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最近去預備隊洗了個澡,現在換了一身馬甲,繼續奮鬥在一線,決定寫個總結紀念一下。

結束和重新開始的地方

在菊花廠,我們成長中需要面對的是不斷的業務變化、團隊變化、崗位變化、職責變化。而變化多半是痛苦的,因爲你需要不斷適應陌生的環境去挑戰自己、不斷受到新知識衝擊去學習和提升自己。

我就是這樣的經歷,在運營商幹了7年:2年研發,2年產品線MO,2年機關MKT,1年K國產品經理,基本遵循了越來越靠近客戶的規律,幸運的是這也比較符合我的職業生涯規劃。

2018年對我來說又是一次變化。

這一年我剛好看到了一篇文章:“死於25歲,葬於75歲”。大意是說一個人從進入一個領域到成爲專家需要7年。很多人從25歲就覺得自己職業定型了,不再挑戰新事物,在一根筋中度過此生。

其實,如果你能活到88歲,在11歲之後,你將有11次機會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

我在運營商正好7年。

這一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一線的組織和人員也在隨之調整。“七年之癢”的我又走到了組織調整、崗位調整的十字路口。將來的怎麼走,說實話非常迷茫,內心是惶恐的。

總算通過過去這些年的努力工作在職場上累積了一些好口碑,並和不少兄弟建立了友誼,不少同事和領導給我推薦崗位,並在不太長的時間裏,就相繼拿到了系統部、企業網、公有云、終端等多個部門的offer。所謂家中有糧,心裏不慌。能被這麼多部門看上,得到周邊的認可,還是挺安慰的。

老子賭了

但如何選擇真的是個難題,結果是最終我選擇了終端,也選擇了先進預備隊洗澡。

神終端代表了不少菊廠人的嚮往,我不能免俗。

內心還是蠻渴望的。

運營商業務和終端業務雖說一個管、一個端,是接在一起的,但說實話,對終端業務我真的是一問三不知。

選擇太多,也是迷茫和痛苦的。

其實就是在賭我後續的職業發展了。

老婆沒工作,我還沒孩子,房子有貸款,這些必須考慮的壓力是賭資。

做了半輩子B2B,能不能適應B2C,掛了怎麼辦,這也是賭資。

心路歷程是複雜的,選擇是簡單的。

因爲你總要做出選擇,既然都是賭,那就賭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吧。

在自我催眠了無數遍“7年B2B沒做出名堂,或許我天生是做B2C的料”,以後,老子賭了!

在客戶的樓梯上坐了2個小時後,我排隊給想翻我牌的領導打了電話“對不起,領導……”,然後毅然奔向了終端女神。

當然,見女神之前你得洗個澡,於是三天後,我進了終端戰略預備隊。

打不死的小強

“我是個中老年人了”,這是我在預備隊培訓後的第一感想。

在10天的培訓中,我驚奇地發現,這些90後95後的小夥伴們思維極度活躍,而且成熟自信,我唯一慶幸的就是自己長的相對年輕,不主動說他們不知道我是85年的。

我的優勢是什麼?

我並不是一個高智商或高情商天才,我是個普通人,用產品的話說我沒有明顯的KSP,但我相信我的毅力,我的電池足夠大。

在過去的30多年中,我已經經歷了太多次變故,我可以用別人2倍的時間慢慢爬,等天才沒電的時候,默默的超過他們。

希望這次仍能成功。

我非常喜歡小Q同學半年後給我的這個外號打不死的小強

小Q是地區部Social負責人,比我小几歲,性格直率,說話火爆,所以到一線訓戰沒幾天,我就知道她不喜歡我:這個連終端MKT常識都不懂的人。

我確實不懂,不懂Youtube廣告,不常用Facebook,不會用Instagram,不知道Snapchat,不會策劃PR,不會操作Digital。

於是

問問題被懟;

提需求被懟;

連聊天都被懟。

在運營商待久了思想固化,確實跟不上終端小朋友們的思維跳變,慢慢感覺周邊團隊也在排擠我了。

國家主管W老闆不喜歡我,但領導對事不對人,於是一週罵了我三次。能被國家主管惦記着,百忙之中一週罵三次,也是非常榮幸了。

導師S倒是捨得放權,敢於獨立丟一個項目給我,但在方案碰壁多次後,他似乎有點放任我自生自滅了。

唯一懟我少的就是地區部行業主管C老闆,因爲我是他面進來的……

這是一個非常不妙的開局,訓戰一個月,項目還在原地踏步,沒有找到方向。

於是我開始失眠,做夢都在做項目。

早上刷牙有想法立刻記下來,晚上在公司內網找各國可參考案例。

改,懟;

再改,再懟。

“現在我一點都不開心”,只有夜深人靜,我才能跟老婆吐露心聲。

訓戰第55天,我的第一個項目終於在磕磕絆絆中上線,通過的原因我猜是因爲項目再拖延就會損害客戶關係。

不管怎麼說,躊躇2個月後我終於下了一個蛋。

“你的抗壓能力不錯”這是導師給我的評價,我也覺得不錯,差的話早就被懟掛了。

可能這個執着感動了W老闆,他給了我下一個項目:“你去監督一下Mate20路演吧,去看看真正顧客什麼樣,培養培養感覺。”

兩天後,我開始了上班時間逛商場的生涯。

一個一個逛,一遍一遍逛,檢查展臺,檢查樣機,檢查Demo,和店長聊,和促銷員聊,和顧客聊,收集問題,反饋問題,改進問題。

於是11月,我因爲打車報銷居D國第一,被HR通報了。

路演監督改進,體驗店開業,產品首銷,KOL促銷……從跟着看,到跟着做,到獨立做,到負責上市,6個月14場活動12場路演4個Campaign,國家Event效率提升300%,成本降低50%。

在花掉XX萬美金後,我成了當地獨當一面的MKT經理,也從單純做活動,走向PR,Social,Digital,Event全面開花。

小Q同學仍然在懟我,不過已經變成善意的玩笑了,她的評價“不死小強”我非常滿意;

W老闆已經習慣了天天被我催預算,然後很爽快的簽字了;

導師S已經能放心把活都丟給我,自己回國培訓了;

變化最少的仍然是C老闆,他終於含淚看我活下來了。

2019年2月,我成功答辯出隊,導師、W老闆、C老闆都幫忙說了不少好話,特此立碑感謝,當然還少不了給我提供神終端崗位機會的中東老領導。

我沒死在25歲,也沒死在32歲,我完成了轉身。

如果讓我給現在狀態一個評價,就是:“想再幹一個7年!”

文末彩蛋

我在從頭到尾的回憶中,沒有特別提到戰略預備隊,不是因爲佔比少而是預備隊的幫助已經滲透到了工作生活每個細節。非常感激這個靠的住的組織幫我撐腰。其實戰略預備隊是給了我一個轉身機會,這已經足夠了,沒有比這更重要!

所以特別感謝預備隊的夥伴:

感謝X總在跑去開會的路上陪我聊的1分鐘;

感謝隊長K不定期的婆婆媽媽關懷電話;

感謝HR L妹子每次神速批電子流;

感謝我們“十劍戰隊”的兄弟姐妹讓我見識年輕的力量,祝大家都順利出隊。

後面不一一而列,我出隊了,但仍然是預備隊的一員,有不開心的,有轉身問題的,都可以找我聊,隨時歡迎。

本文來自心聲社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