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念头起处,不要跟念头跑,这念头一起,哦,不睬它,让它过去。也不是压住它不让它动,啊,念头不压,让你来,我不睬你,让你过去。一起让它过去,没有了。一起它就过去,没有了。不要在那里,一起在那里兜圈子,兜圈子不停,那就不行。所以在坐上念头起了,让它起我也不睬,咒一提就化掉了。下坐之后要看住念头起,噫,你来了,不睬不睬,它就过去了。要做这功夫,就是行住坐卧都要做这个功夫。那么你一天到晚没有妄念啊,念头一起,息掉了。在马路上的行人很多,都过去了,你没睬他,他也没睬你,他就过去了。哎,这样做这个功夫,观住。观不住,不妨念佛号持咒都可以。啊?观不住?不习惯啊。观不住,那么可以念阿弥陀佛,也可以念这个咒,我们修法的这个咒:嗡,跋啦跋啦……。也可以念我们心中心法的下半部的咒嗡……,叫随心陀罗尼,这是本门下半部修法。把上半部修好,是吧,但是我们也可以先用,因为现在障碍多、灾难多,所以也可以用。因为这个咒它可以消灾除障,很起作用。起这个障碍,可以把它化空。问:师父,这个咒我们……答:嗡……,也可以念这个咒,也可以观照。问:……答:下坐时间多呀,座上时间少,两个小时,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睡觉睡八小时,还有二八一十六,还不止八个小时,座下有十几个小时,二十二小时,是吧,睡去八小时,十四个小时,十四个小时。所以要好好地做功夫,不要跟妄念跑,不要跟境界走。我们一天到晚境界很多呀,啊,我们在家里,在庙里也有很多事情呀,是吧?等事情来了,噢跟境界跑了,忘记所以了。我不跟境界走,看住自己。我们读王阳明先生的传就晓得王阳明先生是理学家,实际是修佛法的,参禅的。有一篇叫《龙场瘗旅文》,就是这个王阳明写的书,他是开悟的人,就在龙场里开悟的。他被朝庭贬出去了,到龙场里,南方的地方,他开悟了。后来,朝庭又用他了,他是政治家、军事家,带兵打仗啊,他骑在马头上,眼光不离马头八尺远近,骑在马上,观住自己,不要跟境界跑。他带兵打仗啊,还这样做功夫。所以,我们做功夫就是要照顾话头。禅宗有句话「照顾话头」,照顾就是看住呀,看住你,哎――先照顾照顾啊,这个孩子先照顾照顾,就是看住他。「话头」,一念未生之前是话头,生一个念头就是话尾巴了。就是看住话头起处,不跟念头跑,所以我们这个法是禅密呀。用禅宗的方法来保护、照顾、看住,就要做这功夫,不能跟念头跑,哎,念头一起就看见,这最得力,能够这样做,证道很快不这样做,就很慢。因为我们打坐,坐了一天两小时,那么这一坐是不是能够不动心啊,还靠不住。啊,这个念头会从里面发出来的,里面翻出来的,动得很厉害呀。噢,二十二小时你不用功,那就很慢了嘛所以,我们现在先坐一座,慢慢坐过这个两轮之后,一到六、一到六,坐过两轮之后,专门坐二、四印的时候,我们加长时间,不是两小时,要四小时一次,六小时一次,要这样坐,那么才能够很得益,很快打开来。就不单是两小时了,四小时一块坐,啊。再不够,再加两小时,六小时,一块坐一次,要这样做功夫才很快。所以心中心法好是好,这个法,但你很吃力,它用功,它很严格,哎,不像这个净土宗,便当。净土宗可以很自由,哎,时间短长,可以自由是吧,我有空了,念一个小时,没有空啊半小时也好哦,那十分钟也好哦。而这个法,它就是要一座两小时,不能少,慢慢到后边要加长。我们打七,心中心法打七,一天要坐十二个小时,就四小时一次,坐三次,三四十二小时。还有坐九坐的方法(略)。打七的办法,是和它差不多的样子,就是四小时一次,不是六小时一次,三四十二小时(略)问:我们在结夏的时候,四月,在今年结夏的时候就听闻心中心的法相,后来师父不是要到台湾吗?答:对呀。问: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结完夏就出来了,本来那个**师也过来,他后来到了那个泰国去了。老人:到泰国去了?