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陸天主教學習基督新教的一些反思

最近幾年看過一些堂區出的小報紙,或者一些涉及天主教革新的個人出的書籍,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學習基督新教的良策。對於筆者來說,仍舊無法完全接受這樣的學習,因為從中看出了一些值得反思的事情。那種大肆宣揚的福傳精神,看起來是有神聖的光環,而且還有不少人的支持,但是筆者總覺得是帶點病態的精神。不倫不類的模仿,以偏概全的替代,讓原本對天主教信仰根基不深的一些人,走入了一條夾縫中的路。有一些人捧場,有不少人不屑一顧,實在原因也許就是不倫不類。

有一些從基督新教改宗到天主教的教友,或者一些受到這些人或基督新教影響頗深的教友和神職人員與獻身生活者,實在是揚起了一陣陣福傳的熱火。這也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帶給了教會一片喜氣洋洋的氣象。筆者則從這幾年所看到和了解的一些事情,提出另一面的反思,望多有裨益。

從一些教會的報紙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見證性文章。有的是自己所寫,有的是別人代筆,總之都講述的生活中的見證。這些見證的泛濫,就是出現類似造假的一些見證,或者沒有經過調查取證,道聽途說的見證,甚至是一些個人恩怨的攻擊,還有一些是個人表功張揚的炫耀,更有一些傷害教友信仰,不符合天主教信仰的文章能夠堂而皇之的刊登;有的文章改自基督新教,只是換了幾個天主教的詞語。那些模仿基督新教的改革,大都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

筆者覺得不妥的原因是:1,標榜自己的奇蹟;2,鼓吹自己團體的水分見證;3,誤導教友的信仰認識;4,散佈不符合天主教信仰的嫌疑。有的見證,正好是筆者所知道情況的,所以就能看出裡面的虛假;有的見證,有知情人透露後續事件,也有虛張聲勢,盲目誇大的嫌疑;對於基督新教的東西,更是不能隨意拿來取用的,因為在相同中有很多不相通的。作為一個傳遞天主教信仰的刊物來說,負責人對教會信仰的認識和忠誠是不能被個人喜好和私人利益所左右的。如果作者是筆者所認識的,就會及時提醒文章中所出現的問題。

記得幾年前看過一本英文書,中文翻譯成《標杆人生》。看完之後,我發現裡面沒有提到告解聖事,也沒有聖體聖事等。經過我上網搜索,才發現是基督新教的書。雖然書寫的內容挺好的,但是缺少最重要的一份,就是聖事和宗徒繼承人的保證,是非常難以達到人生的標杆,也找不到人生的正確標杆。

從全國各地教區所採用的歌本中,有為數不少的基督新教歌曲,經過改頭換面,成為了「聖歌」中的充數者,甚至參與了「彌撒禮儀用曲「。這些歌曲經過改頭換面,也出現了各種稍有差別的樣式,流行於各個堂區中。有的歌曲也可以將就著符合禮儀的精神而採用,但是大都不能配合彌撒禮儀的各部分精神。神聖的彌撒禮儀,逐漸被這些通俗歌曲,甚至是有點流行歌曲改編的歌曲所幹擾,失卻了參與彌撒的那種天人相遇的神聖禮儀氛圍。對於何者是宗教音樂,聖樂,禮儀用曲,經常混淆不清,甚至混為一談。雖然有的歌曲一再的禁止在彌撒中使用,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無法落實下來,因為都各行其是。讓每首歌曲的讚美,都能夠在適合它們的場合和受眾出現,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聆聽的學問。如果要該詞,就換成天主教的面貌,不要不倫不類的。對於流行歌曲替換詞的歌曲,一定不能在彌撒禮儀中出現。那些不能適應一些禮儀部分的歌曲,也需要慎重,免得誤導了人們對神聖禮儀的認知。

對於一些基督新教辭彙的採用,也有很多怪怪的現象。受到這些影響的一個最常見的現象是張口閉口的「阿門,啊肋路亞,感謝主,讚美主」。一些人也模仿基督新教,舉辦一些佈道會,經常從佈道者口中出現很多基督新教的詞語和思想。這些詞語並沒有錯,而是用基督新教的祈禱方式,混入到教會的禮儀祈禱中,就很不妥了。對於一些教友來說,也會造成教友團體中的不和睦,因為不倫不類的胡亂結合。這些辭彙的採用,道出的是這些宣講的人所採用的資料是基督新教的。雖然我們知道與基督新教是信奉一個耶穌,但是在對教友、聖經等方面,有太多不同的認識了。

關於佈道中所採用的一些聖經解讀,也有一些人採用基督新教的解讀。對於舊約的解讀上,的確有很多相同的認識,但是對於新約聖經的理解,就有非常多的不同。曾聽人說某神職人員給教友講解新約聖經的時候,採用的是基督新教的注釋,將五餅二魚的奇蹟,講的不再是奇蹟了。這是大錯特錯的,因為五餅二魚的奇蹟,教會已經規定不允許胡亂解釋,是聖體聖事的預像。不加取捨的採用,實在有失偏頗。對於如何在天主教內正確解釋聖經,教廷曾經出過一個相關的標尺。在佈道會中,效仿基督新教的隨意解經,也是不妥當的。尤其是在彌撒中的講道,是教會法典明文規定保留給神職人員的;卻有人在自己的書中鼓吹教友在彌撒中講道,原因是神職人員的講道不能符合他們的心意。講道,並不是按著自己的理解,也不是按著所謂聖神的啟示來講,而是要宣講天主借著教會對我們的正確教導。由於這個原因,出去講道福傳的人,都是需要教會教長的認可和派遣的。

對於不符合這些人認識的神職人員和度奉獻生活者,他們大都採用諷刺挖苦,數落罪惡,扣帶反對聖神的帽子。沒有學習過教會的正統神學,卻對教會的神學教導和禮儀聖事胡言亂語,實在是大不敬。在這些人的眼中,眼前的風風火火也許就是生命的大部分。對於教會教長的服從精神,也是很缺少的,因為自認為是來自聖靈的啟示。發生仇恨教會教長的事情,也會發生,而且將教會教長視作阻礙的魔鬼。他們認識不到服從教會就是服從基督的道理,只是自恃過高的把自己抬高到天主代言人的地位,來攜天主,以令教長的錯誤認識。

寫到這裡,對上面做一個總結。我想起了教廷派遣那些耶穌會士負責宗教交談的意義何在,就是因為他們對於教會有充分的認識,而且具有能夠尊重別人的宗教,又堅持天主教的信仰。天主教的這一部分人,學習基督新教本身並沒有錯。錯在了自己沒有對於自己所站立的天主教信仰有充分足夠的認識,以至於無法分清主次,搞不清楚究竟什麼是可以學的,什麼是不能學的。當自己站立不穩的時候,是很容易隨風而搖擺,甚至倒下去的危險的。至於原本就是基督新教改宗的教友來說,一定要對天主教認識清楚後,再考慮怎麼樣真的為教會團體帶來屬於天主的革新,而不是一部分別有用心者的作為。筆者不反對學習基督新教,但是前提是必須對天主教有足夠的認識纔可以小心翼翼的踏上這條路,切莫將自己比作受到教會迫害的先知聖徒,而要謙卑的聆聽和服從天主借著教會所要求的。以上是筆者的一點反思,歡迎交流分享,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