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問題兩個前提設定都是錯誤的。

第一、丁汝昌不是降將。所謂丁汝昌出身太平軍的說法,是民國時期一個叫陳詩的人寫的野史,之前官方和民間都沒有這麼說過,包括甲午戰爭丁汝昌遭受帝黨污衊攻擊的時候,都沒有人說他是長毛餘孽。

《清史稿》寫得很清楚: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廬江人。初隸長江水師。根本沒有所謂太平軍降將的說法

現在可以確定陳詩是一個歷史發明家,因為民國對太平天國比較推崇,對滿清非常貶低,陳詩就給丁汝昌偽造了一個太平軍出身。而恰好新中國繼承了民國這個歷史觀,於是丁汝昌出身太平軍就被弄假成真,流毒至今。

丁汝昌雖然是水師出身,不過晉陞最快的時期是當騎兵指揮官,所以後人忘記了他本來是水軍

第二,丁汝昌所謂平庸,不知道是怎樣一個評價標準?丁汝昌是同治元年(1862)年進入銘軍當了一個大頭兵,三年以後就因為戰功赫赫,已經提升為統領馬隊三營的分統(相當於團長),「從劉銘傳徵捻,積勛至參將。捻平,賜號協勇巴圖魯,晉提督」,這能叫平庸嗎?

丁汝昌之所以能成為北洋海軍提督(艦隊司令),是靠著他的個人品行和努力實現的。

出任北洋炮船督操時期的丁汝昌

1879年,因銘軍大裁軍已經下崗多年的丁汝昌被北洋大臣李鴻章任命為北洋炮船督操。當時北洋水師很弱小,只有4艘被稱為「蚊子船」的淺水重炮艇,以至於都沒有資格叫水師,其指揮官只能叫「炮船督操」,意思就是管訓練的臨時負責人。

首任督操許鈐身是個文官,不懂軍事,品行也不好。一是有煙臺條約談判期間泄密的前科,因此被李鴻章奏請取消了出使英國副使和出使日本大臣的資格;二是李鴻章坐船出海演炮,因潮淺不能入口,許鈐身卻率炮艇隊先行離去,極不尊重李鴻章;三是性情輕浮,有貪污受賄的污點,還公然帶著妓女招搖過市。

丁汝昌指揮的蚊子船

而丁汝昌相比之下優點比較多。

首先丁汝昌在長江水師當過炮船管帶,與太平軍水師多次作戰。雖然他指揮的炮船隻是沒有蒸汽動力的槳帆船,也只是在內河作戰,沒有航海經歷,但畢竟不是「旱鴨子」。

當時接受過近代海軍教育的船政生,都只有二十多歲,資歷太淺,沒有功勞,也沒有戰鬥經驗,難以擔此重任。所以南洋輪船統領李成謀、船政輪船統領羅大綱,都是沒有學過海軍的「宿將」

其次丁汝昌有過九年戰爭經歷,可謂身經百戰,官職為記名提督,是武官中最高一級,資歷完全夠。而當時福建船政培養的海軍學生年紀輕、資歷淺,舊水師將領充當蒸汽軍艦管帶和統領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最後丁汝昌性格忠厚老實,而且上過私塾,有文化,與他級別相當的淮軍將領大多數都是文盲,而且粗魯桀驁,而且也不願意「屈就」一個小小的「督操」。用丁汝昌指揮炮船,可以確保李鴻章對這支小艦隊的絕對權威。

在英國建造的撞擊艦

丁汝昌任職的第二年,就奉命赴英國接收訂購的2艘小型撞擊艦,成功帶著2艘新軍艦遠航返回中國,完成了中國海軍歷史上第一次跨洋遠航。兩年後,朝鮮發生反日兵變,殺死在朝日本人,燒毀日本公使館,日本乘機出兵朝鮮。丁汝昌帶著當時還很弱小的北洋水師,掩護商船載運淮軍吳長慶部2000餘人往朝鮮登陸,迅速平定了朝鮮兵變,使日本干涉朝鮮的計劃落空。

擔任北洋水師統領時期的丁汝昌

因為這兩件功勞,「前往英國督帶快船回華,創練水師,講求西法,能耐勞苦,此次揚威域外,足張國體」,丁汝昌得到黃馬褂的賞賜。

在丁汝昌出任督操的第十年,北洋海軍正式成立,指揮了這支艦隊整整十年的丁汝昌被任命為海軍提督。需要注意的是,丁汝昌這個海軍提督,只是北洋海軍的行政領導,主管人事、後勤,負責日常訓練的,前有英國顧問朗威裏,後有兩位船政畢業的總兵林泰增、劉步蟾。所以指責其不是海軍學校畢業出身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負責的事情本來就不需要多少專業知識。

擔任北洋海軍提督時期的丁汝昌


首先,是每次都正確的站隊,他最後站隊李鴻章的淮軍屬於嫡系,當年李興辦海軍當然要用自己人。再者丁汝昌還是有能力的,左宗棠就想收為己用,陸軍步兵是強項,海軍是半路出家。最後丁汝昌自殺殉國,是有血性的。所以說成也李鴻章敗也李鴻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