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18年,一個個「風口」走了,共享單車被共同討債、無人貨架無人問津、互聯網公司停發年終獎……寒冬到來,哀嚎遍地,只留下了一地「豬毛」。

年末,裁員潮席捲互聯網圈,伴隨著降薪,規模收縮的聲音,一時間人人自危,「凜冬將至」。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即將三十而立的蘇寧,卻在市場寒意陣陣的情況下走出一條逆勢擴張、強勁上揚的軌跡。

而張近東在1月15日舉行的蘇寧年終表彰大會上的表達更含蓄,也更有內涵地表達出這樣的對比。「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當泡沫褪去,那些擁有明確的戰略、紮實的管理、雄厚的行業積累的公司,才能欣賞到狂風暴雨後的彩虹。」

而在電商行業,如今諸多被互聯網電商狂風捲起來的創業者已經日漸邊緣;而新零售的颶風還在刮著,這次參與者更加廣泛,線上線下玩家齊齊入局,一時間新型便利店、無人店、無人貨架等新業態遍地開花。

視頻封面

能夠真正將理念落到實處的,蘇寧算一個。

2017年底,蘇寧啟動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提出「三年兩萬店」目標,其中2018年的目標是開店5000家。一年時間過去了,再回首,恍然如夢,而美夢已成真。

2018年蘇寧共計新開門店8122家,平均每天開店22家。目前各類門店總數已經超過11000家。這意味著此前定下的「三年兩萬店」目標,用時一年即已提前完成過半。

在蘇寧新開的8000多家門店中,兩個「新物種」的快速佈局十分搶眼:面向居民社區的蘇寧小店全年開業4000多家,面向縣鎮市場的零售雲店達2000多家。

在蘇寧年終表彰大會上,董事長不再低調,「這樣的開店規模和速度,在世界零售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智慧零售已經步入「萬店時代」,高速增長成為蘇寧發展的新常態。

蘇寧速度不止於此。

這一年,蘇寧規模增長、營收增長速度都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全渠道買家數同比增長54%,線上買家數同比增長超過80%。

這一年,蘇寧新增員工6.8萬人,員工總數超過25萬。2019年,蘇寧計劃再招8.5萬人。

這一年,圍繞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集團八大產業加速協同,智慧零售生態圈效應全面凸顯:蘇寧物流新增100萬平方米倉儲物業;蘇寧金融交易規模突破萬億;蘇寧置業版圖加速擴張,3個蘇寧廣場和3個蘇寧易購廣場先後開工,4家高端酒店相繼開業,行業地位進一步奠定;蘇寧體育完成A輪融資,晉級「超級獨角獸」;蘇寧投資完成對萬達商業、商湯科技、迪亞天天等企業的投資和收購。

這份搶眼的2018成績單並沒有讓蘇寧上下滿足,並且張近東豪言2019將是蘇寧「充滿希望、大有可為的一年」。對於2019年的發展思路,他以「極智」二字概括。

「極」,是指要有發展的速度,「智」,則是指要有發展的內涵。「發展的速度就是我們的規模增速、用戶增速、店面增速、品類增速等一系列核心指標的增長,發展的內涵則是指要推動組織、管理、運營、服務等全經營管理流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去年11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蘇寧,並對蘇寧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給予充分肯定。他勉勵蘇寧要像孫悟空一樣,既能騰「雲」駕霧,又能「鑽」進消費者心裡。

總理的「孫悟空之喻」,可以說是對蘇寧智慧零售本質最形象、最清晰的詮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