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校本教研專題講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學習材料)時間:2010年01月27日作者:莫洪君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中小學的實際教育成果,因為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和適合性程度決定著課程目標的實現範圍和實現水平。然而,廣大中小學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無論是職前培養還是在職培訓,都很少接觸到課程資源的概念,更不用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了。即使在教育理論界,對於課程資源的研究也僅僅是剛剛起步,成熟的成果並不多見。所以,課程資源的建設問題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所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今天,我將圍繞課程資源的概念、課程資源的種類、課程資源的載體形式、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途徑及當前課程資源建設中應該注意的幾個認識問題等五個方面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一、課程資源的概念

  課程資源是一個相當豐富的概念,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是指形成課程的因素來源與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它主要是指富有教育價值的能夠轉化為學校課程或服務於學校課程的各種條件的總和。它包括教材以及學校、家庭、社會中所有可以利用的、有助於提高學生素質的人力、物力與自然資源。學校的實驗室、語音室、閱覽室、圖書館、電教室、美術課中的彩紙、學生活動的塑膠操場、練習冊、輔助用書、地圖等各種資源的總和。

  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的直接因素來源。課程資源的本質是討論選擇什麼樣的材料作為課程內容的問題。例如,各科課堂教學中課件的使用;歷史與社會課中地圖的使用、課外搜集的有關二戰資料在課堂上的展示。目前,我國課程改革常用的課程資源是指廣義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就是在現有的課程來源的基礎上,圍繞既定的教育方針和目的,拓寬和開發新的課程來源。課改前普遍認為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而目前已經改變了這種看法,認為還有除教材之外更豐富的課程資源有待開發。如教師對於課外書籍的借鑒與介紹、對於網路的利用、對專業人士的請教等都屬於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二、課程資源的種類

  關於課程資源的開發,目前還屬於新興的研究課題,因此對於課程資源的類型也產生了多種不同的分法。

  1.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特點,可以把課程資源劃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兩大類。其中素材性資源的特點是作用於課程,並且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比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的方面的因素,就屬於素材性課程資源。與條件性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相比,素材性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創造空間。條件性資源的特點是作用於課程但並不是形成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實施範圍和水平。比如,直接決定課程實施範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以及對於課程的認識狀況等因素,就屬於條件性課程資源。當然,把課程資源劃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更多地是為了說明問題的方便,兩者並沒有截然的界線。比如,圖書館、博物館、實驗室、互聯網、人力和環境等資源既是條件性課程資源,又可以稱為是素材性課程資源。

  2.按照課程資源的來源特點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資源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凡是學校範圍之內的課程資源,就是校內課程資源;超出學校範圍的課程資源就是校外課程資源。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都包括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校內外課程資源對於課程實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他們在性質上是有所區別的。就利用的經常性和便捷性來講,校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該佔據主要地位,校外課程資源則更多地起到一種輔助作用,比如我校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就是對校外課程資源的利用。尤其是目前我國課程改革還沒有全面鋪開,社會教育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校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3.台灣學者林本按照各種課程資源的相互關係將現代學校的課程資源分為六類。

  (1)科目本位課程:各教學科目分化孤立。(2)相關課程:增強各教學科目之間的聯繫。(3)融合課程,或稱合科課程:它更增強各教學科目之間的聯繫,把部分科目統合兼并為範圍較廣的新科目,選擇對象是富有意義的課題或概括的問題進行學習。(4)廣域課程:與融合課程同樣的手段,只是取消多數的科目,代以少數的廣域,而使之彼此聯繫。(5)核心課程:在廣域課程的基礎上,為使以上教育內容充分發揮其統一性,把比較價值上最為重要的一域作為中心,其他廣域則為周邊,而與中心相聯繫。(6)經驗本位課程:比廣域課程和核心課程更進一步,特別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由學生自由地選擇並組織知識與經驗來解決其接近生活的問題。

  4.渤海大學郝德永博士在《課程研究方法論》中從課程的制約因素角度出發,將課程資源分為三類,即原生性課程資源——知識;內在性課程資源——學生;外生性課程資源——社會。其中知識和學生兩個維度在傳統的課程中已涉及,社會性課程資源是我們目前的教育所缺乏的。

  5.根據資源的物性特徵,可分為人力資源(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其他社會人士)和物力資源。

