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學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報那些只招幾個人的專業或遠超自己能力的學校

雖然調劑越來越難,但在選學校的時候,不要畏首畏尾,瞻前顧後,標準一降再降,或者是剛開始複習的時候選了名牌大學,正式報名的時候又動搖了,報了一所二流學校,結果到最後連那個較次的學校都沒上,爲什麼?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一旦你在學校選擇上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複習的時間和質量絕對會隨之而下,其實你選什麼檔次的學校都差不多,如果選了好學校,複習時間不自覺的就會上去了,所以大家選學校的時候儘量往好了選,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氾濫的今天,我認爲一個爛學校的研究生是絕對不值得讀的。

2、準備不在於早,而在於是否真正用心準備

一般情況下在大三暑假即七月份開始着手準備,但這兩年的考研人數的確有點爆炸,如果想考研現在就可以準備了。現在距考試還有大半年,時間是足夠的。但千萬記住:一旦開始動手準備,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運轉起來的齒輪一樣,保持一種連貫性,千萬不要停停歇歇,這樣太容易掉鏈子了。一開始複習的時候可以每天4小時,逐漸遞增,但進入狀態之後至少要保證每天有8——10小時的複習時間,智商高點的可以6——8小時,一般人最好還是8——10小時,實在基礎差可以12——14小時。但一定要給自己留夠休息的時間。

考研備考是有效時間的相加,而不是單純時間跨度的長短。每天覆習時間太多容易疲憊,影響複習效率和自信心,很難堅持下去。在我認識朋友中,每天覆習16小時以上,最後沒過線的有好幾個,每天看着也不是很努力的,結果考了400+,考研備考效率真的很重要。

3、要有一個合理的複習計劃

計劃不要定時,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務要定好並按時完成)。計劃分爲總計劃、分期計劃和每天計劃。

從開始複習到考試之前,一共有多少時間,每本書要看多少遍,這是總計劃。

每本書的每一遍花多長時間看完,在什麼時間段看完,這是分期計劃。

每天各科複習參考書要看多少頁,這是每天的計劃。

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計劃可以變動,但分期計劃千萬別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則你會發現任務越積越多。最後你可能會鬱悶的吐血而亡。

4、學會放棄 有舍 纔有得

能不上的課儘量不要上,能不參加的活動儘量不要參加,放棄一切影響考研的東西(適度的自我放鬆的時間除外)。班上聚餐不去怎麼了?既然決定考研了,一切皆是浮雲,認真複習纔是王道。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可就是有很多人不明白。ps:關於翹課個人是持否定態度的,但一些沒必要上的課也是可以翹的(對自己未來的學習生活沒有幫助,老師也不嚴厲)

5、不要貪得無厭,買一堆參考書

很多小夥伴在備考初期會買一大堆參考資料,書買的多了那一本都想看,想做,到了最後發現很多書都沒有做完。買10本書,不如一本書喫透。說實話,現在很多機構的書都是‘過量的’,出的書遠遠大於考生的實際需求。儘量把一本書喫透後

6、複習最主要的還是要靠自己靜下心來慢慢地理解

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圍的人怎麼着怎麼着。很重要的一點是問問自己究竟是屬於哪一種學習類型的人,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計劃書,千萬不可以盲目跟從別人的經驗和進度,那樣不但擾亂了自己正常的學習計劃,也會影響了別人的情緒。

7、注意學習方法

數學:打牢基礎,善於總結,數學參考書每本要讀2~3遍,考研初試畢竟是應試考試,題一定要多刷。考場上纔不會出現似曾相識的題做不對的情況,如果你真的經歷過考研考場那緊張氣氛的話,你就會充分理解我爲什麼這麼強調這一點。

ps :根據考研數學的規律,今年的考研數學肯定比19考研要難上不少。

英語:單詞是每天都要背的,但注意每天都要複習以前那些沒記住的。很多考研機構的英語名師,把真題研究十多年,都不敢說把真題完全喫透了。不要刷了1~2遍真題就感覺自己什麼都懂了就不刷真題了,考研英語一定要刷真題是王道!真題做10遍都不爲過!(出題的都是一批人,英二的小夥伴真題不夠刷,可以刷英一的真題)

政治:馬哲馬經重點是理解,毛概重點是記憶,剩下2個佔的分比較少,我就不多說了,一個字:背。前期搞定選擇題,後期押題。

專業課:專業課真題很重要,有些學校的20考研的題目和知識點很可能在往年的真題中已經出現過。如果能找到專業課真題,最好搞一份。如果實在找不到也不擔心,(你的競爭對手一般也找不到)可以找下目標學校本科生的課後習題,很多真題也是從這裏出的。(很多本科生的課後習題都是該專業教科書上的)

