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生活在水裏的動物,它需要時時刻刻生活在水裏,一旦離開水就會死亡。只有水裏纔是適合它生活的地方,而對於人類來說,水裏是不適合生活的,因爲人類沒有魚類的特殊構造,不能夠在水裏呼吸,頂多在水下憋氣待個幾分鐘就已經是極限了。

  所以人類會在水裏淹死,但是作爲生活在水中的動物,很多人都覺得它們跟淹死這種死法扯不上關係,魚類要是想死亡,要麼是被天敵或者人類給捉到了,要麼是因爲疾病而死亡,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魚會在水裏面被淹死的,這就跟聽見鳥類恐高一樣,被很多人當成了一個笑話來看待。但是事實上生活在水裏的魚也會被淹死,聽起來很不可思議,這是怎麼做到的?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魚類之所以能夠在水裏自由的呼吸,是因爲它們有魚鰓這種生理構造,魚是憑藉着魚鰓來呼吸的,在水裏的時候,魚鰓裏面的鰓片、鰓絲等都會完全張開,使得自己和水的接觸面積增加,從而能夠獲得更多水裏面溶解的氧氣。在鰓小片當中有非常薄的血管,血液從這裏經過的時候,氧氣就會進入血液當中,隨着它們的流動而輸送到全身,而被吸入的水則是通過鰓孔排出到體外。

  因此魚類能夠在水裏張嘴呼吸,而且還不會因爲吸入水而淹死。而想要讓一條魚淹死在水裏面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首先魚也是需要氧氣的,只不過它們獨特的生理結構能夠讓它們從水中獲取溶解的氧氣,因此只要讓水中的氧氣減少,魚類的呼吸系統就會出現問題,就跟人處於缺氧狀態下一樣,魚類也會在失去氧氣以後感覺到難受,它們的呼吸節奏會被打亂,最後逐漸的窒息死亡。

  想讓水中氧氣減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改變水溫,在水溫高的情況下,水中的溶氧量就會減少,而當水裏的氧氣減少的時候,魚類就會想辦法獲取更加多的氧氣,這也是爲什麼在夏天高溫的時候或者是在冬季水面冰封的狀態下,把水面的冰給鑿開,魚就會紛紛浮上水面,這是它們爲了呼吸到更多的氧氣。而除了改變水溫以外,改變水的鹽度和氣壓也是可以起到同樣作用的。

  看完了以後是不是覺得非常驚訝,原來魚的呼吸是這麼複雜的事情,你還知道什麼動物的有趣現象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