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獨身老年人中,其心理活動變化最大的是老年喪偶者。尤其是老年婦女喪偶的機會較多,故以下重點分析老年喪偶的一般心理過程及獨身老人的性心理特徵。

  (一)喪偶老年人的心理活動特徵喪偶老人的心理變化通常比較劇烈,其心理活動可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所有的心理活動集中指向新近的死者。許多人往往痛不欲生,簡直到了欲死不能的地步,他們整天涕哭,甚至拒絕死者火化或下葬。

  第二階段,要求其他人的支持和幫助。由於配偶失去,舊的依戀關係已不復存在,悲傷的情緒開始向他人發泄。他們常常會不顧別人是否願意聽,對一切人訴說自己的不幸,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

  第三階段,對死者和其他人發怒或帶有敵意。這時,死者已離開身邊,存留者常常會對著照片中的他(她)生悶氣,又遷怒於其他人,很容易無緣無故地和別人爭吵。

  第四階段,他們已清楚地意識到,配偶已永遠地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已徹底打亂了,整個心被絕望佔據。

  第五階段,他們開始從絕望中撤退,嚮往正常的生活並開始重新組織新的生活。這一階段,他們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其他人或其它事上去,主動地壓抑悲痛的情緒,從表面上看,情緒上完全恢復正常。

  上述五個階段也可分別概括為震驚階段,情緒波動階段,孤獨感產生階段,寬慰自我階段、重建新模式階段。各階段長短,因人而異。總的來說,喪偶的老年人的心理是消極的。

  (二)獨身老年人的性心理傳統的看法是,人到了老年似乎不應再有性的要求了,性功能也必然一落千丈,尤其是獨身喪偶的老年人;很少有人關心他們的性心理狀態,從而使許多老人喪偶後,性興趣,性活動受到嚴重的壓抑。

  其實,性是自然本能的表現,無論是什麼階段都存在性的問題。老年人性功能較中年人有所下降,但並不是消失。老年人喪偶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調適和恢復,這種本能的,又高於本能的情感(性愛和情愛)也會隨之恢復。他們渴望性活動,有性興趣,這是自然的,正常的事,無需大驚小怪。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