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是常見惡性腫瘤,手術創傷可導致機體處於高分解代謝狀態,需注重術後營養支持,以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減少併發症。爲了分析術後營養支持對直腸癌病人術後的影響,本研究選擇選擇某三甲醫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60例直腸癌病人並隨機分組,分析了直腸癌病人術後應用支持的應用和可行性。

  一、資料與方法

  選擇某三甲醫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60例直腸癌病人並隨機分組。營養支持組男19例,女11例;41~79歲,年齡(48.18±2.58)歲。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41~79歲,年齡(48.39±2.63)歲。兩組一般資料相似,P>0.05。

  對照組術後給予常規護理,在患者恢復排氣後常規給予飲食指導。營養支持組術後強化營養支持。術後經貴要靜脈置管營養支持,持續12~24小時勻速輸注,氮源採用8.5%樂凡命;脂肪乳濃度20%,,氮量0.16~0.24g/kg,熱卡爲125~168Kj/kg,並加入多種水/脂溶性維生素、電解質、營養素和微量元素等組成營養液,將其加入到3L營養袋中經貴要靜脈置管進行勻速輸注,共幹預7~21天[3]。

  比較兩組康復效果;肛門排氣時間、出現腸鳴音時間;幹預前後患者營養指標。顯效:病竈完全消失,術後恢復良好,可正常進食、活動,精神狀態良好;有效:病竈基本消失,術後恢復較好;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

  二、結果

  兩組康復效果相比較:營養支持組康復效果高於對照組,P<0.05。如表1。

  幹預前後營養指標相比較:幹預前兩組營養指標相近,P>0.05;出院時營養支持組營養指標優於對照組,P<0.05。如表2。

  兩組肛門排氣時間、出現腸鳴音時間相比較:營養支持組肛門排氣時間、出現腸鳴音時間短於對照組,P<0.05,見表3。

  三、討論

  直腸癌病人術後營養支持可滿足機體能量需求,避免肌肉和脂肪消耗,糾正低蛋白血癥和營養不良,可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力,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本研究中,對照組術後給予常規護理,營養支持組術後強化營養支持。結果顯示,營養支持組康復效果高於對照組,P<0.05;營養支持組肛門排氣時間、出現腸鳴音時間短於對照組,P<0.05;幹預前兩組營養指標相近,P>0.05;出院時營養支持組營養指標優於對照組,P<0.05,上述結果證實了直腸癌病人術後營養支持可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加速術後胃腸功能恢復,加速機體康復。韓芳,李曉迪,宗軼等人的研究也顯示,早期腸內營養對結直腸癌病人術後恢復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直腸癌病人術後營養支持的應用及可行性高,可有效加速術後胃腸功能恢復,改善營養狀況,值得推廣。

  作者:付榆 宿向東 範華 張宣 喬青 馬聞 林志宇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