问:回来听到师父没有来,所以等到现在。答:是啊,没有去成,哎,没有成功。没成功,就到美国去了。泰国也有人到我们这里来学这个法。泰国、新加坡的居士写封信来,喊我到新加坡去,说我们这些人呀,一个一个地到你这里来,会不会很不好,顶好你到我们这里来,这些人一块传这个法这多好。所以,新加坡喊我去我说我现在不出门,慢慢再讲。问:师父还有好几位,还有好几位比丘尼要来,我没想到这一次她们**法师(老人:他有空)接到电话就赶过来,那还有几个比丘尼呀,大概过年了(老人:没空),过完年再来。答:那个林先生,他也说是一月四号左右来。问:一月四号?哦,一轮我跟他一起打的,一轮在***。但是,去那个龙华寺,去那个玉佛寺,都问了没有,人家弄不清楚(老人:阿弥陀佛),这是三年前,没想到三年后在台湾遇见所以那时候是以居士身在寺院里面跟他一起结夏,在结夏的时候,刚好有一位居士在闹,所以一个学生跑到寺院里面去,人家打坐,那里结夏的时候打坐,规定不准打手印的,也不强调谁就一直反对修密法,没办法。答:噢,反对修密法,做什么反对呢?问:结果那个姓杨的学生,给师父打过电话,在台湾打过电话,给师父打过电话,师父叫他不要跪了。那师兄为什么打了手印?奇怪,人家去看他怎么回事,人家给他讲,这道场一直反对打手印,只能静坐。答:反对打手印,哈哈……问:深圳好象有个台湾做生意的,那个人来过,那个人叫***,有个台湾的吧?答:有,台湾有好多人过来,特别是我在美国,哎哟,台湾人很多啊。台湾人比大陆人多啊,在美国。问:台湾人口外流,台湾地少人多。答:尤其是台湾的孩子,都到美国来读书啊。他说在台湾读书,我不去,我不去,有绑票的,孩子怕。还是到美国方便,放在美国好,安稳。问:这个法在台湾,**师让我带第一拔第一轮****答:每个人都有佛性,就是自己不知道啊。我们众生苦啊。自己这个大宝贝,自己不知道向外去求,好,到哪里去,到哪里去了,去烧香啊,拜佛啊,去求啊,其实佛在你心中,不在外面啊,不在外面,所以念就念这个心里的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心里的佛,阿弥陀佛,你清醒清醒,不要昏睡,不要迷外面的相,外面的相都是假的。所以要懂得道理啊,念佛是念自性,哎,对了,念佛是念自性啊。不是念西方那个阿弥陀佛,哎,就是用阿弥陀佛的名号,用他的名号,打扫我自己心里的积垢。把我心里的妄想、执著扫光。它起这个作用啊。哎,你皈依了,你师父没对你讲啊?问:皈依的人很多,皈依的时候是法会。答:法会,法会么也要讲道理呀。问:他就讲了三皈五戒。答:哦,讲了三皈五戒,没有讲这个用功的方法。问:……答:哦,阿弥陀佛,所以,要晓得修法,先要晓得方法。不晓得方法,盲修瞎练,噢,不行。所以对你们讲一讲啊,先对你们讲一讲修法的道理,所以要知道什么叫进步,哎,要懂这个道理。你们都以为是看见佛了,啊,好了,我有进步了,我成功了。佛来照顾我了,都看见佛了不相干。所以,我们要懂经文。《金刚经》说得最好,《金刚经》怎么说?《金刚经》说: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看,你求看见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这个有颜色的相,看见身体相,是行邪道。色相嘛,有颜色的相嘛。人身都有相,是吧?象你们头发是黑的,我头发白的。哎,皮肤是黄的,血是红的,啊,你穿花花的衣裳,都是有颜色的相嘛。这都是假相啊,哎,你执著要见这个色相,就是行邪道。《金刚经》是佛说的话,不是假的,不是人说的,是佛说的。所以把《金刚经》要弄懂,要懂得《金刚经》说的话,啊,所以不要著相。问:《金刚经》也读,什么经也读,就是真正悟,真正悟自己也是很难的,就是……答:嗯,对呀,那就要懂这个经文就好了,啊,《金刚经》你讲,什么句子不懂,我来给你讲哪个句子你不懂?可以啊,你来问我好了,哦。哎,经文要通,道理懂,好修行。经文是什么东西呀,经文是路径,一条路,什么路啊?