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分成東魏和西魏以後,公元550年,高歡的第二個兒子高洋,廢掉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建立北齊,他就是北齊文宣帝。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代西魏稱周天王,建立了北周政權。北齊和北周,是北方兩個並立的王朝,它們繼續和南方的南朝相對峙。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受父親影響自幼推崇漢文化,聰慧過人,有遠見卓識,極重孝道,深受宇文泰喜歡。公元555年,12歲的宇文邕被西魏皇帝元寶炬賜官封爵,開始出來做事。556年,宇文泰病逝後,他的侄子宇文護繼任西魏宰相,獨掌西魏軍政大權。557年,宇文護篡西魏政權擁立宇文覺登基建立北周,同時14歲的宇文邕被宇文覺封為大將軍進入北周朝廷做事。同年九月,宇文護毒死宇文覺之後擁立宇文毓繼位。560年,宇文護故技重施,再次毒殺宇文毓,但是宇文毓臨死前當著眾大臣的面傳位給宇文邕,這是宇文護所沒有想到的。宇文毓這一鬧騰,讓宇文護措不及防,既成事實,無奈的宇文護只得繼續擁護宇文邕這個傀儡。

宇文邕吸取兩位哥哥慘死的教訓,繼位之後,無論在朝堂還是在私下,他都極力討好宇文護,暗地裡慢慢的培養自己的實力。就這樣,宇文邕在隱忍中尋找時機,宇文護則繼續有恃無恐的繼續專橫跋扈。功夫不負有心人,宇文邕在隱忍了十一年後,時機終於成熟。公元572年,宇文邕在宮裡殺死了宇文護,奪回了軍政大權,隨後下令誅殺宇文護家族及其黨羽勢力。

當時佛教盛行,在北周統治地區,就有一萬多所寺院,一百來萬和尚、尼姑,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僧侶們自己不從事生產勞動,卻消耗著大量的社會財富,減少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北周武帝認為,要滅北齊,就必須富國強兵,要富國強兵,就必須廢除佛教。公元574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北周武帝召集羣臣以及一批和尚、道士等,宣佈儒(就是擂家)、佛、道三家的地位,以鐳家為第一,道教為第二,佛教為第三。他把佛教貶到末等,大大壓低了佛教的地位。接著,他頒發詔書,把北周境內僧侶地主的寺廟、土地和其他財產,全部沒收,作為以後伐齊的軍事費用,把寺廟內的銅佛像、銅鐘、銅磐等統統銷毀,用來鑄造銅錢和兵器。他還把近百萬的僧侶和受寺院剝削的僧抵戶,都編為均田戶,叫他們開荒種地,把那些適齡的壯丁徵來當兵,擴充軍隊。他又頒發詔令,釋放奴姊,解放了一批生產力。公元577年(建德六年),北周武帝召集僧侶五百人,宣佈滅佛。有和尚嚇唬他,說滅佛是要下地獄的。武帝卻不以為然,力主滅佛。北周武帝的這一系列措施,對發展生產、擴大兵源都很有幫助,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為伐齊作了充分的準備。

北周武帝說服南朝的陳朝約定共同伐齊。因此,當北周軍隊在北方作戰的時候,陳朝出兵攻取了北齊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北周武帝滅齊之後,又派大軍伐陳,奪得了淮南地區,消滅了陳朝的主力軍三萬多人。到這時候,北周據有中原廣大地區,南邊到達長江沿岸,統一了大半個中國。北周武帝宇文邕本來還打算平定北方的突撅,滅掉陳朝,進一步完成全國統一的大業。可是在滅亡北齊的第二年,他不幸生病死去,死的時候才三十六歲。

明末清初大學者王夫之曾這樣評價北周武帝宇文邕,說「宇文邕之政,洋溢簡冊,若駕漢文、景、明、章而上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