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魯迅和胡適就不用多介紹了,二者都是當今大家,在語文課本和中學的歷史書上,對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二者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雙子座,一個一個批判人性,一個尋找制度。

除了觀點上的不同,二者的書法也是很值得尋味的,二者早期都接觸了中國傳統的書法教育,可是在最後形成的書寫風格上卻完全不同。給人的感覺好像一個在現代,一個在古代。

魯迅的書法雖然結構初看上去並不是很美觀,沒有胡適的漂亮,但是他確是從臨摹古代字帖走出來的,傳統的文人書法,從臨摹到創作,可以說魯迅走了一條中國傳統文人的書法之路。用筆、章法、結構都很傳統,整體風格類似於顏真卿或者說是何紹基。有一些小手札寫的也十分雅緻。

而胡適的書法,雖然咋一看上去很雅緻,他這種卻稱不上是書法,完全就是一種「鋼筆字」寫法,非常現代,看不到一點傳統的影子。很多作品連章法都是現代的,其實就是普通的手寫體,並稱不上書法。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能都更喜歡胡適的書法,因為他的這種書法作品更加現代,更符合我們當代人的審美,若論書法水平,還是魯迅高。

你覺得呢?你覺得魯迅和胡適比書法,誰的更好?喜歡書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不二齋,關注更多精彩。


魯迅與胡適書法 從文學方面,魯迅是新文化運動代表,曾經與郭沫若針鋒相對對蘭亭序真偽進行劍拔弩張較量,從魯迅的楷書,行書 或者行草書講,魯迅已經脫臼了二王內壓筆法,從石鼓文,摩崖石刻 ,張旭 顏真卿外拓筆法上追源求真,就是當代書壇也沒有幾個人能與魯迅先生抗衡,腹中有才氣自華,筆法圓融出新意。篇章隨性妙佳構,一派天然在渾成。

胡適,文學方面成就與主張也沒有魯迅先生個性鮮明,書法取法上比較僵硬 以館閣體,貼學一派稍微下了一些功夫,只能算字寫得不錯,還不能談什麼書法藝術成就。


魯迅先生的書條幅《悼丁君》,被書法家沈尹默譽為「魯迅生平寫得最好」的一幅書法。所以說魯迅在書法上的造詣極高。他早年抄寫過很長時間的古碑,並熱衷於搜尋碑帖拓片,對書法、美術有著很高的鑒賞力。他的書法,古雅厚重,文人氣十足。無論是精心書寫的對聯,還是即興書寫書寫的手稿、書信,都大有可觀。

胡適自幼開始習字,後來向大文豪蘇東坡學習蘇體,在本質上體現了一種思想解放,因為蘇東坡說:我書本無法嘛。仔細研究胡適的字,確實有一種「蘇體」的味道,只不過由於線條的單薄勁瘦,顯得鬆散無力,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其字內含雅暢之秀感,獨具個人風格,一眼望去,便知道這是「胡適體」。


魯迅先生作為一代文學大師,又是一位文人學者型書法大家。

長期以來因其在文學上的成就、思想界的地位反而掩蓋了他的書法藝術造詣。也許這是一種歷史的誤會更是一種值得重視和探討的歷史文化現象。

遺憾的是在眾多魯迅研究的論著論文中對此問題的探究卻未能盡如人意儘管近年來人們更多地從文化視角等分層面多維度全方位來拓展魯迅研究的空間。

對魯迅書法進行深入研究其產生的效應將折射和演繹出一種文化意義。

魯迅書法以學養入書氣息高雅自成一格以詩情入書氣度沉雄個性鮮明以境界

入書氣象俊逸翰墨因緣以自然入書氣韻生動造就天籟。無論歷史的風雲怎樣變幻魯迅書法不僅從個體上審視是成功的而且放置於 20 世紀書壇同樣吸人眼球。

其藝術審美價值、人文精神和所展示的文化意義對於全球化語境下的當代書法藝術創作與研究有著值得深入思考的必要性和啟示性。

魯迅書法無疑的是這樣一個典型個案。作為 20 世紀的一位啟蒙思想家一位博大精深的學者儘管他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閱歷也確實在書法方面下過一番功夫這是研究魯迅的人都知曉的。

他 7 歲就上私塾學描紅12 歲入三味書屋從師壽鏡吾先生壽先生對學生嚴格為人相當嚴厲魯迅稱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那時日課大字一張如是數年不輟。

周作人在《魯迅的故家》中回憶小時候魯迅在家裡抄寫的情形記載「最初在樓上所做的工作是抄古文奇字從那小本的《康熙字典》的一部查起把上邊所列的所謂古文一個個的都抄下來訂成一冊。」

之後即 1912 年到北京在京城紹興會館裡埋頭抄了七年的古碑。有關魯迅研習書法的經歷恕不一一列述。總體說來魯迅書法主要得益於其一少時在三味書屋跟壽先生學習主要以歐體為主。