凡夫到成佛的一条路,经就是路径,是一条路,道路。从凡夫——我们现在是凡夫,修行成佛,从凡夫到成佛的一条道路。道路你都没摸清爽,你怎么走呢?是吧,比如你们昨天来,走错路线了,走那边一个路去了,道路没有弄清爽,这道路没有弄清爽,你走错了吧,所以这条路,你要弄清爽怎么走法,那你不会走错了。所以,经文一定要通。问:《金刚经》讲那个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答:嗯,就告诉你这些心都是思想,这个心就是思想。过去的事情,过去了,这个心不要动了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动有什么用啊?不要懊悔了,不要烦恼了。过去心不可得,不要想了人过去总有点做错的事吧,免不了,人人都是啊。有的时候糊里糊涂,事情做错了,或者做生意做失败了,是吧。好啦,过去算了,不要想了,想了没用啊,别烦恼了,不想。叫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现在,站不住。你看这钟,这个秒针,嚓、嚓……,才说现在已经过去了。才说现在已经过去了,是吧,你停不住的,这个时间啊,停不住的。问:没有现在?答:没有现在啊,对不对啊,哎,刚来就过去了。既然过去现在没有,有什么未来呀?这个是对比有的。有过去才有未来,你想,过去没有哪里有未来呀,是吧?所以不要渺想啦,叫你思想不要动啊,这意思是叫你不要动心啊。世界上一切事不可得。因为时间、空间都没有,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啊,叫三际。空间有东南西北,啊,实在都没有。因为都是我们的妄心动才有,你在这里一念不动,哪里有过去、现在、未来呀?我们的心真不动了,我的佛性现前了尽虚空,这个虚空多少大,我的心就多少大,这么大了,哪里有东南西北呀?没有喔,所以说西方极乐世界在西边,不要执著西边。比如我在这里,啊,这样讲,比如这个是中心,我在这里坐,你们在我的西面,我的西面、西面、西面,在你那边看,我在你的东面啦,是不是啊,哎,不是在西面,在东面,是吧,所以不要执著西面啊,是吧。哎――, 所以一切都不可执著,没有东南西北。我坐西面,你看我还是东面啊,对吧,哎,就这个道理呀。所以这个东南西北也没有,所以不要弄错,一切都是假相,空的,不可得,不要执著。只要认识这个道理,心就空净了。不认识这个道理,心不肯空啊,要抓啊、要啊、要拿啊。认识道理,啊,假相假相,不可得,没有。哎,就是这些东西,根本没有。比如这个凳子,这个板凳,有吗?没有,这个木头打出来的嘛。木头,是大树锯下来的嘛,这个板凳没有啊,是大树锯下来钉成功的。大树也没有啊,大树是种子在泥土里面,要有阳光,要有水份,要有肥料慢慢生长起来,是吧,也没有啊。所以一切东西根本没有,都是因缘所生法,哎,因缘所生法就是自己本来没有,别样的东西合起来有的,叫因缘所生法。啊,譬如我们人身体也没有啊,也是父精母血合起来的,才有的,都是假相,不可得。世界上一切相都是假的、空的,不要执著。懂这个道理就放啊。都是假相,所以《心经》说: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告诉你一切东西就是色,都是空的。没有,是吧,没有,你追逐干什么?不要追逐啦。放舍吧。这心不就空了吗?所以道理懂了,心就空了。道理不懂,心不肯空,嗯,这板凳有,怎么说没有呢?怎么说没有呢,它本体没有,板凳这个东西没有,这个木头钉起来的,木头也没有,大树锯下来的,大树也没有,种子种起来的。推过去都没有,都没有。一切没有啊,你著什么相呢,所以叫我们认识真理,佛经是叫我们认识真理。认识真理呀,心就空了,你念起佛来就上路了。哦,我明白了,思想都是假的不可得。啊,我只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叫我不要动心、不要动心、不要动心。