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園林對花園庭院的規劃追求清晰的結構,幾何圖形是造型的普遍形式,「修整」是一個重要的觀念;英式園林比法式園林更崇尚自然,但更多是就地改造,人在其中是個進入自然的享受者。中國園林設計以掌握大自然造物原則並創造人間樂趣為追求,所以它不單純是一個物質生活環境,還是一個精神遨遊的氛圍。中國園林中人的參與是完成意境的重要因素。很多景緻因人的不同參與行為而有不同層次的美感與趣味。而一些園林更因四季四時的變化而變幻出豐富的形象。

現代造園遇到的突出的困難有兩個,一是土地,二是心境。  像明朝徐文長這樣的落魄才子,他的庭院也有近200平方米,而我們現在只有自建房或豪宅能有足夠的庭院,而小區的景觀是公共場所,若非開發商選擇中式風格,我們對中式庭院美的追求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一個是心境,中國園林所追求的「隱」的境界,和現代人時時刻刻都要「顯」?唯恐自己不夠出名,不夠為眾人所知的心情背道而馳。

但即使存在上述兩種阻力,我們仍需要對中式園林美有所了解,在筆者的理解中,土地大小不是問題,尺方之間也可以造就風情萬千,在這方面日本人對中國造園藝術的借鑒非常成功,現在日本園林成為世界園林藝術的一朵奇葩,大家熟知的「枯山水」手法被用在了大到公共園林,小到自家後院的設計中。心境問題則可以倒過來理解,我們在外面打拚得如此辛苦,應該有一個能讓我們拂拭掉紅塵的地方,以給生命留一段安詳純凈的時光。

葉放說一直以來有兩個夢,一個是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園林;另一個是想像古代文人一樣過著風雅的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和幾個朋友買下了南石皮巷的五棟房子。每棟房子都配有一個不大的花園,發展商稍微收拾了一下,所以還是挺雅緻的。葉放別出心裁地勸大家把各家的庭院奉獻出來,建一個大規模的真正意義上的園林。可喜的是,鄰居們都是風雅之人。一談即和,沒過多久,就開始了造園活動。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