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活動現場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範魚)4月15日報道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到底有多大?會不會影響附近住戶的身體健康?隨着生活中通訊基站越建越多,許多人開始擔心輻射問題。而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日前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的“2019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核與輻射安全進社區”宣傳活動中得到答案。

  核技術和電子產品運用愈加廣泛

  公衆對核與輻射問題知之甚少

  今天,是中國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青羊區生態環境局、青羊區府南街道辦事處在青羊區石人北路社區開展“2019年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核與輻射安全進社區”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佈置了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核與輻射安全科普知識展示區,比如變電站、通信基站、X射線安檢機等日常接觸的會產生輻射的設施設備對人體有沒有損害;居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哪些電磁輻射;核技術利用基本常識;展示了核與輻射監測儀器等等。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核技術和電子產品運用愈加廣泛,然而相比之下公衆對核和輻射問題知之甚少,以致常常“談核色變”。“以前我只知道手機、微波爐、冰箱這些有輻射,通過你們今天的宣傳,我才曉得安檢機、基站也有輻射,而且這些輻射對人體基本沒得太大影響。”抱着孫兒的退休職工王阿姨說到。

  通訊基站是否影響住戶健康?

  其輻射遠小於太陽光

  生活中看到的通信基站屬於第三代(3G)和(4G)移動通信系統,它是沿用蜂窩小區制基站建設,但採用了更多的新技術,一個基站覆蓋只有幾百米,發射功率較小,這樣電磁輻射就更小。市生態環境局核與輻射環境管理處處長秦曉斌在現場變身爲講解員,向過來諮詢核與輻射生活常識的市民進行耐心講解,尤其是大家關心較多的變電站和移動基站領域的“鄰避效應”。

  隨着基站越建越多,很多站址選在了居民區,許多人開始擔心輻射問題。爲什麼運營商需要把它建在居民區呢?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瞭解到,手機一定得有信號才能打電話,而一定得有基站纔有信號,每個基站只能覆蓋有限的範圍,能承載的手機數量也是有限的,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果沒有足夠的基站,通話一定會受到影響,因此只能在居民區附近或者內部建設一定數量的基站來滿足通話、數據等需要。

  據介紹,對於很多人提出的“基站會不會影響附近住戶的身體健康”的疑惑,答案是否定的。基站輻射遠小於太陽光輻射,城區基站的輻射功率一般是30-300W,依據人體受到的輻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300W的輻射功率在10m距離上的輻射功率面密度只有0.2387W/㎡。物理學家計算出地球上太陽光的輻射功率面密度大約是1000W/㎡,太陽光的輻射是基站輻射的上千倍。況且電磁波在大氣中傳播的過程衰減很大,穿透牆體更會急劇衰減,這樣的功率不會影響附近住戶的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