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級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標準排水量14950噸,滿載排水量17500噸,全長189米,全寬23米,喫水13米,動力裝置為4座鍋爐+蒸汽輪機,最大動力輸出100000馬力,採用雙軸推進,最大航速可達31節,以12節速度巡航時續航里程可達14000公里,全艦艦員850人。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的飛行甲板長81米,寬34米,艦上佈置有兩座升降機,艦上通常情況下搭載18架艦載直升機,最多可搭載30架,飛行甲板可同時起降5架。另外艦上佈置有兩座雙聯裝SA-N-3防空導彈發射裝置,兩門雙聯裝57毫米高炮,一座SUW-N-1 反潛導彈發射架,兩座RBU-6000 反潛火箭發射裝置,兩座五連裝553mm魚雷發射管。

莫斯科號與列寧格勒號

莫斯科號直升機航母

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是蘇聯海軍的首級航母,其工程代號1123,本級艦原計劃建造三艘,但因在使用中發現存在設計缺陷只建造了兩艘,一號艦為莫斯科號,二號艦為列寧格勒號。首艦莫斯科號於1962年12月15日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黑海造船廠)開工,於1965年1月14日下水,1967年12月25日正式加入蘇聯海軍服役,服役後先後使用過104、857、108、841等舷號以迷惑西方情報部門。二號艦列寧格勒號於1965年1月1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1966年7月31日下水,1969年6月2日正式服役。

列寧格勒號直升機航母

蘇聯解體後兩艘莫斯科級航母都歸俄羅斯所有,但這兩艘艦實際在蘇聯解體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就沒出航了,列寧格勒號於1991年退役後,莫斯科號1996年退役,兩艘艦退役後不久都被拆解了。

基輔級

基輔級航母是前蘇聯建造的第二型航母,本級艦共建造4艘,一號艦為基輔號、二號艦明斯克號、三號艦新羅西斯克號、四號艦巴庫號(戈爾什科夫)。首艦以烏克蘭首府基輔命名,於1970年在烏克蘭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1975年加入蘇聯海軍正式服役,成為北方艦隊的旗艦。二號艦以白俄羅斯之首府明斯克命名,1972年12月開工,1975年9月下水,1978年9月正式服役成為太平洋艦隊旗艦。三號艦以蘇聯英雄城市新羅西斯克命名,1975年9月開工,1978年12月下水,1982年9月加入蘇聯太平洋艦隊服役。四號艦原本以亞塞拜然首府巴庫命名,於1978年2月開工,1982年4月下水,1987年12月加入蘇聯海軍北方艦隊服役。

基輔號

天津濱海航母主題公園內的基輔號

蘇聯解體後,四艘基輔級航母都由俄羅斯海軍接手,但由於剛獨立的俄羅斯經濟狀況很差,無力支撐這麼多航母繼續服役。最終首艦基輔號於1993年退役,1996年被以7000萬人民幣價格賣給中國一家公司,2000年5月基輔號抵達天津港,經過翻修後停放在天津濱海航母主題公園,供遊客參觀。

明斯克號

被拖往南通的明斯克號

二號艦明斯克號由於缺乏維護而接連發生多起火災等事故,而俄羅斯沒有能夠獨立完成這艘航母維修工作的船廠,此後明斯克號一直停泊在海參崴軍港中,直至1993年退役。1995年底明斯克號被當廢鐵賣給韓國大宇集團,後來被轉賣給中國一家公司,之後明斯克號被拖至深圳改建成軍事主題公園對外開放,即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2013年明思克號航母再次被轉手給大連永嘉集團,永嘉集團計劃與南通蘇通科技產業園合作建設南通明斯克航母世界。

新羅西斯克號

新羅西斯克號航母

三號艦新羅西斯克號動力艙於1995年發生了嚴重火災事故,之後也沒有修復,同年8月俄羅斯宣佈拋售這艘航母,1996年1月18日新羅西斯克號航母被韓國買下,但是這艘航母的命運就沒其他三艘那麼幸運了,1997年被韓國浦項市的船廠拆解。

戈爾什科夫號

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

四號艦巴庫號在俄羅斯接手後改名戈爾什科夫號,1992年戈爾什科夫號在維修時發生火災,1994年又發生鍋爐爆炸的事件,使其徹底喪失了行動能力,1996年俄羅斯決定將其出售。好在戈爾什科夫號艦體較新,加上在建造時經過改良,加裝了大型相控陣雷達等先進設備,最終成了四艘基輔級航母中最幸運的一艘。

