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之子

馬特·塞林格

南都訊 記者黃茜 發自北京 上世紀50年代,小說《麥田裏的守望者》的出版,讓塞林格一夜間成爲全美年輕人的偶像。但他並不享受成名帶來的光環,而是寂然退場,在新罕布什爾州的鄉間做起了“隱士”。這個超然的舉動讓人聯想起梭羅或中國的陶淵明。除了少數幾個家人,沒人瞭解塞林格的後半生。

“我相信其實他只享受了一天,就完全看透了出名這件事的本質。”因塞林格誕辰100週年而首次訪華的塞林格之子馬特·塞林格,最近對中國媒體談到這個話題時說。塞林格不願和1950年代紐約文學圈的寵兒厄普代克、諾曼·梅勒等人一樣穿行於雞尾酒會,也拒絕當時過分看重名人效應的浮誇社會。“他的這種拒絕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當面甩了一個巴掌。正是因爲媒體、作家們感覺被塞林格拒絕了,他們才盡力地用各種方式去批評我父親的選擇。”

他感興趣的是更深刻和更有意義的東西

3月23日和24日,馬特·塞林格在北京分別有兩場分享會。此前他已行經上海、蘇州、南京和成都,與讀者見面,和作家、翻譯家、學者、書評人對談,接受車輪戰似的媒體訪問。

他出演過《美國隊長》,有着和父親一樣的修長面頰,銀灰頭髮,風度翩翩。他耐心回答提問,有時候熱淚盈眶,羣訪結束後給每一位記者題寫卡片留念。

2019年是塞林格誕辰100週年。2018年末,譯林出版社全新推出了塞林格作品集,包括《麥田裏的守望者》《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擡高房樑,木匠們;西摩:小傳》四部作品。這是塞林格作品簡體中譯本第一次在塞林格基金會的指導下結集出版。其中,《麥田裏的守望者》沿用了已故翻譯家孫仲旭的譯本,《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擡高房樑,木匠們;西摩:小傳》由復旦大學副教授、著名譯者丁駿迻譯。

關於塞林格隱居的緣由,是馬特·塞林格此行被問到最多,也是被討論得最多的問題。馬特說,父親一直認爲作家與讀者的關係是神聖而偉大的。如果能以匿名的方式發表,如果能隱居處在不公開的環境裏,塞林格也許會一直髮表作品。

“但是因爲他一開始的四本書都是超級暢銷書,媒體對他的關注和興趣有點過重了,這對他造成了困擾。我相信他只享受了一天,就完全看透了出名這件事的本質。”

年屆中年的馬特,顯然對父親懷着深切的愛和理解。他反覆強調,已有的許多影視和傳記作品中,充塞着對塞林格的誤讀。“我父親感興趣的是更深刻、是其他更有意義的東西。他期望在一個平靜的、美妙的環境裏寫作,進行深刻的思考和學習。他也真的做到了。他讀的書可能比所有人都多。”

在3月24日上午於清華大學舉行的分享會上,作家李洱指出,上世紀80年代閱讀塞林格的作品時,其文字裏傳達的情緒,與那個時代的情緒和精神,有一種“相互背離又相契合的”非常迷人的關係。塞林格本人的遭遇也很讓人玩味,“他用隱匿的方式,拒絕媒體、拒絕外界、拒絕一切,但這種方式反而給他帶來巨大的名望。”

作家格非則認爲,塞林格的隱居,和他在《麥田裏的守望者》裏透露的精神訴求相一致。“他沒有在獲得成功之後,就去過他曾經批判的那種充滿陳詞濫調、虛僞的、裝腔作勢的生活。他沒有,他遠離人羣,使得這樣一種理念經得起推敲,變得比較堅固。”

塞林格衆多遺稿將付梓出版

雖然自1951年以後塞林格有54年沒有再公開發表作品,但他一直沒有停止寫作。2010年去世後,塞林格留下了爲數衆多的遺稿,馬特·塞林格擔當起了整理這些遺稿的重任。“他每天都在寫作,所以真的是海量的內容。這也就是爲什麼我花了十年時間來整理這些內容。當然我不會說還需要再花十年時間,但這項工作也不是兩三年就能完成的。”

至於遺稿的內容,馬特透露,它們與塞林格之前的作品有相似的地方,“關於人如何在世界上生活,如何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保持純淨並減少幻想,如何去愛你身邊的人等等”。但馬特不願意將它們稱爲“短篇小說”,他把它們叫做“素材”,散落而性質多樣,暗示它們是未完成的,或者至少是未經打磨的。“它們更加粗獷,或者更加原始,會爲你打開了解塞林格的另一扇窗。”

塞林格生前曾好幾次對馬特提及:“你願意承擔整理作品的事業嗎?”但整理作品並非僅僅是案頭工作,它還意味着必須站到公衆面前,必須面對不同的鏡頭和人。“父親並不希望我承擔這些,也沒有直接提出這樣的要求。因爲他知道這種事情不舒服或不好的一面在哪兒。”然而,馬特也指出,就像發生在海明威或福克納身上的那樣,如果遺稿落入不堪信任的人手中,情況可能會更糟糕。

“做塞林格的兒子對我來說是一份榮幸。”說到這裏,馬特的情緒有些激動。“並不是因爲他是一個名人,而是因爲他是一個敏感、有趣、關心別人,充滿冒險精神的學者。我的成長是與這樣的人一起的,真是很幸運。”

塞林格生前極少在公衆面前談論自己,馬特也指出,目前人們能從傳記、影視作品和維基百科裏讀到的他,離真實的塞林格非常遙遠。或許這些尚未面世的遺稿,能幫助我們離真實的塞林格更近一些。但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不同的塞林格。

作者:黃茜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