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時候,我是《米老鼠》雜誌的忠實讀者。史高治(Scrooge)·麥克老鴨讓人印象深刻。這個一毛不拔的鴨子,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有錢的鴨子,長期以來,折磨著他的侄子(唐老鴨)和對頭們(痞兄弟女巫等)。這個名字的梗當然是來自《聖誕頌歌》裏的史克魯奇(Scrooge),狄更斯的這個老梗被不斷地翻出新花樣。瞭解《辛普森一家》的朋友可能會回憶起來,在那個經典的聖誕特輯中,Homer因為貪圖自己的快樂買了一個蜜汁無用的機器,導致他把自己放到了史克魯奇的位置上來。Homer在看電視的移情實在是滑稽,他一方面同情裡面的人物A,讓死神放過他,另一方面又跟死神說,你把B給帶走吧。同樣的分裂在另一集的一個細節裏體現得淋漓盡致。那一集Homer的面前是兩個電視,一個電視上放著悲情的肥皂剧,正放到裡面的一個睿智的老夫人死去的情節,另一個電視上放到的劇集就跟它的名字《猴子偵探》一樣,是一個搞笑劇,Homer在看到悲情劇就哭,然後挪一下腦袋看到《猴子偵探》又會大笑起來。他的視線在兩個電視間移來移去,他的情緒從悲傷切換到大笑,這中間的間隔之短,他的切換之流暢與自然,讓整個事情都顯得詭異了起來。

回到聖誕節特輯,Homer在看電視的時候,發現裡面死神把墓碑上的名字變成了自己的名字,還說「你永遠不會被任何人愛」。這其實點出了《聖誕頌歌》的核心,整個故事可以看成史克魯奇是如何找回「愛」的。第一個來自幽靈給史克魯奇展示的就是他過去可能得到的愛。而故事也是以史克魯奇得到愛結束。跟一般的理解可能相反,這裡面涉及一種去崇高化的邏輯。吝嗇是崇高的。吝嗇者恰恰是一個不追求物質的人。為什麼?我們不能把吝嗇看成貪財,這是完全錯誤的,吝嗇鬼雖然在乎他的錢,但是卻懸置了錢作為一種普遍等價物的價值。按道理,錢只有在交換時,纔能有價值。但是吝嗇鬼卻試圖儘可能地延遲交換,甚至徹底拒絕交換。(這種拒絕顯然也產生了拉康所謂的「剩餘快感」)吝嗇鬼的常見妄想——錢可以存到天堂(來世)去用——不是有很強的宗教色彩嗎?我們在這裡可以自然地聯想起博克的《論崇高與美》,博克很早就給原樂下了一個準確的定義——在痛苦中獲得的一種快感。他將愛與崇高明確地對立起來。博克同時將愛與性慾分開,這當然也是我們在《聖誕頌歌》裡面看到的那種童話式的愛。史克魯奇想要的愛和性沒有關係,他想要的是一種認同。我們看到在面對最後一個幽靈時,史克魯奇成了真正的純粹視線(pure gaze),這個不可能的視線,讓他看見了自己死後的場景。這個真正的創傷,讓他變成了齊澤剋意義上的「我思」,他脫離於整個世界之外,並且急於把自己重新縫合進正常秩序裏。

2

我們繼續回到《辛普森一家》這一集的聖誕特輯,Homer因為自己被放在一個史克魯奇的位置上,被死神警告,隨即他馬上又變得異常大方起來,要給春田鎮的每個人一個禮物,甚至還搶了老好人(他的鄰居)Flanders的飯碗,讓他沒活可幹。當然這個到後面又引起了另一個災難。相對於這個情節,更有趣的是劇中插入的一個劇中劇——不同版本的《聖誕頌歌》,在《星際迷航》的《聖誕頌歌》裏,Krik船長命令他的一個船員發射激光炮去對付突然出現的幽靈,這個船員說:「這是沒用的,船長,那個幽靈展示了我的未來。」就在你以為他說我的未來會被毀掉的時候,他接下來的一句話,卻是:「上帝啊,(未來的)我太胖了。」這就是從審美角度上去解釋他未來的毀壞。不需要真正把他的肉體毀掉,而是把他的肉體變得足夠「醜陋」就可以。繼續解讀的話,甚至可以說,未來總是已經被毀了,而具體地把一個人毀掉倒不如說是拯救了他的未來,讓他能產生自己要是沒有被毀掉就會有「未來」的錯覺。

