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5日,科创板已经受理77家公司,已问询数量增至40家,行业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

  但同样是科创板受理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抗癌药的微芯生物的研发占比(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高达55.85%,而互联网公司木瓜移动却仅有0.71%,这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这些科创板企业拼的是什么?科技创新的“硬实力”。而硬实力的来源,显然需要研究资金的鼎力支持。

  这样的天差地别意味着什么?

  研发投入如天壤之别

  相关公告显示,研究创新药的微芯生物在研发投入上最大方,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60.52%、62.01%和55.85%,位居研发投入“掷金土豪”榜第一名。

  不过,和微芯生物同属于创新药研究的美迪西的研发占比仅有5.1%,二者差距高达10倍。

  还有更低的。

  利用大数据分析提供境外营销服务的木瓜移动研发占比不足1%,不仅在整个研发投入榜单中位列倒数第一,研发投入的程度甚至达不到高新技术企业3%-5%的基本规定。

  与之相比,扣非后连续三年亏损的和舰芯片,最近一期研发投入占比也高达10.45%。与木瓜移动相比,后者简直是勒紧裤腰带搞研发的代表了。

  附图:研发投入表

  研发投入口径不一

  企业之间研发投入差距如此悬殊,实在出人意料。这是因为行业的原因,还是企业投入意愿的原因,还是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研发口径。

  比如,目前研发投入居前的微芯生物,其研发投入有一大块是因为研发费用的资本化。

  位于深圳的微芯生物的主营业务是西药研发,目前公司的当家产品是西达本胺,这是一种抗肿瘤原创新药。该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被验证在实体瘤乳腺癌中有效,这在以仿制药为主的国内医药环境中一度引起了广泛关注。

  创新医药研究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微芯生物55.85%的研发投入占比似乎找到了一些理由。

  但同样研制创新药的美迪西,研发投入就少多了,这两者的差异究竟原因在哪里?

  对比二者的申报书,美迪西的研发投入只包含研发费用部分,而微芯生物的研发投入不仅包含费用化投入,也包含资本化投入。

  单看研发费用占比(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微芯生物最近一期为28.51%,一下子缩小一半,不过这样的投入程度仍然是包括美迪西在内的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

  附图:微芯生物研发投入细分表

  附图:微芯生物研发费用率可比公司情况

  径差异背后是重大变革信号

  事实上,在整体77家公司中,还有一些家公司和微芯生物相同,也将资本化支出纳入了研发投入,例如国盾量子、赛诺医疗、中微公司、交控科技、新光光电等,行业分布从医疗到芯片不等。

  而剩下的公司未将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相关。

  研发投入占比不等于研发费用占比,这个概念或许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清晰。

  研发投入的出现,不仅是与中国上市审核标准的重大变化想照应,也是科创板开创的一个先例。

  根据主板和创业板的审核惯例,开发支出基本上是不允许资本化的。不过这在科创板中出现了转机,科创板审核问答在第14条中明确规范了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

  具体内容为,基于鼓励研发投入的目的,科创板将适度扩大可进行开发支出资本化的行业,允许一部分科技创新公司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进行资本化处理。

  换言之,在旧有的审核原则下,微芯生物是不会出现如此巨大的研发投入数字的。

  资本化研发投入合理否?

  那么,资本化研发投入究竟合理否?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叶金福认为,研发项目是否能够资本化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特征。

  适合研发成果资本化的企业,一般情况具有高度原创性、期投入高后期后期收益高且能形成核心经营项目的特点。类似于微芯生物这种原药研发的企业就适合进行资本化处理。

  当然,具备资本化条件的项目,可靠性要求将会更加明确。一方面研发项目需要严格界定和限制开发阶段,另一方面在研发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外部证据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