啊,你这主人公赶快清醒,清醒清醒。你自己醒,清醒、清醒、清醒,不要著相。你这样念佛,行啊,你不著相。哦,都是假的,不著相。好,那么你一切就随缘啦。随缘什么意思呀?就是,就是你有这个板凳,有板凳就坐坐,没有就不要,叫随缘。哎,缘从何来?缘哪里来的?缘是造业来的,叫业感缘起,就是前世造的业,感得现在的缘。前世做人做得好,善事做得多,现在就感得很多的善缘,哦,事业就很顺当,哎,一切都很顺利,符合你的心愿,哎,真好。前世坏事做得多,逆缘大,处处碰到都不如意,哈哈,哎呀,一切事情都是,哎呀,坎坎坷坷的,不成功。啊,这个缘就是从前的业,造的业感得。所以说我们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不要勉强啊。我没有这个善缘,我就不要啦,我有这个善缘,我这个事情就成功,没有善缘就算了。放下,横竖都是假的,是吧,有这个善缘也是假的,我也不去追求,是吧,那我钞票少一点就少一点,过日子就俭省一点,啊,不要向人家攀比,向人家比呀,哎,他怎么有,我怎么没有呀,我也要有啊,那就不行啦。他有他的善缘啦,是吧。问:假如人家都是这样呢?答:都这样就错误了。都这样就错误了,就是不学佛,学佛要明白这个道理呀,对吧,学佛你知道这个道理,噢――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不执著,不要,一切放下,放下就成佛了,更好啦你晓得成佛是大富贵呀,你没有成佛是苦啊,成佛了,是一样不缺。哎,你看佛,缺什么东西呀?大家都来供养他,真的呀,佛是法王啊,不得了啊。皇帝就是已经不得了,皇帝是个小帝嘛,一个,这个地球上一个小角里的一个东西。佛是大法王啊,整个大千世界都是他的,不是像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国王啊,这个地球上,一百几十个国家,整个地球,这个小球啊,一百几十个国家,你做一个小国的国王,有什么了不起呀?佛是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象我们这样的地球、日月、金星、火星、木星,这些球并在一块,这一个世界,一千个叫小千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叫小千世界。你看看,哎,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世界是佛土。你看看,你国王好比吧。噢,那你成佛了不是更好了吗。是吧,所以不要和人家攀比,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是假相,而成佛是真的,成佛啦,永生永世不失掉了。你做国王啊,死了之后,就没有了。哪里去了?你在世上做了很多坏事,还要下地狱受报,哎。做法王啊,成佛了,他永远不坏了永远不沉沦。所以我们赶快放啊,成佛,这是了不起呀。啊,你们不要执著向人家比呀,我也要要,不要要,放。你要就是凡夫。问:我不干还不行呀。答:不干不行啊,为什么不行啊?问:还有孩子啊,还有老的。答:哎哟,这孩子嘛,你要随缘啊,孩子要随缘。问:一家人吃,一家人花,你还得要穿。答:哎,对呀,你要随缘啊。问:还得干?答:干活是要干啊。就是不要攀比,不要求啊,求不到啊,你有这个缘,才能成功吧。你没有这个缘,你不能成功。所以,叫你不要强求啊。哎,不是说叫你不要干活啊。我们也干活,是吧?哎,我也干活的,就是现在年纪大了,退休了。问:这样子啊?答:是吧,也是干活的,不是不干活,干活随缘干啊。你们懂这个道理吗?唔,懂这个道理念佛,就上路了。啊,天天在那里阿弥陀佛……,把我自己的主人公喊醒,我自己的佛性,自己的佛性喊醒,不要著相,不要要。问:那师父您给讲一下心中心的法门吧。答:哈哈哈,讲心中心法门,哦,你们要修心中心法门啊?