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突破、成就,考研的革新之路!

這階段分享的幾個古典園林都是比較重要的,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經典的園子,

平面圖最好都是要默寫的哦,

就算內容比較枯燥,

今天也只是最後一次了,

希望大家認真琢磨,將知識融會貫通、據為己有!

一、名園悠史

1:寄暢園取王羲之《蘭亭序》「一觥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延聘著名盤山家張南垣之侄張鉞重新堆築假山,又引惠山的「天下第二泉」之泉水流注園中。

2、乾隆賦詩「獨愛茲園勝,偏多野興長」來讚美寄暢園。

二、平面佈局

無錫的「寄暢園」是江南地區惟一的一座保存較完好的明末清初時期之文人園林。寄暢園位於無錫城西的錫山和惠山間平坦地段上,佔地約l公頃,屬於中型的別墅園林。是一座以山為重點、水為中心、山水林木為主的人工山水園。在園林的總體規劃以及疊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更為精緻、成熟,是江南文人園林中的上品之作。

園林總體佈局:

園林的主體部分以狹長形水池「錦匯漪」為中心,水池偏東,池西聚土石為假山,兩者構成山水骨架。假山約佔全園面積的23%,水面佔17%,山水一共佔去全園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池西南為山林自然景色,東北岸為疏朗分佈的建築。

三、特色

(1) 疊山:山不高,起伏有勢;山間塹道忽淺忽深;山上灌木叢生,古樹參天;假山

中部隆起,兩端漸低,首迎錫山,尾接惠山,似真山餘脈。把假山作成猶如真山的餘

脈,這是此園疊山的匠心獨運之筆。

(2) 理水:水池南北長而東西窄,南部水以聚為主,北部以散為主;池中部鶴步灘和知魚檻對峙收束,把水池劃分為似隔又合的南、北二水域,北水域的北端又利用平橋「七星橋」及其後的廊橋,再分劃為兩個層次,減弱了水池南北狹長的感覺,於東北角做出水尾,顯示水體有源有流。

(3) 建築:建築佈局疏朗,水池北岸地勢較高處原為環翠樓,後來改為單層的嘉樹堂。

這是園內的重點建築物,景界開闊足以觀賞全園之景。

(4) 借景:此園借景之佳在於其園址選擇,能夠充分收攝周圍遠近環境的美好景色,使得視野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到園外。

a:從池東岸若干散置的建築向西望去,透過水池及西岸大假山上的蓊鬱林木遠借惠山優美山形之景,構成遠、中、近三個層次的景深,把園內之景與園外之景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

b:若從池西岸及北岸的嘉樹堂一帶向東南望去,可遠借錫山及其頂上的龍光塔之景,構成一幅以建築物為主景的天然山水畫卷。

可以說,寄暢園特色簡潔,條理清晰,基本從疊山、理水、植物、建築、獨特之處(不同位移的借景)5個方面來分析,便可將其定位清晰,其他的古典園林皆可按照如此套路來答哦!恩,要學會總結歸納

五、課後作業

2016年南林理論真題:

根據下圖寫出園林名稱及其佈局要點。


以上為林緣原創理論內容部分總結,惡意使用者,維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