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悟空問答。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在堂哥宇文護連續殺害兩個兄弟後上位的,在位期間成功除掉宇文護,全面掌握北周軍政大權,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一、廢除農奴。

北方經過多年的戰亂,百姓離散生產凋敝,但是豪門貴族卻日漸增多,究其原因是各地豪族私自豢養軍事武裝。走投無路的流民紛紛投奔大戶尋求庇護,這些流民就成為豪族的家奴。

亂世之中朝代更迭,反而是世家大族像塗了防腐劑,哪個政權也少不了。這就大大削弱了中央集權的力量,武帝廢除農奴的律令,大大弱化了地方豪族左右中央決策的實力,要知道,東漢亡國的主要原因就是地方豪族做大威脅了中央的統治。

二、施行《刑書要制》

強龍不壓地頭蛇,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豪族的阻止使得中央的政令很難下達到基層各縣,與其說是北周朝廷,倒不如說是鬆散的北周聯盟共和國。

亂世用重典,《刑書要制》規定:帶槍搶劫一匹絹以上、不帶槍搶劫五匹絹以上、官吏由於管理不當都是絹二十匹以上,一律處於死刑。也就是說,搶個東西就是死刑,更不用說殺人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武帝的舉措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更讓寒門子弟看到了希望。

三、兼容並包

無論是北魏,還是宇文氏的西魏、高家的東魏,都面臨著六鎮軍事武裝、關隴集團、漢族大姓之間的矛盾,武帝充分發揮自己和稀泥的水平,成功調和各派之間的矛盾,又打又拉恩威並施。

同時不論出身唯纔是舉,有點曹操的意思,讓天下學子看到了希望,一時間北周朝廷人才濟濟。比如那個寫《顏氏家訓》的顏之推,就是北周滅北齊時的俘虜,武帝感念他的才華,任命他到朝廷中擔任要職。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自來作答。

宇文邕,南北朝最有能力的皇帝,只可惜為他人作嫁衣裳。

一、被人遺忘的皇帝。

每言及隋、唐盛時,總不免有言一隋之文帝。於眾人之所知史中,此帝功大,數百年之世已矣,一南北朝,立起一個大一統之國。雖曰隋但曇花一現,然畢竟一其國家,亦為唐世打下也。

然於此一切之後,見史記之似惟帝,少能見於隋一統之大背景下成此一一面者一帝邕。

二、志存高遠。

在南北朝同前,最要者,北方之一。邕之生年當舉北勢最為繁複的時期,且於其踐阼之後,以幼己之實未在其手。然少志欲收齊,平定北方。然欲致此也,必為一個有權之帝。

三、計除宇文護。

當時舉周用事者護,而於宇文邕即是,護乃已,勢傾矣。於其踐阼後,邕幾謂宇文護聽,但護言之則何為。雖大臣多為大有之,而無一人敢言,以所聞邕只一拱帝。亦正為此,宇文護乃喜,自覺雖非帝而不帝不要聽自己之言,是以遲遲未逼邕下。

乃於諸人皆以邕為一拱帝也,邕設阱,在護怠與自養之者助下,將護及其親盡誅。於是大臣乃悟本此以為之拱帝實不如其象之則簡。自下護後,一週後正在邕之手。

四、出師未捷身先死。

邕為人頗有武幹者皇帝,其用事之,因其不力遂平北矣。南北朝之一似已見之慾。然當其定方後之二年因病卒矣。後為人所知者南北朝大一統而有大一分都是建在邕之功上之。若再與邕數年之命,或為史記者之矣。

金陵少年嘆曰:但蓋天不由人,多時即此,雖其已為史作於此大功,但能記其人寥寥。傾其身儘其所有之才終不過亦是落得一為人為衣也。


宇文邕的執政能力當然非常優秀了,從某種程度來說,他可以說可以比肩康熙之類的帝王。康熙所經歷過的他都經歷過,並且執政環境更惡劣。康熙還有皇祖母可以依靠,但是宇文邕只有靠自己。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話,也許歷史上早有另一個大周王朝橫空出世了。

權臣當道,兄弟幾個艱難的傳承著皇位

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北齊孝昭帝高演幾乎是同時繼位。雄才大略的北齊孝昭帝高演表演了上半場早早的去世了,繼承人昏暗無能。否則也輪不到成長起來的宇文邕這麼容易滅掉北齊統一北方。