问:您给讲一讲吧,给开示开示。答:喔,你们那里是吧?问:******答:那是不究竟的,哎,没有用处。哦,济南的天主教人倒少,没有怎么听说。问:*******答:哦,你们那里特多,济南的很少。问:看了一点。答:阿,看了一点。问:也是结手印是吧?答:哎,结手印,打坐。问:蒙上一层黄布,对吧?答:哎,对。问:看了,电脑上看了一点。答:哎,阿弥陀佛,你们能打坐吗?问:可以,在家都打坐,坐个把小时。答:个把小时啊,哎呀,这个心中心法,跟念佛法门一样的。问:他们说这个修得快一点。答:它就是要结手印,念咒。念佛,它不念咒,念佛的名字。念佛是念佛的名字,是吧?不同就不同一个名字,一个咒,坐还要比念佛号吃苦呢。念佛号可以自由啊,想长就长一点,短就短一点,是吧?而这个法不行,它规定两小时就是两小时。问:必须两小时?答:哎,不能少,少了不算。问:也知道这个事。答:知道这个事啊?问:******答:哎,本来就有。你有佛性时,它就有无明,因为人人都有这个知觉性,叫觉、明、空、昧知觉,知觉就是我们的佛性,它有知觉,它是大能量,是吧,但是它觉明,这个明,这个明就很坏。明就是我明明有知觉,认这个知觉。我有知觉,嗯,认这个知觉。认这个知觉,这个明就是无明,所以无明就有。你有知觉,所以认这个知觉,那么这是无明。怎么起的?就这样子起的。所以我们现在,假如,打开来见到本性,明心见性了,不能住在性上,噢,我认识本性了,不要住性,这个性也不能住。才有所住,便成窠臼,是吧。所以这个《圆觉经》说得很清爽: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这是第一句。第二句: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因为妄心,就是本性,没有本性,哪里有妄心啊?所以说有水就有波浪,没有水哪里有波浪啊?你把这个妄心息掉,把波浪去掉,水也没有啦。于诸妄心亦不息灭。那个第三句就是: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就是不要了知我这佛性了。时时说,这是我的本性,这是我的本性,这是本性,住本性了。所以我们明白这个性之后啊,不要执著,连性也不可得。所以我们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不要紧紧记得,这是我的本性、这是我的本性。第四句就是:于不了知不辨真实。既然是,不要执著是我的本性,还讲什么真和假呢?就不辨真实,真就是假,假就是真,啊,就不辨真实,不要住在本性上。所以我们明心见性之后,性也不好住。那么就是我们开始的时候,就不知道,就住这个境。这是觉悟,觉悟嘛,应该有所觉。我明明有这个觉悟,也有知觉,所以觉上生明者,明就是无明。明从何来?就从这里来的。从现在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是真正明白,是见性了,就不起这个见,不起这个见就不住这个性,就没事啦。所以有人要问,现在我开悟见性啦,是不是慢慢地又会起无明啊,我又变成众生啦,又起无明啊?那就不会了,现在是无明,你没有明白过,一开始就著相,我有知觉啊,有知觉啊,认这个知觉啊,无明来了,啊,就是没有知,没有开悟过。不知道,糊里糊涂,所以著相。开始时,无始以来就是著相,所以现在我们要把这个著相的习气锻炼光。哎,不是一天、两天喔真不是一天两天啊。所以,开悟的人,就是明心见性啊,开悟的人,习气重,也不是这一生能了。习气重的人要七升天上七返人间,七次生死,才能把分段生死了光。就是我们的著相习气太浓厚了,哎,不是这一生一世的事情。看个人啦,习气深浅,习气深,如此啊。不是每个人都是七次生死,不是的,习气重如此。习气淡了、薄了,就不要七次,三次就行了。再淡呢,再薄了,一次也可以。再淡呢,这一世就了。所以说,《楞严经》里分次序了,根基最好的人,是乘悟并销,理属顿悟。理体,理是理体,就是本性,它没有东西,是个理。