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二甲雙胍作爲國內外公認一線首選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也是帶量採購熱門候選品種,未來市場格局可能洗牌;國內外用藥結構差異顯著,未來醫保目錄調整或給予患者新的選擇


全文3229字,點擊文末鏈接可暢讀全文,也歡迎參與文末評論。


二甲雙胍是國際公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線治療藥物。該藥由百時美施貴寶和默克公司共同合作開發,百時美施貴寶1999年起即開始在中國銷售。圖/視覺中國



文|財新記者 劉登輝


佔據國內市場份額近80%的糖尿病“神藥”鹽酸二甲雙胍片原研品種格華止近日傳出消息,其在中國地產化(原研藥在銷售地生產)品種0.85g規格未通過藥品一致性評價,給未來藥品在華銷售帶來些許變數,有觀點認爲這給國產仿製藥提供了更大的機會。市場格局變化對患者影響幾何?

 

二甲雙胍是國際公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線治療藥物。該藥由百時美施貴寶和默克公司共同合作開發,百時美施貴寶1999年起即開始在中國銷售。2013年兩公司宣佈在華聯合推廣銷售該產品,後隨着百時美施貴寶糖尿病業務逐漸剝離,2017年格華止在華銷售轉由默克獨立負責,但藥品的生產一直由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公司承擔。

 

根據中國一致性評價政策要求,化學藥品新註冊分類實施前批准上市的仿製藥,包括國產仿製藥、進口仿製藥和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均須開展一致性評價。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公司提交的鹽酸二甲雙胍片0.5g和0.85g兩個規格於2018年10月8日開始審評,其中一個受理號爲CYHB1840097的規格在2019年4月30日顯示已發批件,後傳出這一規格爲0.85g,未通過一致性評價,另一規格尚在審評中。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公司尚未迴應財新記者有關提問。但國內已有5家仿製藥企業通過該藥品一致性評價,外界傳言鹽酸二甲雙胍片更是第二輪帶量採購熱門品種。隨着降價採購、一致性評價政策趨嚴,未來藥品格局可能發生新變化。

 

鹽酸二甲雙胍片定價並不算高,又處在醫保目錄甲類,基本可以全額報銷。據近期中標數據顯示,格華止每盒20片包裝0.85g規格各地中標價格約爲30-32元上下,平均每片約1.5元-1.6元,0.5g規格每盒23-25元,平均每片1.15-1.25元。綜閤中標廠家數據分析,0.5g規格平均每片價格0.9元上下,由於0.85g規格此前僅有百時美施貴寶上市,平均每片中標價在1.5-1.6元範疇。

 

糖尿病“萬能神藥”

 

鹽酸二甲雙胍片主要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主要成分爲鹽酸二甲雙胍,雙胍類藥物通過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和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二甲雙胍的發現可謂一段傳奇故事,起源於一種原產於歐洲、亞洲西南部與非洲北部名爲山羊豆的植物,早在中世紀歐洲,山羊豆的地上部分就已經作爲草藥用於緩解多尿。此後又明確是其中的胍具有降血糖作用,纔有二甲雙胍出現。

 

中國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爲主,1型糖尿病及其他類型糖尿病少見。多年來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2013年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顯示,18歲及以上人羣糖尿病患病率爲10.4%。且未診斷糖尿病患者比例較高,佔比高達63%。

 

作爲一種進展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隨病程進展逐漸升高,常需要多種手段聯合治療。

 

市場迎來洗牌

 

國內鹽酸二甲雙胍片市場競爭激烈,超過100家企業持有該藥品生產文號。原國家食藥監局(CFDA)早就將其列入仿製藥一致性評價289目錄,要求在2018年底完成一致性評價。(參見“基藥一致性評價大限漸近,爲何達標品種寥寥?”)

 

據丁香園Insight數據庫,二甲雙胍類藥物中,僅鹽酸二甲雙胍片就有117家企業需完成一致性評價,截至目前已有貴州天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誼天平藥業有限公司、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四環製藥有限公司和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下稱石藥歐意)5家企業完成一致性評價。此外還包括緩釋片、腸溶片、粉劑等多種劑型。

 

不過,5家企業中4家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均爲0.25g規格,僅有石藥歐意是0.5g和0.85g兩個規格通過評價。鹽酸二甲雙胍片劑量使用一般是“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

 

國內外用藥結構差異巨大

 

雖然國內外公認鹽酸二甲雙胍爲一線治療藥物,但由於該產品納入醫保多年,價格便宜,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不過目前中國市場用藥結構顯著不同於國外。

 

