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不僅影響教師上課的心情不會影響其他孩子聽課,影響講課效果,很讓人頭痛!那麼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提前一分鐘進教室,站在講臺上,靜靜的看著學生,讓他們儘快做好課前準備,進入上課狀態!

第二、不批評、不講話、死盯

如果上課期間,有孩子說話,就不要講課了,死死的盯著說話的孩子,老師不講課,其他學生就會順著老師的目光,齊刷刷的也盯著他,估計他不可能再說了,這時候,老師表揚專心聽講的學生,實際上就是批評說話的孩子,以靜制動!

第三、提高上課的教學藝術

提高上課的教學藝術,用自己的課魁力來吸引學生,提高自己的威信,學生自然就不說話了,這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歡迎點評,歡迎轉發!
問題應該是: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課,愛小聲說話,怎麼教育 , 效果比較好?

先還原一下現場,學生上課了,在老師講課,他不認真聽的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其實不管是小聲說話,還是做小動作什麼的,都已經和課堂教育關係不大了。

至於說如何針對這個情況,進行一定的教育。

先搞明白為什麼不認真聽課,是不喜歡還是聽不懂,還是臨時別的原因,聽不進去?

愛小聲說話,說明瞭頻率要高了,既然說話,肯定少不了另一個不聽課的「志同道合者」,擱過去,抓住了,狠狠的敲兩板子,一般至少可以「幫助」其中一位認識到問題。想《鹿鼎記》中小寶到少林寺中,方丈的那句話,你可以賭錢,但他們不可以……

放今天,愛說話的情況換個方式也可以,搞明白誰是經常說話的帶動者,讓老師適當關注一下,必要時,可要採取暫時停課的處罰,有些時候,和孩子講道理是講不明的,這點,作為施教者一定要有所準備。


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愛小聲說話,這其實是自控力差的一種表現。自控力的好壞因人而異,所以我們也應該因勢利導,根據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辦法去糾正他們。

我上學的時候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我的一個同學,他考試的時候,因為不會答題把自己沒有署名的卷子和其他人做了交換。但是老師在懲罰,發了通報的時候,懲罰就是讓他他交換卷子的那個人。當時大家都覺得好不公平啊。但是我覺得這個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這個學生和誰一起說話,那麼就去批評教育跟你說話的那位同學,以示驚醒。

還有就是反向表揚,讓他受批評後,一旦有了一些進步,要多表揚他。

我是澈媽,專註於育兒安全和教育,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頭條公眾號:「澈媽教育」,我們可以一起探討如何育兒,如何教育,讓我們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謝邀~


我們班上也有這樣的孩子。

首先要教會學生有規則意識。我是這樣做的,因為在一年級入學第一週會有規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孩子自己明確的知道上課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之所以說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那就需要老師反覆的提醒。不斷的強化。這種強化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週兩周。而是持續不斷的堅持同樣的要求。然後慢慢的孩子們就會發現這個規則果然如此,數年不變。慢慢的養成習慣就能夠做到認真聽課,不說話。

其次老師也要提高自己的講課水平和藝術。課堂生動有趣並能牢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凡是愛說話的同學一般注意力水平都相對來說比較低。所以需要一些比較強的刺激才能吸引他們。上課的時候,比如說突然之間提高語調,或突然之間降低聲音,或者插一個小笑話,開個玩笑,或者做一個舒緩的活動。都能夠有效地調動孩子的注意力,並且緩解孩子們的疲勞。

以上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多交流。


學生不認真聽課,總愛小聲說話,特別是一二年級小學生,常見的事。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是因為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引起的。

現代教學,首先它是一門藝術。跟演戲一樣,講課時的神情、語言、動作聲情並茂,協調統一,吸引力有了,藝術性有了,課堂氣氛活躍了,效果自然而然也就好了。當然,它需要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遇到這真實的問題,我就不講理論,直接講方法!