顿悟了之后,乘悟并销,就乘开悟这一刹那把所有的习障,啪,都消光,乘悟并销,都消光。看个人喔,不是我们现在凡夫能做到的。都要大菩萨再来,乘悟并销。所以《楞严经》说两种,这是一种。下面一种就是:事则渐除,因次第进。在事上啊,一下子透不过去啊,透不光啊,要渐渐地除因次第了。所以我们,明心见性开悟了之后有次第了。刚刚开悟是初地菩萨,比如读大学,大学读书一年级,还有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十地,是吧,看你透得过透不过。怎么透?在事上锻炼。所以理悟事修,悟了道理之后,在事上来修。从前的祖师,也是好好地用功啊,一悟就透过,我看很少很少。就是六祖大师,(根性)这么好吧,还要十五年之久。十五年,在猎人队伍打磨,打猎队伍当中,隐藏十五年之久。也不是一下子,悟了就消光了。其他那些祖师,都是几十年几十年。赵州老和尚最明显,赵州八十犹行脚,是吧,只为心中未悄然啊。心中未悄然,悄,是静悄悄啊,还没有太平啊,还有东西呀还不太平啊。乃至遍参无一事,方知虚费草鞋钱。遍参,到后头,阿,真正光净了。他说四十年不杂用心,赵州老和尚自己说的,老僧四十年不杂用心,不错的阿,四十年,他这一生就了啦。很难得呀,是吧,没有七生天上,七返人间啊,没有。没有阿,是吧,但是也四十年啊。问:上师,请问二祖神光是不是,就是到七八十以后还到勾栏***答:那是他看自己,锻炼锻炼看自己呀,心动不心动啊,考验考验自己呀。考验看,验证验证理上如此,事上是不是透得过,试试看嘛,是吧。哎,其实,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啊,我们平时都碰得到,啊,我们平时在这个花花世界上,碰不到啊?用不著到勾栏,你碰到那些女人,你看你都动心吗?哎哟,多漂亮啊。你心就动了,哈哈……问:请问上师,先有心,还是先有境?请您讲讲看。答:哎哟,境就是心,心就是境,什么先有后有啊?哎,境因心有,心因境生,什么先有后有啊?哈哈……,你没有心,哪里有境啊,境因心有,因心才有境。心,心因境生,还先有后有还是先有鸡,还先有蛋啊,搞不清爽了,哈哈……哎,心就是境,境就是心,所以佛教就讲得圆满。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境本来没有,因为有心才有境啊,你没有心生,分别它,鉴赏它,什么境不境啊,是吧?境不是自己说,我这儿好风景啊,好境界呀。是你的心分别的,是吧?所以说唯心、唯物都错误。哎,唯心是半边,唯物也是半边。物就是境,物境啊,所以都错误。所以心就是境,境就是心啊,所以哲学家研究不出来,就是这个道理,都错误。只有佛,五眼俱全,智慧通达,知道这宇宙人生的由来,哲学研究不出来,没办法研究出来,总在这上面问,先有后有,你去讨论好了,哈哈,不行啊。你看佛说无始,你看就解决问题了。所以佛的智慧大,能解决这些问题问:师父,刚才那唯心、唯物呀,我们佛法讲三界唯心,就是说万法唯识吗。我们佛教说的唯心,跟西方机械主义唯心不一样吧?答:啊,不是这个,他那个心是思想。思想,在佛教里说这个心思想,也是客观的东西,不相干。我们说这个唯心,不是有个东西,我们说「唯」的这个心,是我们的佛性,就是真如妙心。真如妙心是个理体没有东西,啊,心什么东西啊?没有东西,就是一切都空的真理。在中观论讲说是缘起性空的真理,是真如妙心。真如妙心,不是一个东西,是个真理,是抽象的名词,心是真理。所以,唯识宗,就是法相宗,唯识宗,法相宗,二空真理,就是真如妙心,就是人空法空,两种空,二空真理就是真如妙心,不是有个东西。所以说我们明心,你就要明白这个真理,是空不可得,这个心没有。你看,三界唯心,这个心没有。没有,不是有个东西。所以见性,性是可以见,性是性能。性能,应物现形,起诸妙用所以由现形之故,显现一切相,所以就是影子,影子,相就是影子,性就是个大能量。