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白茶常見,有兩種形態。一是散茶,二是餅茶。

這兩種模樣的白茶,想來各位也都見過。

散茶,形態自然,如素麵朝天的女子,不施粉黛,是最為自然的狀態,我們可稱之為素顏。

不同等級的白茶,散茶狀態微有不同。

白毫銀針,一根根芽頭明顯,白毫分明,銀裝素裹的模樣甚是好看。白毫銀針整體看起來規整,整齊劃一。

白牡丹,外觀看起來會比較沒有規則些,加上有葉片和短小的茶梗,又讓白牡丹看起來比較自由散漫,沒有規矩。

至於壽眉的散茶形態,比白牡丹更無章法。粗大的茶梗,肥厚的葉片,讓壽眉散茶看起來有那麼點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味道。

餅茶嘛,外觀比較單一,就是如餅狀一般,似新疆的大饢。若要論細節差異,那同樣會受到等級的影響。如白毫銀針餅,外觀見到的都是芽頭狀。白牡丹有芽有葉,壽眉不僅有芽有葉,還有茶梗。

散茶和餅茶的外觀,一眼看穿。不過茶友們在選購時,可不僅僅只關注外觀這麼簡單,更多的,是在意散茶和餅茶的口感。

為此,我們常常會提出疑問:散茶和餅茶,哪種更好喝?

《2》

散茶和餅茶的口感,難較高下,但有明顯差別。(備註,本文所說散茶和餅茶,均指同一種茶,年份相同)

散茶口感特點:鮮、香、甘、爽

前文提到,散茶是白茶是素顏狀態,那這散茶,是如何得來的?

要想得到一款散茶,主要經歷幾個步驟。

1、採摘

2、攤晾

3、萎凋

4、乾燥

經過這四個步驟後,得到的幹茶,就是散茶狀態。

因白茶散茶加工過程簡單,不揉不捻不炒青,茶葉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鹼、茶多糖等物質最大限度被保留下來,故而散茶喝起來,更加鮮美。

散茶的鮮,來自於茶多酚、咖啡鹼形成的絡合物,以及本身就帶有「鮮」感的氨基酸物質。在多種物質的共同發力下,我們感受到的散茶,鮮爽感強烈。

散茶的香,得益於茶葉中的各種芳香醇、芳香烴物質,這些芳香物質之所以會被保留下來,還是因為白茶簡單的加工工藝沒有破壞香氣物質。

在散茶中,我們可感受到:花香(桂花香、蘭花香、梔子花香、含笑花香、夜來花香等)、毫香、鮮筍香、糉葉香等香氣。

散茶的甘甜,是茶多糖物質的功勞。

散茶的爽,與豐富的茶氨酸含量有關。簡單的加工工藝,讓白茶中的物質未被破壞,最後體現在湯水中,爽滑無比。

尤其是剛做好的新茶,其鮮爽感屬於峯值狀態,似剛採摘下來的黃瓜,清香爽口,在炎炎夏季喝一杯新白茶,這次第,怎一個「爽」字了得。

《3》

餅茶口感特點:陳、香、醇、滑

餅茶,是散茶「化妝」後的狀態。散茶經過簡單的塑形後,就得到了餅狀的結構。

在塑形的過程中,需要經過簡單的破壁,讓果膠物質物質溢出,形成茶餅的「粘合劑」,在經過外力壓餅後,就讓白茶形成了餅狀。

簡單的破壁行為,讓餅茶的口感截然不同。

與散茶相比,餅茶的鮮爽度微有下降。如果用星級來表示散茶和餅茶鮮爽度的差異,那會存在以下關係:

散茶鮮爽度:

餅茶鮮爽度:

小小的鮮爽度差異,無傷大雅。

雖說餅茶的鮮爽度不及散茶,但餅茶的醇厚感卻優於散茶。

經過簡單的破壁,白茶中的果膠物質析出,這個變化,增加了茶湯的醇度,加上白茶中物質豐富本來就很高,又具備了厚度。故而,餅茶的整體口感,更加醇厚。

餅茶的香氣,與散茶也有不同。

如果說散茶是清香,似小提琴的歡快,那餅茶就是陳香,香氣更加沉穩,似大提琴低沉的音調。

最讓驚喜的一點,如果是壽眉餅茶,它還會陳化出棗香。這種香氣,是散茶所欠缺的。

散茶和餅茶的香氣差異,豐富了我們的喝茶選擇。

《4》

這就是散茶和餅茶口感上的區別。

一個清新,一個沉鬱。

一個鮮爽,一個甘醇。

一個鮮香,一個淳香。

個性迥異的兩種白茶,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簡單,跟著感覺走就好。

您要是不知道散茶和餅茶到底該選擇哪一種,那村姑陳給您一個小小的建議,散茶和餅茶都先買一些。

比如,我們可以買一餅茶,不必太貴,選擇壽眉級別就好,至於年份,也不用太高,一年陳的即可。到手後。撬開喝一喝,看自己是否喜歡餅茶的香氣和口感。

同時,再買一斤半斤的壽眉,同樣,年份也不用過老的,當年的壽眉或者一年陳的壽眉,都可以。到手後,同樣泡來喝喝看。

二者一對比,您就知道自己喜歡哪種。

給個中肯的建議:散茶和餅茶都買些,不同階段,人的喝茶口味是會變的。

譬如村姑陳剛開始喝白茶,就很喜歡喝老壽眉散茶。覺得這存了三年的壽眉,葯香顯,還會帶有花香以及部分的鮮爽感,十分舒服。

等到喝了三個月的散茶,發現這餅茶的風韻也不錯,茶湯更加醇厚,最為吸引人的是,它居然有棗香,果然神奇。

喝茶,本身就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

此階段,您興許還會糾結買散茶還是餅茶,等過段時間,您就會發現,原來散茶和餅茶,各有各的好啊!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