址研究得出的。那些遺留下來的建築都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對象,那些文物也都陳列在博物館中被來往遊客欣賞,從這些留下來的文物和建築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一個國家歷史的變遷,每個朝代的雕刻技術和建造工藝都有差異,這也是我們的考古學家能很快從一個建築的風格知道其年代的原因。

  中國目前最著名的古建築當屬故宮,這是一座建成於明朝年間的皇宮,在明清前後將近五百年的時間裏,在北京城中最高的建築一直都是故宮中的太和殿,而且從建築整體的而言,太和殿也是曾經東亞地區的第一大樓,所謂的大,並不是單純的指代高,從其規模還有豪華程度都是一頂一的建築。當時太和殿是明清時期代表皇權的宮殿,任何建築都不敢挑戰皇權,所以其他建築在修建的時候都不會超過太和殿,只有在高原地區的一些佛塔纔有可能會超過太和殿。

  太和殿其實算不上什麼高樓,高度只有26.92米,基臺也沒超過四十米,不過其建造工藝、規格、等級都是當時中華第一,在整個東亞地區都沒有一座建築能和太和殿去一較高下,因此纔會被稱爲東亞第一建築。太和殿最初規模要比如今的還要大,之後因爲出現不同程度的毀壞,進行幾次重建之後就保留到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在明朝和清朝早期,中原王朝國力強大,很多西方國家都自願臣服於中原王朝的統治下,每年都會定時去朝拜,皇帝都會在太和殿接待這些外來的使臣,這個被很多國家朝拜的宮殿,很大程度上它就是一個“空房間”。很多人認爲皇帝就是住在這裏的,然而並不是,皇帝甚至在辦公的時候都不會在這裏,平時皇帝上朝的地方是武英殿,中間經過幾次變革,但是也不是在太和殿,這是電視劇給我們的誤區。

  太和殿只有在進行一些特大事物的時候纔會在這裏進行,冊封還有接待使臣,還有在一些特定的節日,皇帝會在這裏開幾天的朝會,但是一年中絕大部分的時間這裏是沒有人,是一個空房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