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請!

蔡東藩對徐階的評價較為中正:「徐階之使詐,不亞於嚴嵩,然後人多毀嵩而譽階,以階之詐計,為嵩而設。明無階,誰與黜嵩?然後知因地而施,詐亦成名。古聖賢之所以重權道者,正為此也。」

年輕的徐階也是熱血青年,但是被流放後,徐階知道了兩件事:一、只有離權力者更近一些,地位更高一些,纔有可能施展才華;二、在實力不夠的時候,千萬不要逞強,熱血不會發電,上位者從來不會反省。

他重新回到內閣的時候,節操、熱血這些中二的東西已經被他留在遙遠的流放之所了。 徐階收斂鋒芒,潛伏起來,每天陪皇帝胡鬧,並小心應對嚴嵩。他儘可能做一些實事,培養人才。現任董事長也就這樣了,徐階很清楚長生不老只是嘉靖皇帝的一廂情願,他只要能活得比嚴嵩久,能捱過嘉靖朝,還是可以期待一下未來的。 大約抱著這份不確信的希望,徐階漸漸將自己活成一個怪物。(能在嘉靖和嚴嵩手下立於不倒,除了怪物,一般人根本做不到。)當嚴嵩倒臺,徐階立刻要切割掉過去的黑歷史。嫁去嚴家做小妾的小孫女回家,徐階立刻給兒子徐璠擺起臉色。徐璠心領神會,回到內宅,將親生女兒毒殺,徐階才「囅然頷之」。由此可見當時的政治鬥爭是多麼血腥,勝者獻祭了良心、親情、骨血,所得不過是將皇帝想放棄的權臣扳倒。


剛一歲時,徐階掉進枯井就能安然無恙,五歲時墜入括蒼山山嶺又被樹枝擋住倖免於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徐階幼年這般幸運,甚至是有賴天助,從小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

年紀輕輕的才20歲就能考上探花,那是全國第三名啊。徐階放翰林院編修後,丁憂娶妻的耽誤了幾年,但是徐階可是個天才青年一樣的人物,不僅敏銳豁達,內斂有權謀,而且待人溫和有禮貌,最關鍵一點是謙遜還不多嘴,簡直就是個天生的政客。

徐階剛參與朝堂,就敢因為孔子的問題,和內閣大學士頂嘴冒犯,反抗權貴,不免被貶詆外放,做了個超級遠離朝堂的推官。

頹廢了嗎?沒有!徐階做個推官都是一個懲治罪犯,關懷民眾的耿直青年,冤獄、盜匪是統統收拾處理,還建鄉學,這麼厲害的人物,不陞官那就冤了。

遠離朝堂不假,可是外放為官有實權,這或許就是大將將任於斯人也。先升同知、按察僉事、按察副使、治理學政。

不是外放嗎?嘿嘿,徐階坐著火箭又回來了!

皇太子出閣,徐階是司經局洗馬兼任翰林院侍講,轉了一圈回來,徐階成了皇帝的顧問,太子的老師,從二品大員。

給母親丁憂後,這就雙親不在了,徐階正式開掛!

回來後國子監祭酒、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都是實權人物。給朝廷提供舉薦了很多的寬厚踏實做事的官員,上司也喜歡,朝廷也器重。等到好幾位上司都不在了,徐階跟新上司就不對付了,得!徐階這小暴脾氣上來,就要鬧辭職。

皇帝一看,這還了得,去翰林院做教習做掌院去吧!想走,我還管不了你!

沒多久,出個空缺,禮部尚書徐階走馬上任了。皇帝一看徐階還是怎麼瞅怎麼喜歡,這小夥子咋就這麼招人喜歡呢。

一通賞賜什麼飛魚服、宴請、美味佳餚,內殿值守,吏部的小弟一看徐階要火,奏請徐階做老大,皇帝一看,好啊。跟老子搶人,吏部尚書算啥,天底下的官都得皇帝說了算。大筆一揮,徐階成太子太保了!

這時候徐階在朝堂也算是折騰了半輩子,兒孫滿堂了,進了中樞,不可避免的就要和權臣嚴嵩碰上了。

嚴嵩讓他歸附,徐階還不幹,後來嚴嵩老是給領導打小報告,徐階也急了,把自己孫女嫁給嚴嵩孫子,跟嚴嵩的兒子,也就是親家還拍起馬屁來了,徐階自然而然的成了嚴嵩的心腹小弟了。皇帝一看,多好的結果,皆大歡喜。徐階成了文淵閣大學士,參與內務軍機,一躍而起後,徐階揭發仇鸞,取悅皇帝還為民除害,皇帝一高興,徐階成太子太師了。

這會兒就有意思了。嚴嵩是第一權臣,徐階是第二權臣,多好,親家成了皇帝跟前的左膀右臂。

徐階一邊拍著嚴嵩馬屁,一邊準備著黑材料,就這麼巧,皇帝的宮殿著火,領導嫌棄居住的地方不夠寬敞,想建個別墅,嚴嵩老神在在的反駁,徐階腦筋一轉,有主意了。

廢物利用蓋別墅啊。皇帝一聽,好你個徐階,真有腦子。

大功一件,加官進爵,一口氣站到嚴嵩跟前去了。從此以後,嚴嵩一進宮,皇帝就不高興。再看到徐階,這老頭兒,是真不錯。

時機成熟,黑材料準備好了。徐階下手了。手下小弟告發嚴嵩的兒子,皇帝一看黑材料,氣的直拍桌子,逮捕嚴世蕃,讓嚴嵩退休了。徐階成了功臣升首輔,這回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般情況下,扳倒對手就是開慶功宴。徐階不這麼幹,禮賢下士,通情達理給親家送溫暖,說好話,後來皇帝想念嚴嵩,徐階痛哭流涕的勸,皇帝一想有徐階,嚴嵩可有可無的,這下嚴嵩徹底完蛋了。

徐階一直服務皇帝,皇帝死後服務下一任皇帝,直到最後幹不動了,退休回家,張居正這才瀟灑走一回!


推薦一本書講得很詳細《明朝那些事兒》


大凡能成大事者,都善於從前人和自身的教訓中修鍊自己,徐階深刻認知到:只要自己做的事利國利民,就要比奸人更奸,比壞人更壞,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活得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