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如果僅僅是多活幾年的話,楊堅還是能順利篡位的,只有在宇文邕英年早逝的情況下才能順利篡權,宇文邕的在位時間越長,楊堅篡權的難度就越大,自然概率也就越低,當然我們不能保證沒有任何其他變數。

楊堅,執掌軍權的絕對權臣;

楊麗華(楊堅之女)宇文邕之子宇文贇的皇后;

靠著這層關係,雖然地雷永遠都在,但是作用未必一樣,宇文邕在位則不提,楊堅無法篡權,因為他要充分考慮後果,代價之大自己會不會搭進去性命,再看自己現在的狀態,有什麼不好麼,差不多算是位極人臣,後宮有託,皇親國戚的招牌夠大,還是個手握重兵的權臣,宇文邕在位就篡權······一旦篡權很可能犧牲掉全部身家性命。

而反觀宇文邕,如果能給他足夠的時間,足可以象朱元璋教導朱標順帶著教導朱允炆一樣,或者類似朱棣培養朱高熾還順帶著打磨朱瞻基的模式,時間長了,皇子皇孫將知道如何對待外戚、權臣,如果管理國家,如果以前沒有想過的話,有大把的時間去想透徹。楊堅只適合欺負幼主,真正和皇權作對是沒有膽量的,能力更不用提,一旦宇文邕的二代、三代成長起來,哪怕年紀稍大,就沒有楊堅什麼事兒了。

下圖楊堅。

外戚也是可以傳承的,不光是皇室內部的子嗣,還有自己的親戚可以不斷的嫁到皇宮,在後宮做大的同時,籍此通過楊堅在朝堂專權跋扈,相輔相成。有楊堅這類野心勃勃的人在,只要宮中出現幼主,那麼被篡權的概率就大到沒有邊際。


這種篡位,純粹就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如果正主兒在,怎麼可能還敢做,那不是找滅家嘛。

和趙匡胤一回事,柴榮要是活著,他就乖乖當他的殿前都點檢,那可能有非分之想。


歷史發展是必然的,沒有那麼多如果,本身十六國就是一個混亂的時期,五胡亂華如果沒有冉閔最後對胡人的屠殺,漢人也可能早就滅亡了,所以歷史朝代的更替都是順勢而為,楊堅最後不也是打敗了陳後主才結束了這200多年混亂的歷史,沒有人統一全國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啊,雖然要還房貸還車貸,但是至少不用生活在連保命都很困難的朝代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