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坑,讲讲自己考证从的那些事。当然最后过和没过倒是其次,主要想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吧~

看过我之前写过的文科相关内容的童鞋一定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被删啦),文科其实是融会贯通的,在备考证从的过程中我更感受到这一点,因为它是主观的,不断改变著的。而就我所理解的物化生等等理工科的东西都是客观的,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没有协商的余地。这一点我会从怎么备考详细讲讲。

从大学学习的内容来看,它是对货币银行学,证券市场等内容的扩展并加以规范化(也就是引入了很多的法律条文)更能体现其严谨性,当然很多人也不愿意去翻看繁冗复杂的法律条文,如此多的数字与限制条款自然没有啥大用。但探究其产生的过程,了解每一个法律条文是如何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之上不断完善的,还是很有意思哒。

(PS:证从一定要看书!哪怕让人看得昏昏欲睡也要看过一遍!光靠刷题真没那么容易过。此处@某位考前三天才买题来刷的某胖友,并且还买成了基金从业的教材,服气!)

一、意义

从各方面了解来看,它是金融领域的入门资格证书。通过它可以对证券市场做初步了解。

二、所学内容

证从,总的来说是一门文科性质的课,你需要记忆许多法律中的条文,如时间,数目(甚至还有年份等)但是这并不是一门死记硬背就能过的考试,许多东西还是要理解之后才好做出正确的判断。再具体地说,入门考试分为基本法律法规与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这两门还是比较齐全地说明了进入证券市场需要了解的东西,就像地理有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之分,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讲述的便是在这个市场中出现了的东西(比如股票和债券的种类),基本法律法规则是禁止事项(主要便是相关法律与监管等等)。

三、如何备考:

1.数字:愿意去记忆的童鞋自然要好好地、一个一个地把数字都记下来。最好是把一类数字放在一起记忆,比如资料存管的时间就可以合并同类项一起记忆。但是如果没有那个时间,或者没有耐心一个个背清楚,那么比较建议记最常用的数字与关键常考的数字(比如3、5)。

2.概念细分:正如同高中历史对于各个细致概念的细分。证从,同样需要对每一个概念做明确的区分。尤为明显的比如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的区别,记住了就好。难一点则是在题目中的各种坑。例如采取惩罚措施与自律监督措施,两者的主体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主要为证监会和国务院监督管理部门,而后者则是证券行业分析。

3.确定主体:虽然是很基础的东西但是还是得提。在选项前的那么一到两个题目的主体一定重点关注。虽然在机考的时候没法像拿笔写的一样能划出来,但是稍微注意一下主体对于提高答题的精确性有很大帮助(潜意识里提醒自己在做哪一方面的题目)

? 希望对小可爱们有帮助,请帮我点个赞同啦~留言发资料0.0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