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智永,本姓王,山陰永欣寺僧人,名法極,人稱「永禪師」,陳、隋間著名書法家,是晉代書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孫。  

他在永欣寺閣上潛心研習了30年,所退廢筆頭滿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謂之「退筆冢」。 智永成為聲名卓著的書法家。至使求墨寶者絡繹不絕,踏破門檻,不得不用鐵皮裹上。

蘇軾評其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宋米芾《海岳名言》評曰:「智永臨集千文,秀潤圓勁,八面具備」。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說他學鍾繇《宣示表》,「每用筆必曲折其筆,宛轉迴向,沉著收束,所謂當其下筆欲透紙背者」。他所寫的《千字文》清何紹基說:「筆筆從空中來,從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以喻之」。我們細讀他的墨跡《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筆上藏頭護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韻律的意趣。

《真草千字文》是智永傳世代表作,也是我國書法史上的留傳千古名跡。《真草千字文》法度謹嚴,筆力精到,或字字區別,個個獨立;或映帶相關,連綿一氣。然皆下筆有源,使轉有法。體現所謂"意在筆先,熟能生巧",達到了"神化自若,變態無窮"的意境。遒勁麗美,字體古雅,用筆藏頭護尾,一波三折,含蓄而多奇趣,確非唐以後人所能至。都穆《寓意篇》評其字謂:「《智永真草千字文》,氣韻飛坮,優入神品,為天下法書第一。「。

此書代表了隋代南書的溫雅之風,繼承並總結了「二王」正草兩體的結體、草法,從體法上確立了它的範本作用。歷代書家都對智永的《千字文》推崇有加,《千字文》也有著很高的藝術水平。所以,啟功先生極力推崇之也不足為奇了。


智永的《真書千字文》筆畫圓潤,結體茂密,筆致內含蘊,不激不厲,風規悠遠,是初學者學習和臨摹的極好範本,對我們了解唐代以前楷書的基本風貌,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代楷書的特點大有裨益。而對此帖的學習和領悟,將進一步夯實二王筆法的精髓,為深入學習其他書體,尤其是向行書過渡,提供了極好的學習參照。


說明了關鍵的一個問題,啟功先生是眼不高來手也低,請問自古有幾人學智永而成功的,智永和尚是六書皆通,卻六書無一精通。


毛主席也推薦,千孑文確實不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