所以现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男女老少、饮食起居、草木丛林等等,等等这些相,宇宙万有诸相都是性能所显现、创造、变化的。所以见相就是见性,因为这些相就是性,没有性就没有这些相。所以性就是相,相就是性,境就是心,心就是境,你分别什么?因为从前没有山河大地,是觉、明、空、昧,空啊,没有,哪里有这个地球、太阳、月亮,什么都没有,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佛性,共有的,这么一大团的佛性,就是大家乱动啊,是吧,因为是认著自己有佛性嘛有个知觉嘛,有知觉没有所觉的东西嘛,乱动,乱动生风。这是《楞严经》说的,世界的缘起宇宙的缘起。乱动嘛,动就生风,大风轮起,和我们佛性的地大相磨擦,生火,它没东西,本来是清静四大,没有东西,就因为它乱动嘛,好,风轮起,火性起,好了,清静四大变成污浊四大,现相了。它这么样慢慢动起来的这个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我们动出来的,假若不动就没有。就像房子,房子也本来也没有,我动啊,要造房子,脑筋动了,动了,是吧,动了嘛,要想做什么房子,要想了,想形象了,是吧,动了,要把这个房子画图样画出来,哎,形象来了再根据形象把房子造起来,不就动出来的吗?都动啊、动啊,动出来的,全都是动。所以,认得这个缘起就好,一切都是没有东西。问:上师,你说那个时代,混沌没有开始的时候,就有佛性,是吧?答:对。佛性是天生的,不是什么合起来的,所以佛性天真事。天真,本来有的,所以它不生不灭的,它亘古长存的。所以我们人不死,坏就坏我们这个躯壳,这个佛性还是在,它轮回,是吧,所以六道轮回。善有善道,恶有恶道,轮回不息。不死,所以我们现在不要怕死,它不死,嗯,它搬个家。问:现在佛性一定要回到那个混沌的那个时候?答:嗯,但是,我们现在都在乱动啊,是吧,你没有停的时候啊,哎,它能够回到那个本来不动的地方倒好了。不行的,你不做功夫啊,还是乱动,就还是六道里转来转去。哎,你要能够化成空,要锻炼你不住相才行,是吧,你时时刻刻还是住相啊,乱动啊,六道你不去,你做不到,还是去。回复本来,还它的空,就要有相当的功夫做到,是吧。但是,要是空在那里不动死在那里不动,那就是罗汉果,也不对。还要知道,要起妙用,要能现相起用,就真正解决问题。化成空,死在那里不动,罗汉果,他是安住在三界之外的净土,不动。那不是死在那里,不动还是死在那里嘛,不动就死在那里了。我能动,你看,能动又不住相,那是成佛,就是妙有,是吧。又不是不能动,要能动,能动而不住相,所以现在我们就锻炼起来,做工作,做工作当中,动啊,这个事那个事都能做,不住相。就现在锻炼起来呀,才对呀。你说你能够恢复你本来不动的地步,做不到。你在动,你思想在那动,它能够不动吗?是吧。你坐下来你就晓得,哎哟,这个念头,哦、哦,还是动啊,还是动,你还说不动啊,对吧,你做不到,所以六道轮回免不了。问:上师,您说,您刚才讲这个相就是心,心就是相,那么心即佛,佛即心是相互之间有矛盾吗?答:啊,有什么矛盾啊?没有矛盾,矛盾是你自己不知,不知道。执著了叫矛盾,你明白了没有矛盾,它一点也没有矛盾。问:上师最近前一段时间吧,美国有个科学家发现什么宇宙是一个熵,他命名为熵,火字旁一个商,这个能量,会无限的膨胀,也可以缩小。答:那就是我们的佛性啰,哎,无限地膨胀,虚空多少大,我就多少大。也能缩小,叫收之退藏于密,一毛头都没有。放之则弥六合,对吧,哎,就是我的佛性喽,对了吧。放之则弥六合虚空有多少大,我的佛性就是多少大。所以,纯阳祖师见黄龙祖师就说,我要一粒粟中藏世界怎么藏?一粒粟指一粒米啊,我要把大千世界藏到这粒米里,怎么藏?这就是我们的佛性啊。问:上师,一切皆空,空归何处啊?答:什么?空归何处啊?哦,空,空遍一切处嘛,这还是对嘛。空无处不在,哪个地方没空啊哈哈,房子里,房子里也有空,对吧,用的自来火盒,盒子里也是空,空遍一切处。