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是一個位於我國西南邊陲的小國,和西藏自治區只隔了一座喜馬拉雅山,巍峨的喜馬拉雅山擋住了人們的視線,爲山那邊的尼泊爾增添了一抹神祕色彩。很多人不瞭解尼泊爾,具體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交通不便,二是尼泊爾足夠低調,縱觀各種國際新聞,幾乎看不到關於尼泊爾的消息。但畢竟尼泊爾是我國的鄰居,歷史上還和我國打了兩場戰爭,我們還是應該對它有所瞭解。

  這兩場戰爭爆發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的清朝並不是鴉片戰爭之後,腐敗無能的清朝,而是一個有着二十多個藩屬國,正處於盛世時期的清朝。小小的尼泊爾居然敢在這時挑戰清朝的權威,這簡直是蚍蜉撼大樹,到底是誰給了尼泊爾人這個底氣?

  給他們底氣的是英國人。18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在南亞大規模擴張領地,印度的各個土邦毫無招架之力,很快被英國人逐個吞併。然而當英國人繼續北進,準備吞併尼泊爾時,卻被尼泊爾人打敗,狼狽不堪的逃回了印度。尼泊爾人得到了大量英國先進火器,野心越發膨脹,最後竟然打起了入侵清朝的主意。

  乾隆五十三年,尼泊爾入侵清朝,承平日久的清兵毫無招架之力。一個月後,消息傳到北京,年近八旬的乾隆皇帝,急忙下旨,令四川總督,就近發兵迎敵。然而當清兵翻山越嶺到達前線時,尼泊爾人卻早已帶着劫掠的財寶撤兵了。清軍撲了個空,乾隆頗爲惱怒,但這支迎敵的清軍又不足以攻入尼泊爾境內,乾隆只好暫時忍下了這口氣。

  沒想到兩年之後,尼泊爾人去而復返,再次侵入藏地。這次入侵比第一次規模更大,尼泊爾人長驅直入一千公里,大肆劫掠沿途財物。乾隆得到消息,異常憤怒,急命大將軍福康安出征禦敵,又派參贊大臣海蘭察率黑龍江索倫兵入藏進剿。清軍在四川、青海都有重兵,那麼乾隆爲何要捨近求遠,從黑龍江發兵呢?

  尼泊爾古稱廓爾喀,廓爾喀人以驍勇善戰著稱,常被英國僱傭,用來鎮壓印度人起義。尼泊爾人極其擅長山地作戰,普通的清軍士兵並無必勝把握。而且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如不能一次解決,將會後患無窮。所以,爲了將這支入侵的廓爾喀軍隊一網打盡,就不能使用普通兵種。

  而黑龍江的索倫兵,是清軍中的一把利器,他們幾乎參與了清朝所有大規模戰爭。索倫兵常年生活在關外,艱苦的生存環境,使他們一直保持着強悍的戰鬥力。但由於距離太遠,等索倫兵進入西藏時,已經過去了五個月時間。主將福康安曾數次請戰,乾隆卻一再告誡:務必要等索倫兵到達,方可交戰。

  乾隆五十七年五月,索倫兵進入拉薩,隨即馬不停蹄開赴前線,兩軍遭遇後,一戰斬殺四千廓爾喀士兵,接連收復擦木、濟嚨等地。隨後清軍大隊人馬乘勝越過喜馬拉雅山,兵臨廓爾喀首都陽布城下(今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迫使尼泊爾納貢稱臣。此戰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廓爾喀,索倫兵自然功不可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