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千寻一起读绘本」 第46期

  「和千寻一起读绘本」 第46期

  千寻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小动物,每次在小区遛弯看到可爱的小狗,都会拽着我衣服央求,“妈妈,我们也养只小狗好不好?”

  “不好,小狗会掉毛,你又是过敏体质……”

  后来经不住她死磨硬泡,答应养只小仓鼠。

  买之前,我和千寻确认:“以后你就是小仓鼠的妈妈了,要负责照顾好它哦。”

  千寻欣然应允,回家后也是喂水喂饲料忙得不亦乐乎。

  可没过几天,她就把之前的承诺忘在了脑后,给小仓鼠喂水喂饲料清理笼子的工作都落到了我身上。

  后来我和其它家有宠物的妈妈交流,发现这是个普遍现象,闹着养宠物的是孩子,真买回家后,照顾宠物的事儿都是父母在做。

  虽然是件小事,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家长代劳,岂不是告诉孩子,她可以不为她的宠物负责。我该不该在养宠物这件事上较真呢?

  1、在养宠物这件小事上较真

  我带着这个问题,和在美国的朋友进行了一次探讨。

  她从她感受到的不同文化氛围这个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在这儿分享给大家。

  在美国,“利他”的文化氛围特别浓。

  为了培养责任心,孩子从小就要求参加服务他人的社区公益活动。

  小学(K-5)常提供许多服务、照顾类的项目,类似“Big Brother and Big Sister”,就是由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

  很多学校还留有“硬性作业”:周末去社区的公共图书馆,不是看书,而是去义务劳动,帮助整理图书,输入资料,擦桌子,修板凳,打扫卫生,做各种杂事。

  整个社会制度都在努力提供这种导向,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不会天生具有责任心。孩子只有从帮助、照顾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对他人乃至社会的价值,才能慢慢建立起责任心。

  而在我们国家,培养孩子责任心的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都没那么充足,很多孩子都快上初中了还没参加过一次义工活动。

  正因为这方面的教育比较匮乏,才更需要家长从生活小事中做起,给孩子多创造一些帮助、照顾他人的机会,养宠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养宠物的过程中,家长不能越俎代庖,一定要让孩子亲身参与照顾。因为,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能够让其他生命得到关爱时,他的责任心才会开始萌生。

  2、较真之后的变化

  我决定做出一些改变。

  一个周日下午,我邀请千寻和我一起帮小仓鼠清理笼子。

  我说:“千寻你看,小仓鼠睡觉用的棉花都被尿湿了。”

  千寻皱着眉头说:“小仓鼠不乖,这么大了还尿床。”

  我忍不住笑了,“你像小仓鼠这么大的时候也尿床呢,要是妈妈不帮忙换上干净床单,你是不是很难受?”

  她点了点头。

  我趁机“诱导”:“那仓鼠妈妈,你现在是不是该帮小仓鼠换个床单啊?”

  千寻很高兴地给小仓鼠换上了干净棉花。

  这之后,每次给小仓鼠喂食清洗笼子,我都会叫上千寻。慢慢地,她自己就开始主动为小仓鼠做一些事。

  下面就是千寻花了好几个小时帮小仓鼠组建的新家,建好后,看小仓鼠欢欢喜喜在它的“大别墅”里跑来跑去,成就感都快从笑里溢出来啦。

  当千寻认认真真履行起“仓鼠妈妈”的责任,对小仓鼠的感情反而更深了,不像之前一点不考虑仓鼠的感受,现在提笼子都会轻轻地,跟我说晃来晃去,小仓鼠会头晕的。

  让我想起了《小王子》里面那句经典台词:正是你花费在玫瑰上的时间才使得你的玫瑰花珍贵无比。

  这应该是对责任最美的诠释了。^_^

  3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米拉的大秘密》,就很适合讲给想要养宠物的小朋友听。如果你家宝贝央求你买只小猫、小狗什么的,或者已经将宠物带回家却拒不履行照顾义务的,不妨给他讲讲这个故事。

  米拉想要只宠物,特别想要的是猫咪,这样就有伴儿一起玩了。她试着跟妈妈商量:“妈妈,我可以养只小猫吗?”米拉的妈妈看看她:“米拉,我要跟你说多少次才行?不准养宠物!”

  第二天,米拉出去玩。正要回家的时候,一只松鼠从树上掉了下来。“吱吱!”松鼠叫着掉到地上。

  米拉发现小松鼠受伤了。“我悄悄带你回家吧。”她说。米拉把松鼠藏在蓬蓬的头发里,回了家。

  她把小松鼠藏在自己卧室照顾。给它取名叫秃秃,因为小松鼠尾巴又短又秃。过了几天,秃秃的伤好了,米拉和秃秃也成了好朋友。

  米拉的妈妈要去买东西。米拉在窗前喊:“妈妈,给我买很多很多花生吧!”

  妈妈走后,米拉就把秃秃从卧室里放出来。他们玩得太开心了,把房间弄得乱糟糟的。

  妈妈从外面回来,看到家里乱成一锅粥,大吃一惊。妈妈想起了她刚买的花生,她把花生撒在米拉卧室门前。很快,她就看到一只秃尾巴松鼠跑来咬花生。可怜的米拉站在门后---她知道自己闯大祸了。

  但妈妈没有责怪米拉,跟她说:“你把秃秃照顾得很好。它的伤没事了,我想它也一定想它的家了。”

  米拉把秃秃带回发现它的地方。当她回家时,看到妈妈抱着一只橘红色的小猫。

  “你想不想养只小猫?”妈妈问。

  “想啊,想啊!”米拉高兴地叫起来。

  故事讲完后,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米拉妈妈刚开始不允许米拉养宠物,后来又允许了呢?

  千寻经历了不履行责任到尽职尽责的变化,回答起来很爽快:“之前妈妈担心米拉不照顾小猫,所以不允许。后来妈妈发现米拉很有责任心,能照顾好小松鼠,也一定可以照顾好小猫!”

  透过这件小事,我发现了一些教育中被忽视的东西。

  我们会重视孩子认字、数数,陪孩子玩锻炼思维的亲子游戏,但有些基本品质,比如:责任心、爱心,反而被忽略了。

  其实,这些品质对人的影响,并不比掌握知识和技能小。

  一个人真正感到有力量的时候,就是坚信我有能力帮助他人。因此不要小看养宠物这件事,这不仅仅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更是在帮助他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我是这里的主人,我能帮助和照顾其它生命!”

  一个人真正感到力量的时候

  是坚信我有能力照顾和帮助他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