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泰軍人在泰國進行聯合演練

  【環球網軍事報道】最近這兩年,美國海軍和空軍向“應對國家級對手”轉型的趨勢越發明顯,而陸軍在這方面也不甘人後。據美國《防務新聞》28日報道,美國陸軍2020財年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演習,將聚焦南海作戰場景。不過,中國專家表示,總體來看,美國陸軍在與南海附近國家進行的聯合演習規模不會太大。哪怕中美髮生衝突,美國與中國進行地面接觸的可能也微乎其微。美陸軍此舉有蹭熱點要預算的嫌疑。

  美陸軍演習聚焦南海

  《防務新聞》報道稱,3月26日,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布朗上將在美國陸軍全球力量協會研討會接受採訪時表示,美陸軍2020財政年度在印度-太平洋戰區的主要演習將聚焦南海場景(即:想定的作戰背景)。報道稱,美陸軍在2020財年將爲兩個主要演習提供資金,一個在太平洋,另一個在歐洲。

  佈雷德利步戰車,可以用圍帳浮渡

  報道稱,雖然美國陸軍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擁有8.5萬名永久駐軍,並且已經與盟友、合作伙伴一起進行諸如“太平洋路徑”這樣的演習,但美陸軍的目的是進行從美國大陸到太平洋的快速部署,以確保軍隊能夠應對潛在危機。最近太平洋地區的演習爲美陸軍新型“多域作戰”特遣部隊試點計劃提供了很多完善其作戰理論的機會。布朗表示,相關計劃是在30-45天內將不止一個師和若干個旅投送到位。“部署到太平洋地區後,他們將面對已經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的美軍部隊所遇到的挑戰。”他說,“我們不會去韓國,我們實際上會去南海,我們可以進行的另一個想定背景是在東海方向。”布朗說,這次演習將包括陸軍“從未大規模實施過的許多事情”,部隊將在菲律賓、泰國等國家開展演練,並可能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乃至文萊等國家合作。

  擴大與東南亞國家合作

  除了進行大規模演習,美國陸軍還打算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布朗強調,這項演習預計將以聯合和多邊演練爲重點。同時,美國陸軍也在繼續並擴大其貫穿全年並進行大約5年的“太平洋路徑”演習。該計劃延長陸軍部隊在各國的駐紮時間。布朗表示,美國陸軍意識到停留更長時間對東道國軍隊發展和美國部隊都有好處,美軍能夠在獨特的訓練環境中學習複雜技能。陸軍最近結束了在泰國和菲律賓的“太平洋路徑”演習,在泰國停留了3個月,在菲律賓停留了4個月,而不是幾周。

  泰國希望與美國陸軍合作,因爲它計劃購買美國“斯特瑞克”戰車,因此美國在那裏部署了一支“斯特瑞克”部隊,以幫助泰國軍隊熟悉該戰車系統。該部隊還學會瞭如何更好地在泰國的複雜地形中使用該戰車。

  美國陸軍還前往菲律賓幫助發展該國的旅級戰鬥隊(BCT)。此外,美國陸軍正與印度探討增加美國軍隊駐留的數量和時間,從大約數百到2500人,並達到最多6個月駐紮時間,這使美軍可以在該地區沒有永久駐軍的情況下,存在時間更長。

  打着中國的幌子要錢

  有分析認爲,在美國頻頻向南海派遣B-52戰略轟炸機與艦艇編隊進行巡航的背景下,美國陸軍在南海地區的演練計劃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與警惕。

  美國陸軍M1主戰坦克 據筆者瞭解,此車不具備兩棲行駛能力

  不過,一位匿名中國軍事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美國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四個軍種中,美國陸軍是最不可能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軍種。該專家稱,美陸軍實際上是藉着鼓吹中美競爭,把中國當作搖錢樹,打着針對中國搞演習的幌子,向美國會要錢。前些年的反恐戰爭,讓美國陸軍損耗了大量裝備,而且買了一些現在來看今後用不着的裝備,比如說防地雷反伏擊車。加之在美國軍界“三等人”的地位,所以陸軍急需爲爭取資金找藉口。至於在南海的陸軍演習,鑑於當地地形、地勢以及所在國家軍隊數量,恐怕很難有多大規模。(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強 記者 劉揚)

相關文章