2004年印度和俄羅斯簽訂協議,俄羅斯將戈爾什科夫號一分不要白送給印度,但前提是升級工作必須由俄羅斯負責,艦載機也得買米格-29K。改裝工程一波三折,在花了29億美元後,直到2013年戈爾什科夫號才交付給印度海軍,並更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

庫茲涅左夫級

庫茲涅左夫級以蘇聯元帥庫茲涅左夫命名,是蘇聯第三級航空母艦,共建有兩艘,分別是俄羅斯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中國海軍服役的遼寧號。

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俄文: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Кузнецов),舷號063,是蘇聯建造的常規動力滑躍式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海軍第三代航母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北約稱1143.5型航空母艦)的首艦(姊妹艦是瓦良格號),是蘇聯和俄羅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時擁有斜直兩段式飛行甲板和滑躍式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目前俄羅斯海軍最新的也是唯一一艘在役的航空母艦,現部署於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為俄羅斯海軍主力艦艇。

瓦良格號

瓦良格號屬於前蘇聯第三代航母庫茲涅佐夫級,是俄羅斯海軍現役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的姊妹艦,最早被命名為里加號,1990年7月更名為瓦良格號。瓦良格號於1985年12月6日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1988年12月4日下水,到蘇聯解體時其艦體完成度為68%,之後由於俄羅斯無力支付繼續建造的經費而於1992年1月停工,雖然之後俄羅斯試圖讓其恢復建造,但還是由於經濟原因而作罷,1995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簽定瓦良格號不再繼續建造的協議,瓦良格號正式退出俄羅斯海軍編製,之後瓦良格號的一些設備被拆除償還債務。

拖回中國的瓦良格號正在路過土耳其海峽

當時的烏克蘭總統庫奇馬決定將瓦良格號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1996年黑海船廠私有化後決定將瓦良格號以2000萬美元售出,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國關注,中國軍方也派了過代表團前往考察。其實早在1995年劉華清就曾委託中船重工集團團隊前往烏克蘭考察瓦良格,但是未獲政府批准購買。1997年至1998年間,香港創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徐增平以自己的名義註冊了一家名為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的私人公司,並且以購買瓦良格改建海上賭場為理由,前往烏克蘭商量購買事宜。

瓦良格號正在中國改造

最終經過公開競標,創律公司成功買下了瓦良格號,並且獲得了30多萬張、近20噸重的設計圖紙,然而經過清點發現部分關鍵的設計圖紙遺失,之後經交涉才取回。瓦良格號於1999年6月14日啟程被拖往中國,中途經歷土耳其故意為難不讓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等,於兩年多後的2002年3月3日才抵達大連港。到達大連後瓦良格號在海港內停泊了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動作。

瓦良格號搖身一變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號被拖進大連造船廠的幹船塢。經過多次海試後,2012年9月瓦良格號搖身一變遼寧艦正式加入中國海軍現役,成為了蘇聯海軍遺留的8艘航母中最耀眼的一艘。

烏裏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母

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是烏裏揚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在1988年開工,大約3年時間,就完成了部分艦體的建造工作,是當時蘇聯海軍第一艘超級航空母艦,也是蘇聯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蘇聯解體後,由烏克蘭繼承該艦,但由於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實力不足,在1991年11月徹底停工,後來以廢鋼鐵出售。儘管如此,該艦還是名聲在外。

烏裏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據悉,烏裏揚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共使用2具蒸汽彈射器,以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KH-3型反應堆技術為基礎,對其專用動力設施進行進一步改良,最後得到305兆瓦KH-3-43型反應堆,有專家估計,一艘烏裏揚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裝備4具該型反應堆,總輸出功率為24萬馬力,這樣的輸出功率也與尼米茲級航母的26萬馬力相接近了。

不過,儘管烏裏揚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有著以上看上去較為優勢的特點,並且其彈射器和反應堆都已經蓄勢待發,但烏裏揚諾夫斯克號航母最後還是沒有逃出,還未造出來就成為廢鐵的結局。說來說去還是要說當時俄羅斯的經濟問題,雖然俄羅斯當時仍然是烏裏揚諾夫斯克級航母的買家,但那個時候的俄羅斯也真沒什麼錢,即便烏克蘭給優惠,俄羅斯都表示買不起,且不管是真買不起還是不想買,反正該型航母最後都是難逃被停工拆解。說起來,好像也是有點讓人唏噓。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