一代梟雄宇文泰這麼精明也會犯下大錯誤,臨終前居然把軍政大權交給自己的侄子宇文護來輔政。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宇文護在叔叔宇文泰去世後露出了他的真面目-野心家。他操皇帝廢立:先後廢掉孝閔帝宇文覺,毒殺明帝宇文毓。明帝在彌留之際,口述遺照傳位四弟宇文邕。也就是說如果算上西魏的末代帝王,先後三代帝王被宇文護肉體消滅。孝閔帝宇文覺死時年僅16歲;明帝宇文毓賢明大度,堪稱一代明君也被宇文護毒殺年僅27歲。17歲的宇文邕在這種情況下繼承了皇位。

《周書·卷四·帝紀第四》記載:夏四月,帝因食遇毒。庚子,大漸。詔曰:魯國公邕,朕之介弟,寬仁大度,海內共聞,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辛丑,崩於延壽殿,時年二十七,謚曰明皇帝,廟稱世宗。五月辛未,葬於昭陵。

大智若愚的宇文邕的韜晦之計

宇文邕意識到幾位兄弟被廢基本上都是因為和宇文護的權力之爭,那好就給你權力。俗話說欲讓他滅亡必然他瘋狂,宇文邕開始在各個方面把大冢宰宇文護的地位提升的無以復加。首先明詔天下各級官吏和公文中不得出現宇文護的名諱,稱呼大冢宰。避諱這是皇帝纔有的待遇啊,宇文邕這個套路惠而不貴。並且提拔宇文護為晉國公,總攬朝政。

「大冢宰晉國公,親則懿昆,任當元輔,自今詔誥及百司文書,並不得稱公名。」

(宇文護劇照)

在皇權社會即使是皇族內部也等級森嚴,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即使是貴為國丈也得向自己的女兒跪拜行禮。但是宇文邕不怕這個,因此他居然在重大節日向宇文護的母親行家禮(宇文護的母親是他的嬸嬸),同時還有大量的賞賜。這讓宇文護非常滿意,漸漸失去了警惕性。

宇文邕鋤奸

在捧高宇文護的同時,宇文邕逐漸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和康熙一個套路)很多人看不慣宇文護的所作所為倒向了宇文邕,倒護集團開始積極籌劃鋤奸行動。武帝建德元年三月,宇文邕藉口太后酗酒成癮以家禮請宇文護進宮勸誡太后。

這個理由很正常,所以宇文護基本沒什麼防備。當宇文護對著太后讀勸酒的《酒誥》的時候被擊中頭部然後亂刃分屍結束了自己權傾朝野的一生。(鰲拜也是被騙進皇宮後被暗算的,看來當權臣還得小心點,哈哈)

武帝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

除掉宇文護後,宇文邕的當務之急就是鞏固皇權,梳理民生。因為只有國內政通人和才能對外徵戰。

鞏固皇權

因為原來大冢宰權傾朝野,基本上所有的官吏都對宇文護負責。然後宇文護在虛假的向皇帝稟報。所以首先要實行皇帝負責制,所有官員都得向皇帝負責。這樣就暫時斬斷了權臣再次出現的可能。

滅佛行動

由於佛教的盛行,大量的寺院佔據了龐大的田產。因為根據規定寺產是不交稅的,所以這造成了國家大量的稅收流失。同時如果釋放大量的青壯僧人的話,無論是從事生產還是擴充兵員都是非常有利的。

基於這種情況,宇文邕開始了國家層面的滅佛行動。田產別收歸國有,數以百萬級的僧人還俗極大的充實了北周的國力。

滅北齊、徵突厥

建德五年,武帝宇文邕御駕親徵在平陽和北齊展開了決戰。北齊、北周兩位君王親臨戰場督戰,北齊戰敗後逃回鄴城。接著鄴城被攻破,北齊滅亡。北國再次一統。

此時的北周版圖如圖一所示,已經佔據了大部分中原國土。南方的陳朝萎縮在東南一隅,還不如三國時期的吳國大。此時的距離陳朝末代君王后主陳叔寶上臺也就幾年的時間。華夏一統就在眼前。

可惜,武帝宇文邕在征伐突厥的途中病逝。這麼龐大的家業便宜了外人,外戚楊堅在篡位後建立大隋朝統一了華夏。

小結:

北周武帝宇文邕可以說是雄才大略,執政能力非常優秀。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但是對於結束從西晉末年開始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說武帝宇文邕是非常有貢獻的一個人。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謝謝邀請:

不瞭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