所以我们的佛性,就像空一样地,遍一切处,无处不在。佛性像空一样地,无处不在。问: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答:哎,空遍一切处,阿弥陀佛,哈哈……问:上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上师说要除掉这个习气啊,有时很多的习气我们自己没有发觉,怎么去知道发觉?答:你时时好发觉,你粘境了,这就是习气,你动心了,就是习气。你时时好发觉,是吧,哎这个事情行行,嗯,动心了,这就是习气。问:不管好的、坏的?答:当然了,好的、坏的都是的,你不要当作好的,好的就不是习气啦,还是的。因为它根本没有好坏,是吧,你这里自个生的分别心的好坏。问:但是,你有时候你要做事,你还要分别好坏啊。答:哎,你弄错了,善于分别,于第一义谛而不动摇。第一义谛就是,没有好坏,知道好坏,而不动摇,是吧。所以叫做,现量而比量,比量而现量。比量就是分别好坏,现量是没有好坏哎,是吧。那么我们的心,根本是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善不恶,但是能知道好坏,而不动不摇。问:师父,现量是不动摇?答:现量,就是,哎,不动摇。这男就是男,女就是女,它也不分别男、女,它就不分男女。他也不说这个男好看,这个女丑陋,他没有(分别)。现量是照相机,照相,啪,照下个影子人在那分别,男啊、女啊、美啊、丑啊,比量,所以比量而现量。知道好坏,心不动摇,于第一义谛而不动摇。你看,佛经说好了,善于分别,不是不做分别,善于分别,但是要不动摇。我们人就是坏在动摇啊,好看啊,就追逐上去了,啊,哎,所以这个人的这个习气就是,这个习气时时动啊,时时不觉。你当作是没习气了,就是你觉悟太迟啊。我们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哎,你时时在觉就好,所以佛就是觉,你时时在觉,它不动摇。我们坏就坏在它时时动摇。问:比如说,我们买一束花,这个花好看,这个不好看,这也是习气?答:当然是习气啦,不是习气是什么?哈哈……,啊,是习气呀,对吧,有什么好看不好看?对吧,这个花啊,都是不久长的。这个辟支佛,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他看见花开花落,他就悟道了。而罗汉不行,罗汉根钝,罗汉修的是苦、集、灭、道,他受了苦之后,他才追究,这苦从何来呀?噢,这苦是著相来的呀,是吧,我假如不著相啊,我就不会受这苦了嘛。问:师父,那个习气起来的时候怎么安住呢?答:安住,要认识啊,本体也是空啊,是吧,哎,没有,假相。缘起性空嘛,所以这个缘起性空,你懂了,才能见性。东西都没有,因缘合成,是吧。因缘合成,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没有的,没有,你还分别什么?问:上师,我还是不明白,我不能到百货公司去买一双女人的鞋自己穿回来,我总是要分别这双鞋子是我穿还是女人穿啦。答:哎呀,你又不是木头,哪能会不知道呢?你要善于分别嘛,你又弄错啦,你到现在,还是没明白。你一点都不分别呀,木头啊?哎,我们不是不分别啊,要善于分别,要知道好丑,而不执著。你变得糊涂了,啊,你这是学佛,学什么东西呢?是吧,不对了,不对了,不对了。啊,你没有理解这个意思,啊,这是善于分别啊,不是不分别啊。还要知道,噢,你人好,我不知道,这恶人我也不知道啊,知道啊。问:****不行。答:啊,哎哟,知道了怎么不行呢?知道了,我们遇见恶人,不厌弃你,我教育你,帮助你,不行吗?你这样不好吗?你做坏事呀,要受苦的,是吧,不好啊,你做坏事,想抢人家的抢不到啊,结果还是你受苦啊,受刑法呀,劝解,不好吗?不是说恶人我不睬你,嗯,这个是不好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