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Blog了,由于自身从事系统整合业也有八九年的时间,也因为兴趣的关系,投身网路产业的研究与近距离观察也有近三年的时间,之前在Facebook上写了篇关于系统整合业者,要转型到网路服务的困难度,意外的引起许多朋友的讨论,我想透过本篇文章,来详细说明,困难点何在,如果您真有心,我也希望这样的文章对你们有帮助.

1. 关于企业主—您的初心决定您的未来
你的工作将填满你的一大块人生,唯一获得真正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爱你所做的事 – Steve Jobs

热情有分两种,一种是如Steve Jobs所说的,那是一种深层的意识,单纯因为从事这件事而感到快乐,所以带点偏执;另一种则是经由追求财富所推动。最理想的状态是两者兼具,由于使命感的坚持而带来丰厚的财富报酬,这将产生正向循环,让人们不断的追求卓越。其次才是单纯的财富动力,但后者有可能会带来一窝蜂,或是在成功后因为迷失而无法坚守成果。就我的观察,现行台湾APP或云端热,多半来自于后者,而在这群一窝蜂中也有不少是系统整合业者,它们的论点有时也会出现在相关的新闻或产业文章中,但真的深入去研究它们的说法,由于我熟悉他们的思考方式,所以,有时会让我怀疑这是基于事实甚或是长期观察得知的吗? 或是想像出来的? 他们真的有心去推动这个产业的成熟,还是捞一票的过客心态? 它们的逻辑真的经得起检视吗? 以下有一些我的想法,也会逐步点出问题以及改变困难之处。

2.轻乎工程师的价值
就系统整合业者的角度来看,生存的命脉是接案量与接案的品质,重视业务是无可厚非的,好的业务有能力决定接案量跟品质,他们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但间接影响就是对开发团队的轻忽,只要能产出程式码,管他是好是坏,只要能结案就行了,所以许多的系统整合业者干脆连工程师都外包了,我们不能就此推论出这是错的.但如果用这样的角度来看待网路服务,绝对会酿成灾难,为何? 因为对于网路业者而言,服务就是营收的命脉,那是带有一点偏执的坚持,一但放弃了这个坚持,高级工程师难保不会离开,接下来将冲击到服务与创新能力,公司的营收将以灾难性结果收场,这也是为何许多网路公司,一但把服务交给业务主导就毁了,Google与Facebook就是典型逆向操作而成功的例子,而Yahoo则是轻乎工程师价值而遭反蚀的最佳证明.

3. 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上的差距
承接上面论述,对于系统整合业者而言,过去这样做也都成功的赚了大钱,为何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开展网路服务? 原因在上面我已经说明了, 一旦这样的成功方程式已经成了企业文化跟基因的一部份,不能说不可能,但实务上,要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中找对人,并扭转整个企业文化,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是非常的困难,因为这种人很可能根本无法存在现有的成功模式中,微软始终无法超越Google,SAP无法超越SaleForce,Oracle服务无法超越AWS,都再再说明难度极高, 企业基因不对也会进一步反应在组织结构上,如果我们拿 " Googl的创新九大主张 " 作为标准来看,虽然这个标准可能显得太高,但不失其参考价值,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如果没有适当企业文化与组织结构配合,也不太可能吸引到正确的人才,而成为伟大的公司。

4. 出发点不同,你的结束却是我的开始?
对于专案而言,一切的努力就在结案收到尾款的时候有了回报,但对于网路产业而言,这才是开店经营的第一天,两者的利益不是完全相同的. 反过来说,我们可不可以采用类似BOT的方式来进行,让业者自行建制与营运?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实际情况是 (1)如果这是网路公司的核心业务,你怎么会用BOT的方式来进行? 等于被人掐住咽喉了 (2)现在的网路服务,强调互动性,这将会影响讯息传递与组织结构,来进行快速反应,BOT只会拖慢反应速度 (3)网路公司强调创新能力,如果我是BOT我不会帮您创新,当有创新机会我会自己来赚,我永远会保留最佳机会给自己,钱当然是放在自己口袋更安心.

5. 不了解网路产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台湾少数公司已经知道国外Y-Combinator或大陆创新工场模式,但我也知道,多数的系统整合业者仍处于听都没听过的阶段, 但或许这会成为他们最佳的转型模式, 多数系统业者仍将用户模式跟商业模式混在一起谈, 所以无法理解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募集对于网路产业有多重要, 这就是网路产业凭什么可以将 [ 用互增长模式 ] 跟 [ 商业模式 ] 一刀切的关键点,例如Facebook可以在过去无营收的情况下成长到现在世界级企业,凭的就是在世界上有一群有钱人,而且是非常有钱的人,愿意进行早期投资,他们不是好人,事实上是比你我都贪婪且无情的人,也因为如此他们创造了一个高效率但无情的网路资金生态系,他们随时可以拿出好几亿美元,但也可以马上抽走资金, 您如果无法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募集的生态,就永远无法击败他们,因为他们非常的无情与高效率.更别奢望国家资金会协助您打败资本市场,你该做的是想办法吸引国际资金的注意力,而非奢望利用国家的资金来做事。

6. 缺乏远见与想像力
这一点跟上一点是因果关系,当您的服务无法拿到国际资金,或是只想自己来,您的眼光就只能放在很短期的目标上,而且承担极大的风险,您越成功就离失败越近,因为烧钱速度就越快,或是竞争对手看到这样的服务,透过有效率的资本市场资金募集,在拿到足够的资金后,他们可以放弃短期获利,而直直冲向目标,这样的故事已经在中国网路产业听过太多了, 在网路产业中,第一时间赚钱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影响力,所以矽谷的人说 “ We Change the World”,这不是财富,而是影响力才能办到的,那需要远见与想像力,而远见与想像力的背后就是创意,不论是公司或业主本人,如果您无法接受这样观念或风险,根本就不适合投入。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这并非说明系统整合业者无法转型到网路服务,只是说明我所观察到的困难点远比多数人想的更高,而难度最高的地方就在于”初心”,这是许多的系统整合业者没有回头反思的地方,更有少数希望透过政府的预算来做事,事实上这只会让整个产业状况恶化。若换成网路产业的立场来看,政府若要推动台湾的网路产业成熟,可能用心扶值小型网路新创业者会更实际一点,因为它们更没有过去成功的包袱,不论是Yahoo、Google、Facebook、Twitter没有一个是大型资讯公司转型成功的,美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我相信政府的方向搞错了,这是我所能给的真诚建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