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哭,這不是我在今日頭條上發文章的題目嗎?

有興趣可以打開我的主頁進行觀看。

另外,這個問題其實簡單來說,涉及的核心問題有三個方面:

第一、書品和人品的關係

第二、人品在書品中的作用

第三、藝術評價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的問題

前面兩個問題很容易解釋,也足夠明白。

書品和人品的關係,自古就有之。清代書論家、書法家劉熙載在《藝概 書概》中就對這個問題做了精要闡釋。

「書,如也,如其人」。

漢代揚雄也言:言為心畫,書為心聲。

可見,書法以及文學反應的是一個人的思想和品德的各個方面。因此,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結論:

人品是書品的基礎,書品是人品的反應。

所以,書品的好壞,與人品也有關係。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蔡京等奸臣書法遭到人們唾棄的原因。

但是,這個問題牽涉到的第三個方面,也就是——

藝術評價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的問題,就比較棘手了。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總有一種不相信的情緒和懷疑的態度。

總想問,假設我們淡純的就書法而言,蔡京真的就比不上蔡襄嗎?我們真的無法去確切的認識到,蔡京真實的藝術水平和藝術地位嗎?

但關鍵的問題就在於,藝術的評價,本身就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認識,任何對人們主觀性差生影響的因素,都應該而且不能被允許的排除在外。

無論我們怎麼樣客觀公正,蔡京和蔡襄二人的行為、身份和舉止言行都是構成其書法魅力的一部分。

所以,客觀性在藝術面前,算是痴人說夢。

一個對國家沒有一點貢獻的歷史罪人,書法再好,也註定是歷史的垃圾。


謝邀。如何客觀評價蔡京等奸臣的書法?個人認為單從書法的角度,其書法還是可圈可點的。經過對字跡觀察,其行楷書法寫的張馳有度,流暢逍遙,排比公整,這在宋朝時期的書法,也是在中上之流。難怪米黃書家,對蔡京書法也有所相互謙讓的讚賞。


為什麼做不到呢?評價人事就應該客觀公正,理性對待,就算做不到公正,也絕不能混為一談以偏概全。當年在網路上第一次看到蔡京書法的時候,驚為天人,簡直太震撼了 ,才明白原來字還可以這樣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