  6.根據資源的性質不同,可分為自然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

  7.根據資源的呈現方式不同,可分為文字資源、實物資源、活動資源和信息化資源等。

  我國目前的課程改革有關課程資源的分類主要提法是第一種和第二種。

  三、課程資源的載體形式

  課程資源的載體主要是指素材性課程資源所依存的物化表現形式,也就是說,素材性課程資源總是以一定的載體形式表現出來。如果按照課程資源對於人的關係來看,可以把課程資源的載體劃分為非生命載體和生命載體兩種形式。

  (一)非生命載體

  課程資源的非生命載體泛指素材性課程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非生命載體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課程教學材料的實物形式,如課程計劃、課程標準、課程指南、教學用書、參考資料、學習輔導材料和練習冊等紙質印刷品和電子音像製品及網路資源,就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物化形態。也就是說,這些紙質印刷品和錄音、錄象、VCD等電子音像製品所承載的內容信息是素材性課程資源,而她們自身只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載體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講,紙質印刷品與電子音像製品等載體形式與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科技館、電教室、語音室、電腦室、文體活動場所等物質條件一樣,都屬於條件性課程資源,但它們並不能夠成為課程自身的直接構成要素,不能成為課程的實質內容。

  (二)生命載體

  課程資源的生命載體主要是指掌握了課程素材,具有教育教學素養的教師、教育管理者和學科專家、課程專家等教育研究人員。另外,能夠提供課程素材的學生、家長和其他社會人士也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生命載體。他們不但是課程資源的生命載體,而且構成了課程資源的開發主體,是課程資源開發的基本力量。

  生命載體形式的課程資源具有內生性,也就是說他可以能動地產生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教育價值,在課程教學資源中有著特殊的作用。教師、教育管理者以及各種層次的教育研究人員,乃至學生和社會人士等作為這種具有內生性的課程資源的主要生命載體,他們自身創造性智慧的釋放和創造性價值的實現,是課程教學不斷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以教師為核心的教育隊伍的建設和優化配置,始終是課程資源建設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環節。在課程資源普遍緊張的情況下,課程資源的建設要因地制宜、有所側重地進行,通過重點突破來帶動整個課程資源結構的優化發展。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條件和途徑

  (一)條件

  1.校長是課程資源開發的先決條件。

  2.教師是課程資源開發的必要條件。

  3.家庭及社區是課程資源開發不可或缺的條件。

  4.學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核心條件。

  (二)途徑

  1.一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基本途徑。

  (1)開展當代社會調查,不斷跟蹤和預測社會需要的發展方向,以便確定或解釋有效參加社會生活和把握社會所提供的機遇而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

  (2)調查學生在日常活動中以及在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從中獲益的各種課程資源,包括知識與技能、生活經驗與教學經驗、教與學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各種課程素材,以及開發和利用相應的實施條件等。

  (3)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學生的情況,以了解他們已經具備或尚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以確定製定課程教學計劃的基礎。

  (4)鑒別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包括自然與人文環境、各種機構、各種生產和服務行業的專門人才等資源。

  (5)建立課程資源管理資料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6)根據各地和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廣開門路,發掘校內外的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從而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

  2.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要途徑。

  在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學校教師具有極大的智慧潛能,是待開發的巨大資源寶庫,應該加以高度的重視和充分的運用。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所以教學活動的資源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更為細節的部分。因此,教學活動的資源是微觀層次的課程資源。與一般課程資源的開發相比,它更強調特定群體和情境的差異性與獨特性。開發和利用這類課程資源的主要途徑有:

  (1)更新傳統教學觀念,樹立現代教育理念。

  在教學思想上,要將以知識的傳授為重點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過去的舊有模式,通過課堂問題的提出來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並在參與學生開放式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在知識的積累和運用上,教師除了要準備教材上的和教師個人儲備的知識外,更多的是要準備課堂上師生互動所產生的新知識;在對課堂的控制方式上,教師應從強調學生對教材內容記憶的「結構化」、「封閉式」、「權力型」轉變為注重學生創新品質的「非結構化」、「開放式」、「非權力型」。

  (2)發揮自身特長,凝聚教師集體的教育合力。

  在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教師首先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根據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專長,挖掘自己的潛能,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其次,教師要注意學習其他教師好的教學經驗,分享他人的教學成果,做到取長補短和精益求精。最後,教師還要注意發揮群體合力。因為只有全體教師團結合作、共同參與,才能有學校課程資源的合理、有效開發,才能有鮮明的學校特色。

