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聲道和立體聲其實是個籠統的概念,在混音領域中,單聲道和立體聲可以泛指音頻信號,也可以指的是音軌,還可以是監聽系統。其中單聲道或立體聲的信號與單聲道或立體聲的監聽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很多人迷糊的點就在這裡(筆者之前就屬於這種)。

一. 信號類型與監聽類型

  • 單聲道信號:此類聲音信號沒有方位信息,監聽者聽不出聲音中樂器的方位和空間信息,所有樂器都擠在一起。如過用兩隻喇叭來播放該信號,一隻喇叭放左邊,另一隻放右邊,這樣播放後算不算是立體聲信號?不算,因為你播放的信號本質上就是單聲道信號,不管你用多少個喇叭來播放,它依然是單聲道信號(多個喇叭依然分辨不出樂器的擺位,只是響度增強了)。
圖1: 單聲道信號
  • 立體聲信號:此類聲音信號有方位信息,有空間感,有相位差,監聽者有臨場的感受,能分辨出樂器的擺位(如節奏吉他手在你左側)。
圖2: 立體聲信號

  • 單聲道監聽: 此類監聽的重放系統有且只有一個喇叭,如果將立體聲的歌曲在單聲道監聽的情況下播放,那麼該歌曲將失去所有樂器的擺位信息,並可能會造成音染(失真)。
  • 立體聲監聽: 此類監聽的重放系統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喇叭,我們經常使用的耳機就屬於是立體聲監聽。請注意,如果你用立體聲監聽系統,去監聽一個單聲道的音樂,那你聽的依然是單聲道的效果,只是響度增強了,並不會因為使用的是立體聲監聽其就會變成立體聲信號。只有當你用立體聲監聽的重放系統去播放立體聲音樂時,才能正確的還原立體聲效果。
  • 聲道: 所謂的雙聲道,多聲道只是代表喇叭的個數。兩個喇叭就是雙聲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就是多聲道(5.1的環繞聲有6個不同擺位的喇叭)。

結論:雙聲道或多聲道,這與信號是不是立體聲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在判斷一個信號是不是立體聲時,不關心你有幾個喇叭。 聲道與立體聲信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其唯一的關聯就是在播放立體聲信號時,需要雙聲道或多聲道的監聽系統來還原立體聲信號中的各個樂器的擺位。

二. 音軌的種類

  1. 單聲道音軌: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叫做單聲道信號音軌,不過我們還是簡單點叫吧。單一樂器的單次錄音所得到的單個音軌就是單聲道音軌(使用的是非立體聲話筒)。通常,在錄人聲時基本上是選擇單聲道音軌,因為人聲本身就單聲道。在自然界中,一個人說話發出來的聲音,不會讓你感覺是從左右兩邊同時發出來的。
  2. 立體聲音軌: 立體聲音軌實際上是由兩軌單聲道組成的(參考圖2),立體聲錄音技術就是通過兩隻麥克風的擺位(不是瞎擺)來拾取兩隻麥克風之間信號的強度差和時間差,然後再在調音台上將這兩個信號分別設置在極左和極右位置,就能夠產生一定的空間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錄音領域中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很多人以為多隻話筒錄音是為了去得到立體聲,其實不是的(極少數情況除外),通常這樣干是為了得到更好的音色。而立體聲錄音有專用的立體聲錄音話筒(圖3),這類型的話筒常見的有重合式傳聲器對(XY制式與MS制式),間隔式傳聲器對(AB制式)等等,此類類型話筒錄出來的信號直接就是立體聲信號,無需再次去調節左右聲像,一般適用於影視劇現場拾音(需要拾取環境音)。
  3. 多重單聲道音軌:我們經常看到這一種情況,在拾取一個鋼琴的音色時,通常會有3到5支麥克風同時在拾音(不包括立體聲錄音話筒),這種錄出來的音軌就屬於多重單聲道音軌(一個麥一軌)。就像上面所說的一樣,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某個樂器的不同音色。我們可以利用推子來調節這些音軌的響度,從而就可以調製出不同的音色效果(單聲道音軌通常需要效果處理器來調製音色)。多重單聲道音軌的錄音方式非常普遍,如鼓組,鋼琴,吉他(其實任何樂器都可以這麼干)。

  4. 樂器的立體聲效果是怎麼來的:在上面說了,在音樂製作中,多隻話筒並不是為了去得到立體聲,而是為了去得到更好的音色。樂器的立體聲效果絕大部分是後期調製出來的,而不是錄出來的。在DAW中,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技巧來人為的製造左右聲道的響度差和相位差,從而達到立體聲的效果,也就是所謂的假立體聲(立體聲錄音話筒錄出來的才是真立體聲)。
圖3:立體聲麥克風

希望本章的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下一章我們一起來學習聲像。

以下是本章的參考文獻,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本人。

《混音指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