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三宝之二_反弹琵琶.jpg

敦煌三宝之二_反弹琵琶

劲法培养 吴国忠/ 2013 年

劲法培养是道家传统太极拳走出去最重要的重头戏,也是弘道最好最后一条防线。没有劲法,说太极拳是内家功夫,是内外双修的武林绝学,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瑰宝全是空谈,都是假设的空中楼阁,是思想的幻觉,是学者心中的幻影。如果没有真正学成一点劲法,其他的美好都会变成泡影。

道家传统太极拳劲法培养,首重筑基功夫,要将自己知识和行动并重,要由浅至深,化繁为简,由粗入精,本著少则得多则惑,不贪不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至诚精神去加倍坚持。 劲法培养需要先知道什么是劲?劲法那里来?劲和招式有何不同?劲是否用技巧?劲和力有何区别?学习道家传统太极拳劲法,还是要先问甚么是道?道在中国人心中是甚么地位?了解甚么是道后,还要问道家又是甚么?道是不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指甚么?再问甚么是传统?学劲法为何要遵守传统?

学者先将这些知识有个轮廓认识,才能踏进劲法二字的领域。一旦进到劲法领域里面,要有诚心信心、耐心、虚心、恒心、不畏苦、不怕笑,忍得住寂寞,经的起忌妒,方能将劲法学好。学到一些,就将这一些方法、原则用在自己生活上,处理日常事务上,运用在自己周边大小事务上,以此累进才能登堂入室,才能学好真正道家传统太极拳应用劲法。

  1. 拳架、推手、功法、剑式之动作是形象,是劲法培养的筑基功夫。
  2. 著重内修内养功夫,「内」指炁,太极先人认为人的身体是炁充起,没有炁,身体只是臭皮囊。所以祖师张三丰拳经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行功心解说:「以心行炁,以炁运身。」炁是人类体内生命的能源,等于汽车的汽油。先师曾说:「有炁无形,炁是空的,有形无炁,形如槁木。」由内至外,运炁而后动,是劲法培养入门功夫。
  3. 推手大扌履,是训练听劲的著熟功夫,先有听劲,著熟而后才能渐悟懂劲。「懂」是懂到如何在得机得势时,如何利用、如何发劲,听劲是先借自己皮肤汗毛,去感到对手来势之轻重,快慢方向之变化,「懂」是指应该如何去发人,两者是道家传统太极拳劲法最奇特地方。
  4. 粘连贴随之劲,舍已从人之法是先将自己练到化成为对手影子,随影附形。这些是劲法为达目的手段和过程,是用这些练到早一些比对手先知道逾法(太极拳之理法)在何处?在何时?简单的说,早一些知道对手错在那里?那时错?再将小错变成大错而攻之。这是靠不断的练习才能得之。
  5. 初学者著熟之后,进而窥测对手之筋、脉、膜、膈的变化,一面不断依理如法练习,一面养成自己心念一起,要意到、神到、炁到、势到、劲到,五劲同步一起到位,才能算道家传统太极拳劲法。因此十三势行功心解说:「以心行炁,以炁运身」,在天地之间,世上万物,变化最快莫过于心,心境的培养,心灵的洗涤,这个心字,最难也须最先养好,才能到随心所欲,伸手拈来,都是劲法。
  6. 道家传统太极拳劲法练到最高,只能阶级神明,决不能成为神明。所以先师在时,总说他老人家传授的是人的功夫,不是神明的功夫,神的功夫永远学不到,而人的功夫只要心里想学好,加上坚持依理如法,没有得不到的。

本会传播推广的劲法培养,仅能粗浅简单的介绍这些,最主要的是这些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促使自己灵台清明,改造自己体质,变化气质,该断即断。如遇义之所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若遇非义之所在,退避三舍,这一放一收,要练到自己成为本能反应,决不逾矩。

结语:化繁为简,太极是天地将判未判之时,阴阳将分未分之际,万事万物将生未生刹那。回到劲法,是对手劲将出未出瞬间,就是要我们练到自己时时保持蕴住太极,去早些发现对手太极,用己太极借彼太极放之即为真正劲法。发人于两米之外绝非神功,而是极普通的道家传统太极拳劲法应用基本。

刊登于 2013 年第 10 届国际神龙日特刊

敦煌三宝之三_顶宫.jpg

敦煌三宝之三_顶宫

原文刊载 : 中华神龙太极学会 https://shenlong-taiwan.org/2016/04/01/%E5%8B%81%E6%B3%95%E5%9F%B9%E9%A4%8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