  (3)調查研究學生的興趣類型、活動方式和手段。教學方式特別是學習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就學習動力而言,研究普通青少年的種種活動與興趣,尤其是調查特定課程受教對象的興趣和活動是大有益處的,從中可以歸納出能夠喚起學生強烈求知慾的各種教學方式、手段、工具、設施、方案、問題,以及如何布置作業、安排課堂內外學習等諸多要素,幫助學生儘快掌握課程要點。比如,運用各種聲像手段,可以向學生展示實際工作技能、口頭表達能力及其他可觀察的業績。

  (4)確定學生的現有發展基礎和差異。掌握學生現有知識、技能和素質的水平以利因材施教,收集適應技能高低和知識多寡不同的各種活動和材料,是各門課程選材的必要依據。比如,學生的水平難以整齊劃一,為了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閱覽室和其他途徑提供的閱讀材料就應該能夠從不同層次介紹同一主題。同樣,向學生布置分組作業,也應因組制宜,從眾多的方案和活動中選取與他們的知識、技能水平相當的項目指定他們去完成。各種練習材料,其具體的內容往往需要課程設計者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加以提取和編排。循序漸進的原則非常重要,因為重複練習很難讓學生體會到智力活動的樂趣,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生智力的發展。

  (5)為學生提供反饋資料。

  為學生提供的反饋資料,特別是向學生指出學習中的差錯並分析原因的反饋資料,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找出課程學習中的難點。教師甚至可以自己嘗試收集學生常犯錯誤的資料,設計和整理成各種特定技能和知識領域的核查表,從而及時提供反饋資料。

  (6)安排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

  安排課外實踐應是課程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在課外有機會將自己學到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恰如其分地運用於實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身的生活環境。一般說來,教師對校內環境及所在社區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應該加以很好地開發和利用。教師應該注意發掘學生生活經驗方面的資源,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否則,有些學生就可能因為不在實踐中運用而將學習內容忘記的一乾二淨,整個課程教學的成效就會受到損失;還有一些學生可能因為學習遠離生活而導致課程教學活動變得越來越抽象,越來越困難。

  (7)制定參考性的技能清單。

  很多技能都具有通用價值,經過調查、整理,可以列出一張對各門學科和多種課外情景都有參考價值的技能清單。至於態度、興趣和接受能力等,雖然也有通則,但這方面的研究很難提供有益的通用標準素質清單。所以必須結合具體實際情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定作為課程組成部分之一的素質標準。

  (8)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

  教學工作本身就是很複雜的,因此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與思考。教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種多樣的來源——來源於研究、來源於新教材和新手段,來源於先進教學法的報道,來源於同事,來源於督導人員,來源於對教學的自我總結,來源於對課堂學習情況的思考等等。教師要不斷地考慮如何充實自己的教與學的知識庫,並且為增加這方面的知識作出不懈的努力。教師要善於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藉助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和學習風格,並不斷地提高這種能力。教師應該善於運用教學日誌、研究小組和個人教學心得記錄、同事指導建議、他人幫助等自我評價和合作總結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總結和反思的教學水平。稱職的教師都應該懂得如何去利用建立在研究基礎上的各種資源,懂得在面對某種學習需要時如何去追尋建立在研究或有效實踐基礎上的新知識和新技能,既要能鑽研教學,又要能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讓其他人分享。

  總結和反思教學實踐經驗有許多方法和技巧,他們的應用如今已經變得越來越廣了。工作日誌、錄音帶或錄象帶以及個人教學心得記錄等自我總結的方法和策略,不僅可以使教師給自己的教學實況留下記錄,也可以對教學發展路徑作長期的跟蹤,還可以對自己的進步作長期的分析,進而找出有待進一步學習的地方。如我市有的學校建立了教師成長記錄袋。其它方法和技巧包括對初執教鞭的教師進行有組織安排的和無組織安排的同事觀摩、輔導和幫助,教師還要有機會組織研究小組或者舉行非正式的經驗交流會,加入各種專業活動網路(如校本教研、參與科研課題、就自己感興趣的某一專題進行研究等),舉辦大型教育教學活動(如我校首開先河的教育教學研討周,已經在我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等,從而更好地了解教學研究的動態,逐步使自己成為教學知識的生產源。

  五、當前課程資源建設中應該注意的幾個認識問題

  由於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所以需要深入地學習和研究。但從當前中小學課程資源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需要特別注意解決三個方面的認識問題。