8、考研是一個人的孤獨戰鬥

不要“夫妻雙雙把研考”,不要“先找份工作再考比較保險”,不要“考不上我還可以······”,不要到比較吵的圖書館去自習,不要老是跟別人攀比。當然根據個人情況研伴是可以找的。

我整個的考研期間基本都是一個人複習的,當時我上自習的教室由於位置較偏的緣故一直都只有我一個人,從早到晚,幾乎沒有任何人來打擾我,我個人對這樣的環境是非常非常滿意的。當然人與人是不同的,如果你認爲跟別人一起復習效率更高的話,你可以按你的想法去做。

考研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中間還要承受很大的壓力,其中有時你也會很煩躁,希望有人在身邊和自己一起努力,提醒自己曾經定下的目標和當初的夢想;在遇到困難時有人與你並肩作戰,可以排除孤獨感,增加必勝的信心;同時在比較中前進,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雖說考研最好結伴,但要睜大雙眼選擇。意志不堅定的不要選,你不僅要幫他增強信心上,而且說不定你的意志也會被他給摧垮了;邊考研邊找工作的人不要選,這種人不會全心投入考研,最後很有可能結伴去找工作了。

9、複試越來越重要,但初試仍然是大爺

現在有很多同學問我專業課的消息、如何買到試卷甚至是複試信息、如何提前聯繫導師等等,我想這些同學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本末倒置。(雖然每年都有有高分被刷的情況,但低分被刷的更多)我認爲初試成績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對跨學校跨地區考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三門公共課的成績,因爲這三門的成績沒有水分,誰複習的好誰考的就高。而專業課的水分是很大的,我曾經看到一個帖子:複習三週考上研究生。當時我想:這人簡直是愛因斯坦再世啊!仔細一看我釋然了:數學70+英語40+政治50+專業課145+總分320+,不用我再解釋了吧。所以如果你是跨學校跨地區甚至是跨專業的話,請記住這一點:三門公共課纔是你能有所依賴的,尤其是數學。我一直認爲:想考名牌學校的好專業,必須做到:英語要過線,數學分要高。當然,考普通學校或者是本校的的不在此列。

10、對自己要有信心

不是因爲做不到而沒有信心,而是因爲沒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

可以這麼說,考研那麼多人,有信心的能有幾個?這也許就是整體成績不高,每年有大面積的人落榜的真正原因吧!

不是因爲做不到而沒有信心,而是因爲沒有信心所以才做不到。這句話能理解的人不多。其實考研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相信自己有成功的絕對實力。這是好多同學的通病,還沒有考試心已膽怯,那樣失敗只是早晚的事情。

他們可能在大學四年的成績一般,甚至可能在一所不入流的學校,而考研的千軍萬馬中不乏那些來自名校成績驕人的學子,再加上地域、主場優勢,可能未戰已失去了一些信心。這是要不得的!

事實上,平時成績好壞與能否考上研沒有太大的關係,好多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甚至有個別課程沒有及格,英語沒過四級,但這並不影響他們考上重點院校;考研比考大學要相對容易的多,好多沒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在考研時實現了他們四年前的夢想。大家都是從高考的獨木橋上走過來的,爲何在考研時不相信自己呢?

11、切忌三心二意

考研成功的理由有成百上千個,但考研失敗的原因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考研最大之忌:三心二意。

其實考研最主要的還是一個心態的問題:三心二意、心猿意馬、心浮氣躁。不管是已經畢業的還是在校的學生,這一點都是考研大忌。在考與不考之間徘徊,把考研當成一個平衡的手段,老覺得考不上還可以工作,實際上這種心理對考研的影響是很大的。

考研是一件艱辛的事,耐不住寂寞的人和心浮氣躁的人考研,往往不能把心事放在複習上,別看他整天在教室待著,但效果究竟如何呢?在考研教室裏趴着桌子睡覺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有一些考研的複習時老愛靈魂出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認真不了三天就想輕鬆輕鬆,可能是平時散漫慣了。考研考的是人的毅力,要堅持,雖不可能是天天如一日,但也不能只有三天的熱情吧!要有足夠的勇氣去大膽的選擇,要有足夠的精力去應付。這是很重要的。

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學會放鬆。既然選擇了考研就要專心考,不要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這一點,非常困難,卻很重要。考研就是兩個字“堅持”。

12、態度決定一切

我認爲始終要堅持考研第一,把考研當成自己目前的事業來做。態度決定一切,一定要端正考研態度,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該做什麼並且知道自己要該怎樣去做。

要勇敢地面對考研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克服猶豫不決、精力分散、躲避面對、信心不足等消極影響,集中精力積極面對,只要能夠在較長時間裏保持注意力,並且堅持學習到最後,我想沒有什麼我們達不到的目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