安信證券2018年年報指出,2017年全球市場胰島素仍佔據半壁江山,全球降糖藥銷售額前15名中胰島素佔據8個,DPP-4類3個,GLP-1類2個,SGLT-2類2個。且GLP-1類和SGLT-2類銷售排名上升明顯。口服降糖藥市場方面,國外成熟市場除二甲雙胍外,目前臨牀用藥已初步完成DPP-4和SGLT-2類對早期品種的替代。

 

但在國內市場,由於國內糖尿病防治指南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納入備選一線治療藥物,阿卡波糖作爲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一種成爲口服降糖藥銷售冠軍。中國糖尿病市場結構也因此與國際存在較大差異,立鼎產業研究數據顯示,二甲雙胍與阿卡波糖在中國佔有接近30%的市場份額,然而在國際只有大約2%。

 

(以上爲內容節選,全文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熱門文章:


藥房託管落幕

他們爲何喫藥成癮

國產腫瘤免疫藥圈地

腫瘤用藥基因檢測亂象

爭議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

帶量採購動了醫院的奶酪

一種誤診漏診率近9成的疼痛

爲什麼每年走失50萬老人?

壓牀:ICU不能承受之重

死在旅居養老路上的老人

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

在中國研發孤兒藥

百白破疫苗憂患

塵肺病案中案

變色的“淡藍

罕見病移民



更多相關文章:


【財新週刊】糖尿病之憂 [2010-05-03]

隨着GDP指數節節拔高,一些以往只在西方國家常見的“富貴病”,如今也走入中國尋常人家,患病人數不斷上升。“糖尿病”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3月25日發表了一篇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專家撰寫的論文指出,中國現有9240萬成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男性5020萬,女性4220萬。這意味着中國20歲以上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達9.7%。其中,男性患病率10.6%;女性患病率8.8%。此外還有1.48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比例達15.5%。更糟糕的是,60%的患者並不知道自己的情況。

 

結果剛一發布便引來爭議。因爲高達9240萬的患者人數不僅是2002年調查數字的3倍以上,更超過了國際糖尿病聯盟對中國的估計。不過,數量爭議之外,專家們的共識是,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確實在迅速增加,再加上龐大的“後備軍”,已成爲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記者手記| AI醫生能否防控糖尿病 [2018-09-06]

“與腫瘤的個性化治療不同,糖尿病需要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這也是AI技術得以應用的原因。”在國家代謝性疾病臨牀管理中心(下稱國家代謝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對財新記者表示。目前,多家企業都在嘗試以人工智能(AI)介入糖尿病診療和防控領域,但距離市場化尚需邁過多重門檻。

 

2017年《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中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2013年中國糖尿病患病率達10.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達35.7%。中國面臨嚴峻的糖尿病防控形勢,但醫生數量嚴重不足,人人具備家庭醫生的理想還未達成。培養一個合格的內分泌科醫生至少需要11年。在寧光看來,必須啓動新的方式—用AI代替醫生來幫助患者。

 

AI技術已逐步向慢性病發起了挑戰,糖尿病管理是企業和醫院的必爭之地。2018年4月,美國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全球首個用於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人工智能產品Idx-DR;5月,阿里發佈糖尿病人工智能醫生產品,輔助全科醫生進行糖尿病診斷;近期,瑞金醫院與人工智能企業第四範式合作開發的糖尿病人工智能預測產品也宣告問世。

 

空氣污染或導致糖尿病低污染也會增加患病風險[2018-07-03]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空氣污染可能會導致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和退伍軍人事務部聖路易斯醫療保健系統(theVeterans Affairs St. Louis Health Care System)的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空氣污染與糖尿病之間存在顯著聯繫,即便是世界衛生組織目前認爲“安全”的空氣污染程度,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相關論文已於近日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行星健康》上。

 

該研究團隊估計,2016年,全球空氣污染約導致320萬新增糖尿病病例,佔當年所有新增病例的14%。此外,該研究將美國每年15萬新增糖尿病病例歸因於空氣污染。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爲特徵的代謝性疾病,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疾病之一。國際糖尿病聯盟近日發佈了第8版“全球糖尿病地圖”,報告稱2017年全球約4.25億成人患糖尿病,平均每11個人中就有1位患病,其中,中國患病人數達1.14億人,排名世界第一,而這個數字預計在未來20年將增長30%。此前的科學研究表明,不健康的飲食、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肥胖以及白色塗料有害物是導致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空氣污染也可能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閱讀以上精彩文章,請關注財新網


責編|任波

版面|劉登輝 紀思琪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我們堅持並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授權、投稿及爆料請聯絡財新健康管理員

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Fiona  186128919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