  (一)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

  教材一直以來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以至於人們常常誤以為教材就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一提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就想到要訂購教材,或者編寫教材,甚至進口國外教材。但是,從前面我們給出的課程資源的定義以及時代發展的要求來看,儘管教材直到現在依然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它不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而且其相對作用正呈現下降的趨勢。所以,在認識上要打破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的神話,合理建構課程資源的結構和功能,即使在教材的開發和建設方面,也需要進行結構上的突破,體現時代發展的多樣化需求。但是,在目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尚處於初級階段的形勢下,教材仍然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依靠少數專家特別是學科專家開發的,他們開發的課程在內在的學術性品質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課程反映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和學生的差異性與多樣性來說,他們還不能達到要求。因為要使統一的課程開發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就必然地具有相當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必然地捨棄具體地區和學校的特殊性,從而不得不與學校教育的實際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能夠進行統一開發的只能是那些最為基本的共同學習領域,所以對於那些反映地區和學校差異性的課程需求,地方、學校和教師應該具有更大的發言權。如,至於具體的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更是如此。

  就教材本身而言,結構單一和落後於時代要求的缺陷也很突出。不能否認,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但是教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僅僅局限於學科知識,應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地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同時也應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發展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所以,教材的編寫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精選對於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從學生興趣與經驗出發,及時體現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嘗試以多樣、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內容,並且能夠提出觀察、實驗、操作、調查、討論的建議。事實上,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使學校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學校課程以及課程內容的載體將越來越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渠道,或者說課程與教材的內容與外延將發生越來越大的變化。今天的教材已經不僅僅是學生課桌上的書本,而如何開發和利用課程與教學資源,是課程教材編製面臨的新的重大課題。在資源的選取上,古老的問題「什麼知識最有價值」被賦予了新的答案。那些有利於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新和發展的資源在新的教育價值觀的引導下,將會逐步佔據主導地位。課程資源結構的重點在發生變化,學校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網路資源異軍突起,這些都為課程資源結構的優化提供了動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

  教師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和促進者,也是課程的開發和研究者之一。與條件性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相比,素材性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創造空間。兼具條件性與素材性課程資源兩種性質的人的要素在整個課程資源特別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起著主導和決定性的作用。換句話說,教師不僅決定課程資源的鑒別、開發、積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而且教師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教師是最為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範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以及發揮效益的水平。事實上,隨著課程教材改革和學校內部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教師是教育改革關鍵性因素的觀點,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許多教師甚至在自身以外的課程資源極其緊缺的情況下,「化腐朽為神奇」,實現了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因此,教師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應注意自身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三)學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反覆強調:學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這個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資源。首先,學生的經驗是一種資源,學生的經驗實際上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和社會閱歷等,這是我們教學的起點,因為新知識的獲取必須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其次,學生的興趣也是一種資源。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學生的差異也是一種資源。差異普遍存在於學生中間,它會導致兩種不同的衝突,但是如果引導得好,學生就可以共享差異,在差異中豐富和拓展自己。

學習心得體會

「校本課程開發」聽起來似乎耳熟能詳,但學習起來,發現原來我對這方面的認識非常陌生。學習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談談自己的膚淺看法:

無論是校本課程,還是國家課程,亦或是地方課程,教師總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它對課程目標是否實現以及實現的好壞會產生直接影響。具體地說,教師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教師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合的角色觀,鑽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行動研究的自覺性和行動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必備的素質。在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差異,以便從學生的要求出發,開發和實施適合學生特點的校本課程;其次,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傾向,個性特長,以便在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選擇恰當的課程實施方案;再次還必須考察本地區、本學校的教學資源、教學條件。

學生既是校本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又是校本課程實施的歸宿。因為不論是社會取向的價值追求,還是個人取向的價值追求,都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基點。沒有學生的發展,無論是社會本位,還是個人本位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根據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把教學方法分成若干種類。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應該依據以下原則選擇教學方法:

1.學生髮展性原則。即面向每個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和全體學生的個性特長的發展。

2.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原則。

3.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優勢,同時針對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創造條件的原則。

4.重視實踐性和創新性原則。

5.注意開發和利用本地區、本學校的課程資源,使之服務於校本課程實施,服務於學生個性特長的充分發揮的原則。從我國傳統課程繁、難、深、舊的特點出發,也沒有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可能性,從傳統課程的評價要求出發,也沒有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必要性。而校本課程開發的靈活性決定實施校本課程的方法的多樣性,校本課程尊重學生差異性的特點為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