對於在課堂上面,學生不認真聽課,愛小聲說話,是老師一個頭疼的問題!但是方法總比困難多,我們可以借鑒優秀的經驗。

我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制定的是班規班約,其中一條就是上課要聽講,不準竊竊私語,如果提醒三次無效,打電話給家長如實彙報其上課的情況。在課堂我是這樣子實施的,如果發現同學講悄悄話,我會把他的姓氏寫在黑板邊上,如「陳」,這是對他的第一次提醒,如果第二次還是講悄悄話,我就會寫姓名的第二個字,如「陳小」,這算是第二次的警告。如果學生視而不睹,聽而不聞。我就會寫上他的全名,如「陳小二」。這個同學放學之後必須留下來,我當他的面打電話給他家長。

一般來說老師如果能給幾次機會學生,好言相勸,學生會聽。給機會學生,學生還犯錯,必須按規定懲罰,說到做到!給了他機會,他沒有做好,縱使懲罰他,他也無話可說。


這一點也是我們做老師的最頭痛的一件事。從教學經驗看,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將不認真聽課聽講,小聲滴咕的同學叫出來私下談活,瞭解原因。1.若是對老師的課沒興趣或是自已已會不用認真聽,那老師先從自已著手,改變教學策略。a.多讀書,多看報,豐富自已的頭腦,鍛煉自已的口才,多聽其它老師的課,讓課堂趣味橫生,生動幽默,象講評書一樣引人入勝,一環扣一環。b.因才施教。精心備課,教法靈活,即照顧到基礎生能聽懂跟上,又要照顧優生促優拔高,這也是老師最難做的。c.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設計好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後評比成果,解決不了的,老師再細緻指導。這種「老師做導演,學生當演員」的模型教學,正是被提倡的。2.學生自控能力差。老師要嚴厲批評,強化管理,加強紀律觀念,定下班規,制定懲戒制度,從而約束這種學生。同時私下談心,批評教育,申明利害,嘵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知道在班集體中哪些是不應該做的,特別是損人且害己的事更不能做!


謝邀。對於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愛講話,這種現象尤其讓小學老師頭疼。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對於課堂紀律,很多時候是整節課下來做不到自覺遵守的。那麼老師應該如何對待該類學生呢,我覺得可以用以下方法:其一,在他講話時,提一個問題指名該學生回答,這樣可以起到提醒作用,也能顧及學生的顏面。其二,停下講課,緊盯該學生。這兩種方法比你當堂批評學生效果好很多。現在的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千萬不要低估小學生對於尊嚴的在乎,當堂批評很有可能傷害到學生幼小的心靈。最後,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讓學生自己以及家長去看看自己上課的監控視頻,讓他看看自己的上課舉動,然後再進行教育。這只是本人的一些小方法,對於如何維護課堂紀律,每個老師都有自己小方法,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評論交流。


小聲說話和不認真聽講我覺得是兩碼事吧,只是講課的人比較心累,因為打亂思路,而且很反感,突然腦子就會冒出來為啥我這麼努力的講課,他還是不認真聽,浪費我的勞動成果,只是單純對你心理造成影響,與其說如何教育好學生,不如給自己心裡放寬些,因為就算有些你看著在認真聽,其實他根本沒聽,思想拋錨了,轉變一下觀念,學生本來就是好動的,把他們天性壓制住那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但是認真學習是對的,建議,上課什麼的就和大學老師那樣的心態,具體學生學到多少可以從作業,課堂練習來,千萬不要就是罰站,開口直接點名,你可以讓他回答問題什麼的,用很幽默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尷尬,還能讓他對你產生好感,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相喜歡纔是做好教學工作最大的支柱。


不知學生為什麼不認真聽課,先從不認真聽課的原因分析起:

1:聽課的內容如所學,學生大都數愛學習,我從我小孩的學習講講,如果孩子對一個所學的課聽不懂或不太懂,那他如何認真聽課,聽不懂還認真聽,那不符合小孩愛動的天性。

2:如果學生對上課老師有不好的映像,學生會有對立思想,小孩子可能也會不認真聽課。

3:有些學生本對讀書不感興趣,那又會專心上課。

如何教育學生只能對症下藥,所謂世界這麼大,什麼人都有,什麼學生都會出現,從小學到大學就像一個篩子,把愛學習,會讀書的篩了一遍又一遍,那讀書就像打地基,一層一層往上壘,地基打的好的,會壘的高些,不好的,就矮點,這樣就構成了一個知識結構不同的人才結構,構成了依據不同學識基礎的工作。你不能要求每個孩子都會讀書,都愛讀書,也不是每個職業,每個工作需要很好的學識。那老師教育學生也只能對症下藥了,你不可能要求本就基礎不好,也沒什麼高要求的學生去努力學習他不懂或學不會的知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