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更新了旗幟)

趕完大Deadline身心舒暢,今天臨時加一篇,做了一面摩訶契丹皇家和禁軍專用的旗幟。就講講這面旗幟的故事吧。

提示1:本系列為Paradox歷史遊戲系列(P社四萌)衍生的架空歷史和設定集

這個世界線與我們的世界線分支時間大約在1130年秋天。

提示2:本系列的講述重點不在政治史或者軍事史,儘管這兩者是P社四萌的重要內容。而且本系列不是戰報。提示3:本系列將嘗試還原一個架空歷史中的東亞-南亞融合佛教文明,以及推演(創造)它可能發展出的視覺藝術,建築,文學相關的遺(nao)產(dong)。

上期所述「癸未之亂」漫長的內戰(1523-1545)之後,寒山和康州不再聽從中央的政令。摩訶契丹在1540年代忽然被剝離了強悍的中亞部分,成為一個南亞次大陸的國家。

在撒馬爾罕的康州(河中汗國)大汗作為皇帝的族叔,自己建元,宣稱自己繼承了契丹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開始質疑遼帝的正統性。

當時皇帝耶律章敬的祖父是山陽宣王(山陽王系是通知孟加拉、阿薩姆地區的波羅王朝)、祖母是懿宗耶律雲慧女皇。雖然皇室以耶律為氏繼續傳承,皇室父系血統的問題還是成了16世紀初皇家繞不開的麻煩。

在這種文化危機和合法性危機下,平宗在1540年代末掀起了一場「國禮復古「運動,開始反覆強調契丹文化傳統。這個運動算是15世紀契丹大危機時代的應激反應,也算是契丹與南亞文明融合過程當中的一次反動吧。

皇帝試圖消除皇家建築的南亞影響,禁止摻雜著城體字母的本地書寫方式(對,就是上篇我寫的那種),責令禮部修訂了丹樂、漢樂、宋樂、回鶻樂、河中樂等各部傳統音樂, 還嚴格規定了士人與婦女的服色。女皇偏愛的孟加拉服飾和波斯建築被官方話語體系拋棄,女皇端寧年間(1467-1509)開放自信、兼容並蓄的時代也暫時收場了。

在這場由上至下的文化復古主義回潮裏,契丹傳統的生活方式是皇家推崇的重點。

其中就有好幾代沒有認真進行的捺缽制度了。

15世紀之前的歷代遼帝都非常好動。哪怕中都的內苑已經修到周圍十幾裏,皇帝還是按捺不住出去打獵的玩心。皇帝一般秋末離開中都路過北苑,進行」秋山「,冬季在東京接受朝賀之後,春季在回程中在龍護州(今克什米爾南部)的皇家圍場進行」春水「,這就是皇帝飼養的海東青大發神威的時候了。

越冬的天鵝被護軍司戰士的一陣扁鼓驚起,一冬不甚活動的雙翼拖著養著膘的軀體竭力高飛。這時皇帝放出自己的海東青。小鳥兒撲向獵物,短暫的搏鬥和白羽紛飛之後,獵物帶著致命傷墜到地面。皇帝策馬趕到,用錐結束獵物的生命,天鵝的腦子則成了海東青的獎賞。這一幕五百年間幾乎沒有變過。

遼人在東海邊的摯愛,到了遙遠的天竺仍然想方設法要尋到。欽察的獵人們從極北的黑夜之地運來這種小巧的猛禽,在輾轉幾千里以後交到了遼國皇宮神鶻司的手上,價值已經堪比等身的黃金。遼帝對海東青的熱愛甚至傳染了西方的國度。麥地那和巴格達的王宮都為海東青專門修起了高塔,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派出了瓦蘭吉衛隊專門深入裏海之濱,求購一隻而不可得。

不過15世紀的幾位皇帝,為了適應日漸龐大官僚系統的需要漸漸減少了外出捺缽的時間,不像他們的祖先一樣,一年有大半年在都城之間的獵場上馳騁了。

尤其到了女皇的時代,女皇對大海和海外的珍寶更感興趣,將一年的大半時間放在了南京府、她那俯瞰大海的小小的紫文殿裏。她的艦隊遍及非洲和東南亞,異邦的奇聞和圖繪源源不斷地滿足著她的好奇心,對於打獵這種事情,她就表現得三心二意了。

連女皇唯一一次」春水「,都是在南京東郊的印度河紅樹林裏,她組織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槳帆船隊在三角洲的水汊裏穿梭,還試驗了一桿拂菻皇帝贈送的的米蘭長火銃,靠她過人的槍法獵得了一隻將近八尺長的白額猛虎。這種新派的打獵方式顯然不能讓把春水秋山當作社交方式的傳統契丹貴族滿意,和各位王公關係日後搞得那麼僵(這也是後來內戰的遠因之一),大約也與女皇對傳統男人運動的興趣缺缺不乏關係吧。

嗯,中都神鶻司的海東青呢?反正有史載其中一隻作為回禮贈給拂菻皇帝了,讓這位皇帝大感有面子。


到了1540年代的國禮運動時期,雖然中都的神鶻司已經在中都的三次圍城戰中蕩然無存,海東青狩獵卻成了遼人的文化符號。繪著海東青捕捉天鵝形象的黑地白色旗幟,曾經只是禁軍」烏鶻衛「的軍旗,如今卻頻繁出現在皇家的儀式裏,大有取代藍地轉輪聖王旗作為耶律皇室象徵的趨勢。

海青旗豎版

因為在與文化融合的歷史大趨勢對抗,遼國這一次文化復古的運動註定是短暫的。不過這次復古運動帶給了摩訶契丹巨大的文化遺產:許多早年的典籍、服飾、語言在這段時間修訂成形,為之後契丹與南亞文明的繼續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旗幟的原始設計來自@涼宮春日孝順女 ,很喜歡這面旗子,於是轉正了!超級感謝!

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國旗的明確說法,但是寶輪旗和海青旗都很適合做國旗,讓未來的歷史走向來決定吧。)

橫版

以及在東亞和南亞更常用的三角旗版本。


海東青越來越難買到,中央集權皇帝繁忙的生活讓打獵成了真正的奢侈,契丹貴族階級的沒落也讓這種昂貴的社交活動失去了實用意義。古老的生活方式不一定能堅持下去了。不過嘛,至少未來幾百年裏,這面旗幟在世界各地飄揚的時候,摩訶契丹的臣民們總能想起自己古老的血脈吧。


本來說要寫女皇的南京宮闕呢,是不是? 下期下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