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書的腰封上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傾力推薦,書的序言由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親自撰寫,這些光芒,讓它甫一出生就帶有政治色彩的含金量。該書以問答形式存在,李光耀講述了他對美國、中國、印度、伊斯蘭國家、歐洲乃至於新加坡周邊國家的看法,因其言簡意賅,可以作為瞭解李光耀政治思想的入門型書籍閱讀。作為政治家的李光耀,有面向世界開放的一面,同時他也有對內對外冷酷的一面,正是這些政治家個人印記濃鬱的因素,成就了島國新加坡今時今日在世界經濟地圖上的重要地位。

原題:《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島國政治家的開放與冷酷

作者:【美】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羅伯特·D·布萊克威爾(Robert D. Blackwill)阿里·溫尼(Ali Wyne) 編 李光耀 述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10-01馬慶雲/文2013年10月在大陸出版的《李光耀論中國與世界》一書,在一年前,以《去問李光耀:一代總理對中國、美國和全世界的深思》為名在臺灣出版。該書原稿為美國哈佛教授與政治家合作,收集整理的李光耀的一些演講書稿。對比臺灣版本與大陸版本,二者於內容而言,並無區別,此一側面,也反應出該書所秉承思想,實乃與中國大陸未來之政治走向同一。書稿整理者為美國政治口徑上的工作人員,在諸多問題上,是否有意偏向美國的「政治正確」,則也不得而知。該書以問答形式存在,李光耀講述了他對美國、中國、印度、伊斯蘭國家、歐洲乃至於新加坡周邊國家的看法,因其言簡意賅,可以作為瞭解李光耀政治思想的入門型書籍閱讀。當然,政治家是為其從政的國家服務的,我們尚且不必期待李光耀本人的思想能凌駕於新加坡國家利益之上,換言之,李光耀的這本書,雖然有編者們美國政治正確的要求,但更多的,則是以「成功經驗」的推廣姿態向世界宣揚與推銷新加坡。李光耀更像是一部叫做《島國崛起之新加坡》傳記片的形象代言人。在新加坡的崛起問題上,以李光耀為首的執政者,堅持了東西方文化相結合的路徑。在法制環境上,力求以西方法制精神至上的原則服務新加坡,在一黨執政問題上,則更多的有中國大陸的成分在其中。李光耀精英政治的政體運行模式,很可能是未來中國政治的發展方向。但是,作為大陸讀者,我們難免要疑慮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新加坡為馬六甲海峽出口上的一個彈丸島國,這種精英主導的法制專制政體,到目前,不過幾十年的時間,倉促地將其定性為成功經驗,是否為時尚早,又是否符合幅員遼闊的大陸政治的需要呢?當然,在我們質疑新加坡代言人李光耀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直接拿來的時候,卻更應該注意這位新加坡的執政者對世界文化形態的開放接受的姿態。新加坡更像是一個高樓大廈間的星級酒店,他們承接著世界各地的繁華商業活動,從而促使自己一躍成為世界大國。人才開放戰略,是新加坡有機剽竊美國建國立足的方略之一。這個島國,雖然絕大多數的原始居民都以漢語為第一語言,但為了實現「酒店化」的世界服務宗旨,李光耀執政府歷經十數年,確立了英語第一的運行方式。以李光耀在書中的觀點,英語為世界主流語言,只有確立英語為國語,才能確保為世界人才加入新加坡不設置任何語言障礙。李光耀在書中提到,曾建議中國領導人效法新加坡,確立英語的第一語言地位。但是,與李光耀的新加坡政治不同,大陸政治雖然自改開以後,也在宣傳推廣英語學習,但至今並未有將英語確立為第一語言的任何趨勢,相反,在2013年年尾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一度將英語熱冷落下去。這種選擇,是否正是島國政治與大陸政治的區別所在呢?從該書反應出來的觀點來看,李光耀對大陸中國的崛起,是有雙重矛盾心態的。一方面,他深諳大陸崛起對新加坡造成的經濟衝擊與新轉機,一方面又疑慮中國政治以「你讓13億中國人不高興」為由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制裁」,因此寄希望於美國政府重回太平洋,在印度崛起之前,適當遏制中國大陸的一國獨大局面。李光耀服務的是新加坡政體,他沒有必要站在任何其他國家政體的角度談話。如若李光耀書中所預測的,百年內中國將實現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話,那島國新加坡的第一語言,無疑很可能會轉為漢語。小島國家雖然成為世界耀眼的大國,但其對幅員大國的依賴關係,依然嚴重存在。也因此,新加坡利益代言人李光耀是不希望中東石油國家動蕩的。換言之,李光耀對伊斯蘭勢力也以懷柔與武力兩種方式對待。他在書中,將伊斯蘭分為佔據絕大多數的平和的伊斯蘭和極少部分的極端伊斯蘭分子。李光耀不是文學家,他不會拿出悲天憫人的情懷來看待所有人,政治向來講求劃分派別,強烈打擊極端伊斯蘭分子並認為他們在新世紀註定失敗,正是一個政治家的立場所在。拉攏絕大多數從而打擊一小部分的戰略,不能不說,李光耀深受中國大陸毛澤東思想的影響。但是,李光耀對新加坡伊斯蘭的態度,卻是冷酷的。他直接指出,接近全部的伊斯蘭清真寺的傳教者,都在為極端伊斯蘭恐怖力量培養人肉炸彈,他們通過洗腦的方式,讓更多的伊斯蘭信徒成為極端主義的犧牲品。李光耀甚至在書中呼籲,要全世界一起警惕這種隱藏在清真寺中的佈道者。作為政治家存在的李光耀,其冷酷的一面,並非僅存在於對伊斯蘭某些世態的看法上。在新加坡的崛起過程中,李光耀也以此姿態督促新加坡人每個生命個體都要價值最大化。因此,新加坡沒有北歐等國家的高福利政策,有的,只是快節奏的社會化大生產活動。島國政治,要實現政府生存,必須要建立一套快節奏的運行模式,在這一點上,新加坡與日本極其相似。但是,近年來,日本建立了相對安逸的生活環境,在這種安逸中,文學文化活動崛起。快馬加鞭的經濟運行模式,已經在一定意義上傷害了新加坡文學文化的發芽與成長。在未來的世界中,新加坡會不會只能充當世界酒店的臨時休息的角色,尚需時間考證。一面開放,一面冷酷,正是新加坡執政者李光耀的最大特點。他首先只是位政治家,我們以文人情懷對其的解讀,難免帶上苛責的成分。此中的不足與謬誤,尚需該文的讀者自行辨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