這集裏另一個很精彩的劇中劇,是一個幽靈,就像是警告史克魯奇那樣,用裝神弄鬼的語氣對一個現代的死宅(Nerd)說:「悔過吧,你已經疏遠了所有的人。」而這位死宅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他高興地握緊雙拳說:「我真的做到了嗎?」在現在這個時代,真正地疏遠別人反而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就是立木康介所提到的「距離喪失」。或者齊澤克在論述賽博空間時講到的「過於充實的表象」問題,在這個時代,我們常說:網路拉近了所有人的距離,也疏遠了所有的距離。這樣看法過於簡單,更好的一種視點是:網路的過度表象導致了符號世界本身的崩壞(符號世界需要一個空洞才能存在,而賽博空間傾向於填補所有的缺口)。不是現實的距離被疏遠了,而是根本就不存在現實的距離了。也難怪這位死宅會如此高興,他居然可以疏遠所有的人!(而這已經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了)

3

由詹姆斯斯圖爾特主演的《生活多美好》顯然是《聖誕頌歌》的另一個版本,也就是「如果我不在了世界會怎麼樣」這個有關於純粹凝視(pure gaze)的命題。《米老鼠》有一期雜誌裏致敬了這部電影。準備永遠離開鴨堡的米奇,在聖誕老人(注意不是死神)的幫助下,發現它離開之後,好友高飛女友米妮等人的生活都變得很悲慘,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重要性,並且就跟《聖誕頌歌》的結局一樣,跟大夥一起喫了聖誕晚餐。西方的聖誕節在一個方面可以跟春節劃上等號,即它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這個主題在辛普森的聖誕節特輯裏也是經過無數次變奏。有的時候會因為時代背景而變得滑稽起來。有一集裏(其實這是兩集的內容,但是它們可以放進一個共時的框架裏),Homer自己變成了機器人(還有一集先是成了無數個克隆人,最後全都死掉之後被保存進兒子的硬碟裏,並且會偷窺兒子和別的女人親熱的場景),他的兒子女朋友被一個外星人給NTR了,他最小的女兒成為了硬核的(渾身是刺的)搖滾明星,他的父親成了冰凍人(),在這種情況下,家族的團聚本身變得可笑了起來。因為你很難把這些人想成是同一個家族的。

有錢與否顯然是決定一個家族生活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從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到卡波蒂的《聖誕回憶集》,我們看到錢在聖誕節這裡起到的作用,這裡有一點很有趣:真正高質量的精神上的滿足只能通過金錢上的稀缺來表達出來。如果《麥琪的禮物》裏的夫婦都可以買一堆東西給對方作為聖誕禮物,那整個故事就會變得乏善可陳。這在一點上,《一個聖誕節的回憶》體現的更加明顯,和陳詞濫調相反:並不是貧窮限制他們的想像力,而是這種貧窮就是想像力本身。如果抽調其中小心翼翼藏錢和精打細算花錢的情節,那剩下的情節還能有什麼呢?在《一個聖誕節》裏,我在父親的銀行保險櫃裏發現父親珍藏著自己寫他的話,標示了我的感情在父親那裡超過了金錢,而且這種感情必須通過金錢這個普遍等價物才能更好地被表現出來(被放入銀行保險櫃,而不是隨便一個抽屜)。

4

說到錢,在《辛普森一家》的聖誕特輯中,有這麼一集,開頭就是一個很異想天開的設定:整個美國都不下雪,只有春田鎮下雪,所以全美的遊客都會過來過聖誕節。Homer自然是想著法子撈錢,他招了一堆房客住進自己的家,然後有一次回家,看見家裡的那堆房客,忘了是自己把他們招進來的,他首先是感覺很奇怪,為什麼家裡有一堆陌生人,接著像是一下明白了一樣,Homer笑著說:「應該是我死了之後馬姬改嫁了。」但是隨後他又發現:「等等,我還沒死啊!」對於錢的追求讓Homer往自己的家裡塞了一堆陌生人,但在一堆陌生人中間他第一個無法辨認出來的確是自己,這是一個有關純粹凝視的完美笑話。

——————————————————————————————————

然後,畢竟這個是聖誕寫的,還是要在結尾的地方祝大家聖誕快樂。我聖誕沒有那麼快樂,但是也還行。我今天晚上會買奶昔喝。過聖誕,日本的情況和中國是一樣的,也就是,和歐美不同,更多的是聖誕節當作情人節來過。我沒有情人,但是我會多看幾頁《延遲的否定》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