其二在日本求學時聽章太炎先生講《說文解字》並受其書風影響。

其三魯迅一邊靜心抄寫古碑一邊潛心鑽研中國的碑碣、石刻、金文等。如是為他研究書法和對書法藝術的認知和實踐起到潛移默化的化外之功。

如果說歐陽詢體及早年練習為他打下根基,而章太炎那帶有顏真卿味的用筆與書風又給予他一種新的審美選那麼抄碑、輯錄石刻和對古代金石的研究加上魯迅固有的稟性和藝術天分則為其書法步入藝術殿堂鋪開了堅實的台階。

魯迅天資聰穎善於兼收並蓄活學活用畫龍點睛。他以古為新始終不放棄個性的強化和鑄造正因為用功深入取法高明加上舊學根底厚實而又個性強烈其書法堪稱是蕭疏中見幽趣質樸中藏逸韻。

既體現出清峻通脫、空靈蘊藉和平淡簡約的藝術特色又充滿著高雅的氣息可謂自成一格。

在充分肯定了魯迅勤奮臨池的技巧作用外我們看到在魯迅的筆下一個個漢字站出來在思想的跑道上鏗鏘地行走讓人捕捉到一種飛揚的思想和睿智。

同樣的魯迅書法並不僅僅表現為筆墨技法更多的是因學養豐贍使然是融會貫通的知識修養是涵泳於其中的智慧才情。

他將一生在漢字上反覆磨礪以純粹的意蘊豐沛生命的厚度和硬度讓書法成為他化解生命中艱澀苦悶的一種調劑猶如獨自在痛苦和失望中不斷編織著自己的新夢。

毋庸諱言, 胡適的書法, 與書法家比較, 明顯的缺乏技法意識; 即使與同時期的其他學者書家比較, 也缺少一些從心所欲曠放散淡的情趣。 胡適在書法技法方面, 沒 有著意地去進行訓練, 儘管他書寫很認真, 但實際有傷書法藝術的寫意抒情。

他的認真, 首先為了 文字內容表達的「實用」 。在完成表達之餘, 然後才是書齋中筆情 墨趣的精神消遣。所以又有本色清真之美, 無斧鑿痕迹, 表現了作者的文人情懷。 胡適的書法, 完全是書齋書案治學的「餘事」 。 「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 藝。 」 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帥, 是提出「打倒孔家店」 的勇士, 但他自己的生平行跡,卻又最契合孔夫子的這句名言, 並在每一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

民國學者大 都走不出這個怪圈, 胡適也不例外。「唯英雄能本色, 是名士自風流」 。 胡適的書法, 洗盡鉛華而別具風韻, 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氤氳著一派清真自

然氣象。

因為有著深厚的文化蘊涵, 以涵養和學問 作為基礎, 體現了文化人的氣質、 風度、 學識、 性靈, 瀰漫著濃厚的書卷氣, 從而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胡適作為一代文化領袖,

他的社會影響使他的書法具有深刻而 廣泛的文化涵義。 胡適書法, 在經歷了歷史歲月的積澱後, 隱含著的文化信息,深沉而且豐富, 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我們怎麼樣也難以確切地估量它所蘊涵 的厚重分量。

胡適的每幅字, 都是他的心跡, 是他思想的軌跡和心靈的載體。 胡適的學養、 學識吸引了我。 讀胡適的書法, 在我,是一次與文化名人的心靈的交流。


民國時期的主要書寫工具是毛筆,習字是念書人的基本功、童子功。加之科舉要考察書法,所以很多民國大咖下筆都不醜,一些人堪稱貨真價實、頗有功力的書法家。

胡、魯兩位的書法,均有功底,更難得的是各有個性,具有較高的區分度。和同時代一些人比,兩位的書法不拔尖兒,但是,看其遺存的手稿、題詞什麼的,也是一種文化享受。

今天好多大咖,給人「字不配名」的感覺,除了功夫沒有下到位,更和書寫工具、傳播方式的變革有關係,所謂時移世易,需要、存在與時風的聯動。


胡適娟秀字體,洒脫、圓潤、穩健、凝練,也是理想化的體現。他在自己的書法創作中,極力地追求內心的舒緩、超脫與釋然,追求個體的自由與放達,這些都是在現實的政治社會中難以實現的。

魯迅早年書風如何,現在已難考辨。李小龍、小舟二先生認為魯迅在三味書屋時期最流行的習字範本是歐體,而壽鏡吾先生又是「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因此他選用的范帖「大約應該是歐陽詢法書」。考之《魯迅手稿全集·日記第一冊》,1912年大多數字都狹長秀挺,略似歐陽詢行書,魯迅的歐書為底當是可信。


胡適先生書法不行。


魯的字比較有傳統書風,胡的字接近現代的硬筆字。


魯迅先生書法比胡適先生高了許多,魯迅書法魏碑功力深厚,雄渾竣拔自成一格!名實相符!胡適先生以書法言!瘦硬而點畫少變化較呆板。胡先生的書法以名貴而非以書貴。


不喜歡胡適寫字的風格!本人喜歡周樹人的字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