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達,有著極強的統兵作戰能力,明朝諸多戰爭都由他來統領全局。

2:常遇春,以勇武矚世,善於用奇兵作戰,攻無不克。

3:藍玉,前期比較菜,後來兼顧以上兩人特點,戰場上作戰能力比較全面。

4:李文忠,治軍能力鄧愈、傅友德都比不上,但是由於他本人對戰爭不太感冒,喜歡搞錢糧和刑名事務,也善於搞大項目公共工程,所以把他排得有點往後。

5:傅友德,得常遇春真傳,打仗不要命的主,功勞很大,但是名氣很差。

6:鄧愈,也是個猛人,擅長火器,曾經與朱文正一起守住了武昌,創造了一邊砌牆一邊打仗的記錄。

7:湯和,一個不怎麼張揚的武將,但是作戰指揮能力也是不凡,為人低調,功勞不亞於常、徐等人。

8:馮勝:作為中期抗擊北元的統帥,馮勝的能力也是經得住考驗的。

9:耿炳文、廖永忠:耿炳文是個非常擅長防守的將軍,廖永忠也是明初的名將,在這裡,這兩個人代表了其它能力出眾的功臣。

10:王弼、濮英:雙刀王弼,在藍玉捕魚海找不到敵軍打算返回時,他極力反對,說「就這麼空手回去,實在不好意思」。要不是坐藍玉案而死,這個人最終的成就會達到傅友德的境界。濮英,也是個猛人,治軍有方,可惜死的早,不然他的成就或許能超過廖永忠、耿炳文等也未可知。


讀明朝歷史,除了看整個朝代的發展,剩下的就是那些不世出的英雄們,明朝第一代猛將:徐達 常遇春 馮勝 李文忠 朱文正 鄧愈 湯和,徐達有勇有謀,堪為表率。

第二代:傅友德 藍玉 沐英 ,傅友德沒有敗績,藍玉掃清漠北,沐英其火器的三線戰法在當時基本是無敵的。

比較狠的朱棣是皇帝、姚廣孝是軍事,猛將以張玉和朱能為首,其後諸位,有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知行合一」王學的開創者王守仁。

一個朝代的英雄們都各有千秋,每個人也是見仁見智。


大明開國第一名將徐達第一,明末第一名將袁崇煥第二,橫掃北漠的藍玉第三,力挽狂瀾的于謙第四,抗倭名將戚繼光第五,屠城猛將常遇春第六,朱元璋的老鄉湯和第七,養寇自重的李成梁第八。


我最服的還是王陽明和戚繼光 開國的徐達 常遇春 湯和 藍玉等都是戰爭中歷練出的名將 在明朝重文輕武的時代 王陽明一書生 毫無戰爭經驗 竟能招兵 御兵 並能克敵制勝 猶如天授 再說戚繼光 他不僅能打仗 而且會打仗 研究戰陣 改進武器 會練兵 能用兵 知道為什麼而戰 為天下甚至不惜自污其身 更難得可貴的是 他還總結經驗 寫出了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 這可是影響了後世幾百年的兵書 哪怕是現在 還尚有其使用價值


關公第一,秦瓊第二,李逵第三,項羽第四,王彥章第五,雷雷第六,閆芳第七......


武將戰死沙場,文臣為國盡忠。這種人就是忠於職守,忠於國家,忠於人民。


這個沒法排名,都可以歸到十大元帥。個人心目中戚繼光貢獻最大,唯一打敗日本的民族英雄。明末如用戚繼光的治軍思想,明朝不會敗於滿族。留下《練兵實紀》《記效新書》等兵書,對現代戰爭仍有指導意義。個人以為他和張居正聯手,眼光在遠些,可以橫掃亞州。


王守仁第一,戚繼光,胡宗憲分列二三。第一名將徐達,第二常遇春為開國,不好比較,那時候將星璀璨,時運趕好了。明末羣星薈萃也是,可惜時運不對了。


重文輕武,太平盛世武將還是沒有出路的。如果非要說第一我覺得的是文武雙全的

王陽明


徐達,常遇春。明末嘛,基本上沒名將。嗯,盧象升。孫傳庭。至於你沒說的那個。忽悠皇上被颳了那個瓜皮。他明個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