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55屆金馬獎在台北舉行頒獎禮。

如果不是微博上明星們刷屏的「中國,一點也不能少」,也許並不會有那麼多人注意到金馬獎的存在。大多數中國人應該都會在閑談間發表一點對中國電影的看法,但大多數中國人應該都不會去關注象徵這個華語電影最高榮譽的獎項。

即使是如此大的風波之後,吃瓜群眾們對金馬獎的印象仍然是關於政治而非關於電影藝術。他們也許記住了李安的苦笑,但不一定記住這次的獲獎影片,即使這是一屆大陸電影大豐收的金馬獎。

但金馬獎也沒那麼慘,尤其是與金曲獎做對比的時候。雖然吃瓜群眾們對台灣電影聞所未聞,對榜上的《大象席地而坐》、《地球最後的夜晚》也是一臉陌生,但好歹他們還知道票房30億的《我不是葯神》,知道張藝謀的《影》,知道姜文的《邪不壓正》,好歹能在看到獲獎名單的時候有一點認同感。除此之外,他們或許也會對鞏俐的霸氣,鄧超孫儷夫婦的秀恩愛有那麼一點興趣。但他們對金曲獎可以說是毫無興趣了。畢竟這個在6月23日舉辦的頒獎禮,和《創造101》總決賽的時間完美地撞在了一起。那一夜,大多數人都在關注女團的誕生。但即使沒有《創造101》,僅憑金曲獎的獲獎名單,它也註定掀不起多大的波瀾。

在這麼長的一份榜單里,可能被大家熟知的也只是陳奕迅和張惠妹兩位「老歌手」而已,當然,有可能他們也因為犯錯而認識宋冬野,但我打包票他們是肯定沒聽過《郭源潮》的。當然,大家感到陌生也是不奇怪的,因為榜單上大多數都是台灣音樂人和音樂作品。但我不打算質疑這份獲獎名單有失公正,而是更願意去承認內地音樂市場的低迷。為什麼?因為這裡還有另一份號稱2018十大金曲的榜單。

好的,這次大家對歌手熟悉多了——畢竟都是廣告大亨嘛。但是我們好像對這些歌名更陌生了,只有他們的粉絲聽過的歌也能代表整個中國嗎?話又說回來,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喵喵喵」、「海草海草」......算了,還是別評什麼年度金曲了吧。這個中國音樂最壞的時代,哪有什麼金曲。

我們總愛調侃「百花獎」成了笑話,卻沒有意識到,在音樂圈,這種笑話已經多到人們不把它當笑話。而金曲獎是為數不多誠懇講故事的人,可惜的是沒有人聽。

所以雖然金馬獎的一系列風波讓影視界擔心起它的未來,但至少人們還記得它的存在,相比起來,它已經足夠幸運了。

(這篇文章居然在今日頭條上發不出來,我佛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