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在一些特定場景中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一年前的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開幕式上發表演講,強調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爲引領,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習主席的重要演講,高瞻遠矚地擘畫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前景,全面深刻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一帶一路”、怎樣建設好“一帶一路”等重大問題,爲這一偉大的世紀工程提供了寶貴的思想源泉和行動指南,受到與會嘉賓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同和響應。

習主席的重要演講發表一年來,“一帶一路”建設紮實推進,並充分展現其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從中巴經濟走廊上的瓜達爾港到肯尼亞的蒙內鐵路,一個個合作項目相繼落地並穩步推進;從“光明之路”到“草原之路”,再到“兩廊一圈”,多國的發展戰略紛紛同“一帶一路”倡議緊密對接;“一帶一路”朋友圈持續擴大,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5年來,這一世紀工程已從理念化爲行動,從願景轉變爲現實: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資金融通不斷擴大、民心相通不斷促進。過去這5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推進建設75個經貿合作區。正如習主席不久前在博鰲論壇演講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成爲世界經濟全面復甦的一股強大動力,成爲各國各地區實現共贏的重要平臺。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當今世界,孤立主義、保護主義有所擡頭,逆全球化暗流湧動,全球發展中的諸多深層次矛盾有進一步加深的趨勢。“一帶一路”倡議不僅編織出沿線國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圖景,還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模式和理念。習主席多次強調: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認識到,以絲路精神爲指引,人類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相向而行,一起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的光明大道。

今天,重溫習主席的重要演講,更是爲了放眼未來,堅定前行的方向。“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爲,向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目標,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不斷造福世界造福全人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