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道君語:

  你聽過春天的聲音嗎?

  那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樑間呢喃,

  是愛,是暖,是希望

  是這人間的四月天!

  人間四月,燕子歸來多時。

  它們一雙雙從遙遠的南方飛來,在田野裏轉,在清風裏轉,在飄着香的鮮花上轉,它們在柳蔭裏轉,在湖面上轉,直至轉入尋常百姓的屋檐下,銜着泥,做個窩,然後一家整整齊齊,呢呢喃喃一整春天的美好。

  圖片|landlordgeorge

  古人偏愛燕子,尊它爲“義鳥”。

  有詩云:“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說的,是那些似曾相識,或是不曾相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春光消失的落寞季節,總有人如約出現。

  圖片|雪中風車

  春燕不進愁家

  和嘰嘰喳喳的麻雀不同 ,燕子總是在一個合適的邊上,雌雄成對,搭上一個小小的窩。清晨,它會隨着主人家一起飛出門,覓食啄泥,漸入黃昏,它又翩然踏至,歸巢團圓。

  圖片|彭山林

  俗話說,“燕子不進愁家”。

  在過去,人們很樂意家中屋檐下有燕子築巢,那可是祥瑞之兆。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而燕子就是這樣的小精靈,它會默默徘徊在村莊裏,細細觀察哪一家平安喜樂,纔會下定決心在他家屋檐下久居。舊時生活裏,有燕子在,就是一家人和睦的見證。

  圖片|來源網絡

  在過去,調皮的孩童常常不知道燕子爲何物,總想着拿竹竿把它搗毀。而爲了留住吉祥,大人們會用“搗毀燕窩會瞎眼”的傳說來嚇唬他們。

  不僅如此,淳樸的人們始終相信,今年來家築巢的燕子明年也一定是去年那對。爲此,還會叮囑小孩夜夜守候,睡前還得特意出去看看燕子有沒有歸家,只有燕子回來了,才能安安穩穩睡去。

  圖片|老晉

  春燕不說想念

  燕子是候鳥,秋去春回,一年一度,所以有“舊燕歸巢”的成語。

  電影《四個春天》裏我最喜歡一個細節,爸爸跑來告訴陸慶屹,指着房樑上的鳥巢興致沖沖地說:“今年的燕子又來了哦。”

  然而母親卻說道:“我喊你爸少高興一點,等到燕子一走,他又難免灰心幾天。”

  與其說燕子歸來,不如說我們歸去。看過山海流瀾,城市花火,燕子就像孩子,逢春歸來,是一種無法言說的默契。

  圖片|小釋迦私人映畫

  這種默契是什麼呢?

  我想,或許是一種遊子對家天然的歸屬感吧。

  燕子就像外出遠行的遊子,爲了心中的遠方而離開家,但無論走到哪裏,終有一天都會回家,回到那個最初出發的地方。

  圖片|ISO肚

  春天,大概是放了太多想念,總能聽見燕子在屋外呢喃細語。

  離家在外這些年,少了見面,心裏多了眷戀。可人生就像燕子,總得歸去

  還記得電影《四個春天》裏母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記住,無論你們再怎麼有錢,也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失去生活的能力,這樣才能顯得自立自強。”

  燕子,是春的呢喃,

  它輕輕捎來家人的叨唸,

  它細細回道我們的思念。

  圖片|尾巴@tuchong

  文字由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